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信息技术课中的“任务驱动”教学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崔旗兵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它既重视知识的传授,更注重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已成为检验其学习效果的主要标准。而计算机技术内容丰富,名词术语很多,各知识点之间联系密切,往往使初学者产生畏难情绪,失去学好电脑的信心。
  在这种情况下,“任务驱动”式教学受到了越来越多教师的青睐。它从完成某一“任务”着手,提出或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或目标,引起学生的兴趣,再通过讨论、讲解或操作,使之完成“任务”,从而学会相关的理论或技能。开展“任务驱动”式教学的关键在于“任务”的设置。只有了解了任务设置的意义、目的,把握好任务设置的方法,精心构思和设计课堂教学的每一个任务,才能真正实现“任务驱动”式教学,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根据我校的实践和探索,我认为教师在设置“任务”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任务设置的生活性和趣味性
  “任务驱动”式教学中任务的设置首先要有趣味性。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设置的任务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很难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学生的兴趣往往来源于生活,如何用电脑解决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是他们最感兴趣的内容之一,因此,任务设置的生活性和趣味性是紧密相关的。
  二、任务设置的系统性和可行性
  任务的设置要把握好课时任务和单元任务的关系。
  信息技术课的每一个单元都有其完整的教学内容,如Word、PowerPoint等,都能解决不同类型的任务。这每一个类型的任务就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任务,也就是我们要求学生在学完这个单元后要达到的最终目标。由于解决这个任务要涉及该单元的许多知识点,通常需要许多课时甚至一个学期。因此,在任务设计时就要处理好单元任务和课时任务之间的关系,不要使课时任务与整体任务脱节或毫无关系。课时任务的设计要围绕单元任务的完成进行构思,以确保教学的顺利和最终目标的完成。
  三、任务设置的限制性和可扩展性
  任务设置的限制性和可扩展性看似是一对矛盾,但在“任务驱动”式教学中它们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限制性任务要求学生必须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是学生掌握某些知识和技能必不可少的一环。而可扩展任务则不给学生过多的限制,充分发挥学生的天性,进行自由设计和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处理好限制性任务和可扩展性任务的关系可以将任务设置达到更高的水平。
  由于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差异很大,同一个班的学生对电脑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因此,在设计一节课的任务时必须认真考虑学生的这种实际情况。通常情况下,课堂教学任务布置以后,经常会出现一部分学生早已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另一部分学生还在研究如何动手。许多老师常用互相帮助的办法来解决学习进度不同的问题,但如果过多地采用以快带慢的方法,会占用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的时间。因此,我认为较好的解决办法是同时设计一个基本任务(即限制任务)和一个创新任务(即可扩展任务)布置给学生,保证绝大部分同学能完成基本任务,而能力强的同学可以在创新任务中发挥特长,发展个性。
  设计基本任务的目的是要解决本节课的必学内容,难度不要过大,要求不能过高,只要同学们能运用老师本节课所教的知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即可,基本任务可以是一种模仿性的任务,甚至可以让学生再重复老师在课堂上所进行的操作。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肯定会出现分化,一部分同学会很快完成基本任务,开始进行创新任务;一部分同学可能只是速度稍慢一些;还有一些同学需要老师的指导和帮助才能完成。只要绝大部分同学能完成基本任务,则可以保证本节课教学目标基本实现。
  相对于限制性的基本任务而言,创新任务应该是一种可扩展性的任务。老师可以给出一些成功的范例,让学生去欣赏和体会,让一些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完成基本任务以后有自己的自由创作时间,充分发挥这些学生的潜能,培养出一些电脑拔尖的人才。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下课以前,老师能够调出部分进行创新任务同学的作品,给予积极的鼓励,将可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设置可扩展性任务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主要是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提出问题的能力往往容易受到忽视。因此,在布置可扩展性任务的同时,要注重与同学们一起对任务进行研究和分析,让学生学会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四、任务设置的可操作性和可考核性
  任务明确后,最好的教学方法是让同学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讨论、自学或探索、实践来完成任务,而不是全部由教师来唱“独角戏”。教师在带领学生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以后,就应该尽快将任务交给同学们来单独或共同完成。因此,任务设置要有可操作性,学生要知道自己上机做什么,明确将要完成什么任务,而不是漫无目的地进行操作。尤其是在设计可扩展性任务时要注意这一点。
  此外,基本任务设置要有可考核性。限制性基本任务的设计就是为了保证基本教学任务的完成,老师要进行及时的跟踪和检查,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是否完成了基本任务,老师要能够一眼就能看出,以便及时进行记录。
  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任务驱动”式教学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有着极其广阔的前景,它对于帮助教师完成信息技术课教学目标有着独特的优势。当然,为了便于老师和同学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教和学,需要有一本成熟的配套教材,这样才能相得益彰,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市实验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29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