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校企合作“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郑昌江等

  摘 要:在教育的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已经从培养英才转向为行业培养具有职业素质的应用型人才。采用校企合作的“定制式”培养模式是实现这一使命的有效途径。在校企合作“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中,行业为高等院校提供人才需求信息和实习实践教育场所,行业业务人员参与高等学校的实践教学,学校与企业可以通过紧密型和松散型两种合作途径建立校企关系,通过学校与行业“双渠道”进行人才培养,实现了高校与行业在人才供给与需求关系上的紧密关联。
  关键词:校企合作;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C6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6)11―0054―02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到2005年末在学人数已超过2300万人,毛入学率已达到21%以上。当我们没有异议地接收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这样一个事实时,更多要考虑的是与高等教育这一时代相匹配的教育思想与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型,它将带来的是高等教育在办学思想、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教学方式上的革命性变革,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必须从培养英才转向为行业培养具有职业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这是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使命,而采用校企合作的“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是完成这一使命的有效途径。本文仅对高等教育校企合作的“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作一肤浅的探讨。
  
  一、校企合作“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思想
  
  1.解读知识经济时代校企合作“定制式”人才培养的内涵
  校企合作并非是一个新的课题,关于校企合作过去谈得最多、针对性最强的是“订单式”人才培养。“订单式”人才培养是指学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确定某些特定人才需求的企事业单位为合作伙伴,双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共同签订人才委托培养合同.学校依据合同所规定的人才规格在规定时间内实施定向培养,届时向企事业单位提供合格人才的一种培养模式。而在知识经济时代的校企合作,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中扮演的角色则应该远远超越“订单式”人才培养对具体企业和岗位的局限,演变为对人才在某一领域或行业的工作能力的培养。我们这里所谈的校企合作中的“企”不是局限于某一单独的企业,而是某一领域或行业企业的集合,所以,我们应该这样来理解“定制式”人才培养与“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区别,“定制式”与“订单式”相比,前者培养的人才与具体岗位的对应性比后者更宽,是面对一个岗位群。“定制式”人才培养更侧重于为一个领域或行业培养应用型人才,在校企合作“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中,某一领域或行业的多个企业的相关业务人员以兼职教师的形式加入到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及实践教学中,学校与多个企业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实习实践与就业基地关系,实习基地可能又是就业基地,企业不仅为学校提供人才需求信息和实习实践教育场所,行业业务人员参与指导高等学校的实践教学,人才培养通过学校与行业“双渠道”进行。
  
  2.“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
  在这样一个知识和能力成为人们谋事立身的依据的社会中,具备不断的学习和适应变化的能力是对于全体社会成员而言的。当知识分子被始终置身于一个因已有的知识很快老化过时而需要不断学习的环境之中时,对于在任何一个行业工作的技术与管理人员来说,问题也同样的尖锐。因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技术与管理工作不再如工业时代那么固定,随时会出现职业岗位的不断重组与派生现象,产业的纵向延伸与横向交叉渗透要求任何一个领域的人才既要有在某一岗位工作的能力,又要有对该岗位或领域“随时出现的未知工作的适应能力”。因此,在教育的大众化时代,“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一种“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使学生成为一个领域或行业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定制式”人才培养的根本是要实现“能力本位”的终身教育的目标。
  
  3.“四个结合”是实施“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
  在具体实施“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时,要处理好四个结合,即:通才教育与专才培养相结合;职业素质教育与综合能力培养相结合;知识型人才培养与技能型人才培养相结合;操作技术技能培养与职业资格培训相结合。处理好这四个结合也就基本处理好了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关系。
  
  二、课程体系重构与教育教学方法的转型是校企合作的核心
  
  在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中,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传统的课程体系结构注重知识的系统性,理论教学占的比重较大,应用能力培养的空间相对不足。而构建校企合作定制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课程体系,应该在对职业领域、岗位要求、国家(技术)标准、群体心智的分析与研究基础上来设计,并体现出以下特点:
  
  1.实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课程体系的优化整合
  定制培养的目标明确后,其课程体系应在培养对象的就业取向、知识、能力、技能的明确要求下实现整体优化,使岗位或岗位群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在课程体系中明显而突出地表现出来,其课程设置以培养学生所从事专业的能力为主线,不追求课程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在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宗旨下实现课程体系的优化重构。
  
  2.课程体系表现为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的集群式模块
  从定制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全过程来看,可以将课程内容分为两大模块:一是知识平台模块,也可称为通识模块。这一模块是集历史、地理、哲学、艺术、文学、社会学、方法论等于一体的综合知识体系,以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与价值观,以及对未来世界的认知、理解、学习的能力。二是职业素质模块,包括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潜力、岗位要求、操作技能、技术规范等,以培养学生的职业适应性和对“尚未出现而将来可能出现的工作的适应力”。两大模式的课程体系构成了培养对象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这两大模块又由各自不同的若干模块组成。集群式模块课程的最大特点是“宽基础、活模块”。“宽基础”不仅集合了提高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人文科学知识,而且涵盖职业群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而“活模块”是针对某一特定的工种或岗位呈动态发展的知识和技能。这些模块构成集群式能力模块体系,因此,从整体性看是一个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的知识与技能体系,就模块本身看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这种课程体系既可以用来培养在校学生,又可以选择其中若干模块,完成企业对员工的培训及继续教育的任务。
  
  3.以岗位群能力培养为主线
  “定制式”人才培养中的集群式模块的课程体系是在职业分析与岗位研究基础上构建的。这种集群式模块课程与岗位群能力相对应。岗位群能力是指学生对一职业相关岗位所具有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必须以技能模块课程为切入点,其教育教学方法也要随之转变,过去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传统式的“三中心”。定制培养是运用集群式模块课程与岗位群相衔

接,在传统的“三中心”基础上,突出新的“三中心”,即“以学生素质为中心,以企业需要为中心,以技能模块为中心”。
  
  4.“产、学、研”相结合是校企合作“定制式”人才培养的具体模式
  以上谈到的校企合作“定制式”人才培养的集群式课程结构体系所对应的是教育教学方法的转型,教育教学方法转型是实现“定制式”人才培养的关键部分。采取“产、学、研”相结合是校企合作“定制式”人才培养的具体教育模式。在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中,最关键的是使产、学、研三者的关系由相互独立而成为有机的结合,相互促进。“产”是“学”的对象,又是“学”的目的,“研”是“产”的动力,又是“学”的源泉。学生在生产实际中学习,学习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毕业后又直接从事生产,缩短了由学生到员工的过程;科学研究不是仅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而是以解决生产的实际问题,创新产品为研究的主要对象,进而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同时也保持“学”的内容具有适应性、科学性及先进性。
  
  三、校企合作的方式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校企合作的方式可分为紧密型和松散型两种。
  
  1.紧密型的合作方式
  紧密型的合作方式主要是以产权为纽带,使学校与企业成为一体,具体模式可以有以下几种。
  (1)校办企业
  有实力的学校可以直接投资,利用我国现有的优惠政策,自办实训基地,通过实训基地的经营与管理,了解整个行业对人才类型的需求,可随时调整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
  (2)行业(企业)办学
  行业(企业)办学在我国有着丰富的办学经验,虽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但从现在企业的发展和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这类办学形式仍具有生存的根基和发展的土壤。但是,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效益滑坡,企业办学已经走入了低谷,应该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3)校企股份合作式
  依照合同法校企可以合作设立股份制企业,成为培养人才的实训基地。其途径可以改造原有的企业,也可重新设立企业。学校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参股,如资金、场地、设备、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等。
  紧密型的合作方式有利于教学计划的实施,是产、学、研相结合办学的有效途径。
  
  2.松散型的合作方式
  松散型的合作方式是学校与企业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以合同的方式固定下来的实训基地,这是我国各类院校实训基地的主要形式。因此,要使这类实训基地充分发挥其作用,关键的一点则是学校能为企业做什么,不能仅仅向企业提供低技能的廉价劳动力。应该思考怎样将无形的知识转化成有形的产品,进入企业创新的主战场,使学校成为企业的研发中心。这样,企业也就会拿出更多的资源来参与人才的培养,实现校企在培养人才上的合作。
  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这在发达国家已经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成功的模式,在我国也不是一个新的课题,但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模式,是高等院校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因此,不仅要积极地进行理论探索,而且要强化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践,这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重要方面。
  [责任编辑:邹芳启]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79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