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教学激趣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宗蓉
摘 要:《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多领域的,包括情感、知识、能力。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认知因素,更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兴趣。因此,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非常必要了。本文就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出发,探索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有效方法。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教学;学习兴趣;探索;激发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1-0039-01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来。”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生能力的培养,如果没有兴趣和主动性,如何培养能力呢?看来学习兴趣的培养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本文就思想品德课教学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作一些探讨。
一、课前导入善于激发兴趣
夸美纽斯曾说:“教学艺术的光亮是注意,有了注意,学习的人才能保持他(她)的心理不跑野马,才能了解在眼前的一切事物。”导入是一堂课的龙头。富有艺术性的导入可以消除学生紧张心理,诱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唤起学生的注意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危险诱惑”时,首先用多媒体展示“黄、赌、毒、邪教”等诱惑的图片,并配背景音乐《少年犯》的主题歌,学生边看图片边不自觉地吟唱起来,这样迅速地激发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社会复杂,诱惑多多,还有哪些危险诱惑?当然导入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
二、课中应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一)把握知识结合点激发学生兴趣
通过大量研究调查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产生于学生认识各种事实和现象之间的那些结合点。所以,教师备课时要努力思考和理解那些结合点。这种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掌握比较抽象的知识。只有教师在教学中恰当、准确地把握了各种知识的结合点,才能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
(二)善设疑解疑激发学生兴趣
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需有疑,有疑者需无疑,到这时方能长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释疑可极大地引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愤愤,口愤愤”的状态,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当他(她)们苦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教师给予解惑,他(她)就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如讲“从众”时,我巧妙设疑,问学生:“青少年为什么会产生从众现象?”问题一出,一石激起三层浪,都议论纷纷,课堂气氛活跃,接着又问:“发生在你身上的从众行为有哪些?”然后又向学生提问:“从众好不好?”并举例说明。这一问一答,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引起兴趣,明白道理。
(三)巧比喻激发学生兴趣
中学思品教材中一些理论比较抽象,但这不能和枯燥无味划等号。在教学中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幽默风趣,把抽象费解的形象化、具体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如讲“男生女生”时,把“早恋”一朵带刺的玫瑰,进一步说明常被它的芬芳所吸引,然而一旦情不自禁地触摸,又常被无情地刺伤,让学生明白在青春期不可采摘禁果。这种生动的比喻手法,使学生在笑声中澄清了模糊的认识。
(四)形象的漫画激发学生兴趣
在教学中恰当运用漫画会使学生情趣盎然,学习兴趣大增,课堂气氛活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讲“孝敬父母”时,我就采用了漫画“过生日”――妈妈做好饭,我们回来给你过生日。这样有助于活跃气氛寓教于乐,也有助于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做人的教育。
(五)品德教师的人格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思想品德课的感召力也来自老师的优美的语言和良好的态势。如果一个教师富有严谨简洁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以及恰当的身体语言、亲切和蔼的面容、期待的眼光、适当的手势动作等,就能拨动学生的心弦,使教学富有节奏,有声有色,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课堂结尾巧设悬念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教学结尾除了要使学生对本堂课内容能学有所得,回顾强化外,还要使结尾含蓄有味,激发学生学习下一课的兴趣。巧设悬念是较有效的方法。如讲“追星”的利弊后,提问:“中学生该不该追星?为什么?怎么追?这将是我们下一节要解决的问题。嘎然而止,可是学生学习兴趣却提起来了。
三、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兴趣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我们把课堂教学比作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沿阵地”,可以说,广泛的课外活动即是培养学生学习的“大后方”充分利用课外活动这块阵地,为学生课堂学习兴趣建立巩固的“大后方”。各班课外活动是我做学生工作的有得利时机。学校组织学生参观、辩论会、请法制校长来学校讲法制课,组织学生集体观影写观后感,社会实践等活动,使学生眼界开阔,对客观事物认识不断提高。在活动中,有意识地引导,促进学生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使学生感到课堂是个快乐场所。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很多,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思想品德课教改。
参考文献
[1]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柯建来.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3]卢书兵.中学政治创新教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07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