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乐学情境 激发学生兴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朱莉
摘要:本文以苏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教学为研究对象,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进行细致地探讨,总结出几点具体可行的教学策略,以期为苏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教学的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苏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乐学情境;学生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5-0015-02
兴趣,作为非智力心理因素之一,“是人认识某种事物的一种特殊倾向。这种特殊倾向,使人对某种事物给予有限的注意,且能维持较长的时间,具有稳定的指向和趋向。由于兴趣的这种特殊倾向,使之成为人们从事学习和工作的强有力的支持,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从事活动。”所以,唐诗宋词的学习,要想方设法地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乐学情境至关重要。如何改变学生“视教师为寇仇”、“视课堂为囹圄”的现状,让唐诗宋词重放灵性的光芒,成为学生爱不释手的珍宝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故事引入,妙趣横生
故事的趣味性强,苏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中的许多诗词背后都有着引人入胜,为人所津津乐道的故事,这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极好的材料。
例如在欣赏李清照的《醉花阴》中的名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时,可以插入这么一个故事:据说李清照将这首词寄给在外做官的丈夫赵明诚后,赵明诚赞赏不已,自愧写词不如妻子,却又想要胜过她,于是杜门谢客,苦思冥想三日三夜,作词五十首,并将李清照的这首词夹杂其中,请友人陆德夫评论。陆德夫细加玩味后说:“只三句绝佳。”赵明诚问哪三句,陆德夫说:“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正是本词的最后三句。
学生听了这个故事之后,在整体感知这首词的基础上,能更好地揣摩和体会这三句神来之笔的佳妙之处,感受李清照“巾帼不让须眉”的绝世才情。
小故事寓教于乐,能将沉闷压抑的课堂气氛变得妙趣横生、轻松活泼。教师要善于适时引入,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语言渲染,以情激趣
情感性是诗词的显著特征。诗词作品是诗人心中汹涌情感的流淌,感情色彩强烈、内涵丰富。而“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文教学的功能之一,就是对受教育者传情,通过感情的交流使学生受到感染,得到深刻的教育。教师在唐诗宋词教学中要“批文以入情”,将作者之情、自身之情和学生之情渗透融合,突出情境熏陶,加强情感体验,达到以情动人。
增强诗词课堂感染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发挥语言的魅力,进行充分地渲染烘托。把自身的情感融入诗词的境界,以生动的、饱含深情的语言来诱发学生的情感,使之进入诗词所展现的艺术境界中。比如在教苏轼《江城子》时,有位教师对作者梦中与亡妻相见的情形作了这样的描述:“还是那个共度甜蜜岁月的地方,那亲切而又熟悉的小窗,终于见到魂牵梦萦的你,那个娇小温柔的你。可是作者与妻子相见,却没有卿卿我我,也没有共诉衷肠,而是相顾无言,泪流满面。夫妻相见,自有万端感慨,万语千言,又从何说起呢?还是让他们流泪吧,就让那又惊又喜又忧又痛的泪水痛痛快快地流淌吧。‘执手相看泪眼’,自会读出对方的关切、爱抚。”此番语言细腻生动,渲染得淋漓尽致,感人肺腑,让学生有如身临其境,忘记了时空。在为作者思念亡妻的深情唏嘘不已的同时,也被老师深厚的语言功力所折服。学生的心扉被叩击着,形成一种内化的情感力量,更加增强他们学习诗词的兴致,增强他们提高自身语言表现力的愿望。
三、联系生活,体验“生”趣
诗词作品来源于生活,是诗人情感的外化,诗词的创作是“缘情而缀文”,诗词的学习则是“批文以入情”。在唐诗宋词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情境和生活体验入手,找到生活情景与诗词情境的相通之处,然后建立二者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自身体验中生发兴趣,增进对作品的理解。这一过程应包括“体验”、“移情”、“理解”、“对话”。
例如,在学完姜夔的《扬州慢》以后,有位学生把词中所表现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不无感慨地说:“小时候,我的家乡碧野田畴,鸟语花香,溪流淙淙,清波荡漾,然而现在却是工厂林立,污染严重,鸟儿绝迹,河道干枯。回首往昔,目睹现在,真是让人痛心!”虽然姜夔的这首词写于距今近千年的南宋时期,时代特点和社会生活与今已大不相同,作者的经历也是学生不曾有过的。但这位学生却从中找到了与之相关的,自身生活世界的一种共同的精神感受:今昔之感。这种今昔变化之感与千年前作者的内心感受是相通的,这就是“体验”。接着学生将自身的体验投射到词作中,在自我经验与词作之间建立一种关联,这便消除了作家、作品与自己之间的时空“距离”。将自己充分融入其中,与作者同呼共吸,这便消除了作品相对于自己的“外在性”,增强了“同一感”,这就是“移情”。在“体验”和“移情”的基础上,学生对作者怀古伤今的“黍离之悲”、深切忧念国事的感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自己的生命体验也有了更真实的把握,这就是“理解”。“理解”具有很强的“个性”和“主观性”,也正是这种“个性”和“主观性”提出了对话的要求。“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一位学生的理解带动了学生间的“对话”。大家联系实际,畅所欲言,互相交流自己的解读,收获颇多。
这种把生活的情景与学习内容联系起来的教学方式,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兴趣,还能帮助学生设身处地地进入诗词的情境之中,防止对作品的“架空”理解,使学习内容更加充实、饱满。 四、画意诗情,相映成趣 宋代苏轼赞美王维的诗与画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实,不独王维的作品,古今众多的诗画作品中,也有许多将诗情与画意完美结合的典范之作。诗与画是相通的,指的是精神上的相通,意境上的相契。苏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助读系统中的插图启示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画”诗词,增加作品的形象性和感染力。在相映成趣的诗情画意中,唤起学生的审美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王维的《山居秋暝》、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就是一幅幅静态的或动态的画面的组合。可以让学生在把握诗歌意境的基础上,在《山居秋暝》旁插上一幅诗意的山水田园画,在《春江花月夜》旁配上一幅月夜江流图,使诗歌的意境形象化,增强艺术感染力。 学生在画的过程中,必然要调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教师在学生画完以后,可鼓励他们面对手中的作品,将方才头脑中的想象用语言表达出来,再诉诸笔端,将画面中的意境描述出来。由开始的只言片语到一段话、一篇文章。通过这样的教学,使“文”和“画”相互促进。长此以往,学生普遍存在的词不达意、言不尽意的“语言痛苦”现象会越来越少。画、说、写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五、诵读涵泳,吟唱增趣 诵读作为我国语文教育的一大经验,在诗词教学中运用得尤为普遍。“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人的学习经验充分说明诵读对古诗词学习的重要作用。诗词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和谐悦耳,学生通过有感情地诵读,把握诗词的韵律、节奏。并由文入情,在诵读中涵泳体察作者的情思,感受作品的形象和意境,从而获得与作者心灵相通的审美境界,让学生喜欢它,热爱它。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诗的语调、节奏、重音、停顿等要作具体而详细的指导,相信学生在自己的诵读涵泳中,定能加深对有血有肉的作者的理解,与作者神气相通,体悟那感人肺腑的情,课堂气氛必然高昂活跃。 苏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中的一些诗词也可以配乐吟唱。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配以琵琶曲来吟唱,让学生在行云流水般古典的音乐声中自然进入迷离朦胧、美妙绝伦的诗歌意境。在音乐美、诗歌美的双重感染下,如痴如醉、如梦如幻,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姜夔词集《白石道人歌曲》中,其自度曲注有旁谱,琴曲《古怨》中注明指法,是现存的一部词和乐谱的合集,是非常珍贵的音乐资料。现代学者在清人著述的基础上经过精心研究,已能译为今谱歌唱。如课本中所选的《扬州慢》、《鬲溪梅令》。语文教师如果自身音乐修养较好,自己吟唱,势必能给学生以极大的震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有条件的话,可以请学校的音乐教师来教学生吟唱,学生还可以互相唱和,师生共同进入词情声情令人神迷的境界。这样,既丰富了教学手段,也突破了学科界限;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加深了学生对词作的理解和记忆。实践证明,诗词中加入音乐,感动力会大大增强,将诗、乐相结合,会让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极大的张扬。 参考文献 [1]韦志成,韦敏著.语文教育心理学[M].广东: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p2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00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