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与动机的几点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费岚郁

  摘 要: “新课标”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本文紧扣新课改的要求,从情感态度目标中的兴趣动机着手,从学生主体出发,就以下几方面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如动机与学习的关系、动机的分类及动机的基本两要素。
  关键词: 英语教学 兴趣 动机 学生 激发
  
  现在中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到英语教学当中,可是对于众多学生仍陷于学习英语的烦恼,常抱怨说对英语不感兴趣,学英语没什么用,学了这么多年了也不会说。有人把这种现象归因于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了信心,没了兴趣,更缺乏动机。记得阿瑟•库姆斯(Athur Combs,1962:85)曾写道:“人们总是有动机的;实际上,他们决不会没有动机。他们可能有动机去做我们希望他们去做的事,但实际上并不能说他们没有动机。”因而,这并不是一个学生没有动机的问题,而是如何激励他们主动地参与学习,使他们能够达到学习的目标。
  1.根据课堂中动机与学习的关系,唤醒学生学习的动力
  学生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当走进教室,听到老师说:“同学们,把桌上的东西都清理干净,把相关书籍收好,我们这堂课要进行一个临时小测验。”是不是觉得此时的警觉水平提高,立刻唤醒自己的注意力投入到考试中去。因而我们在警觉状态下接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比一般状态的时候强。但是,这种唤醒―动机―学习的关系并不是越多越好,要保持在一个最佳水平,因为过多或过少的唤醒都会降低绩效[1]。
  唤醒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焦虑。课堂上会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如一个患有轻微口吃障碍的学生,教师要求他站在班级面前大声朗读。这位学生面对这种状况,会非常不自信,担心自己做不好,从而可能采取一种逃避行为:朗读者表现得好像没有听到教师在叫他朗读或不知道从哪里开始读。对于如何降低学生焦虑虽然有所困难,但也不是完全没可能,以下条目可以思考下:
  1)创造安全的课堂氛围,避免生理和心理受到“攻击”:
  不要使人感到困窘
  小心地使用竞争
  不要让学生在公众面前失败
  2)帮助学生设定切实可行的目标。目标要具体化,并且达到目标应该有标准。同时目标应该是投入合理的时间和努力之后可以达到的,可以将长远目标分解成更小、更容易达到的子目标。
  3)考虑改变授课和评价过程:
  通过教会学生时间管理策略来降低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压力
  改变作业难度,将任务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相匹配
  为布置作业提供详尽的说明
  2.合理运用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激励学生学习
  每天,在教室里,我们都会看到大量的学生是为了自己而学习,他们怀揣着梦想,在为着梦想的彼岸而奋斗。这类学生的内部动机积极地鼓励着他们去努力。但是仍有一部分学生并不那么清楚自己该怎么做,当然有时由于年幼,自制力不强,需要老师不时地鼓舞。此时,外部动机发挥着作用。我们可以运用奖励、分数、特权或赞扬等形式的外部刺激,但是过分地强调或信赖外部动机和强化在以下方面受到批评:
  强化物的使用往往会干扰课程进度、增加费用或者教师带来不便。
  学习的贬值。研究发现,在有实际兴趣的情况下,使用外部奖励会导致动机和兴趣的降低。研究还指出,为了学习而使用外部动机,实际上会贬低学习的价值(Cohen,1985)[2]。
  限制学习。正如克鲁克斯(Crooks,1988)所指出的,如果在课堂里强调通过考试或取得好成绩,学生会把他们的兴趣限制在要考试的内容上。
  因而,针对外部动机带来的消极影响,提供以下建议:
  当学生反映他们在生活中体验不到兴趣和快乐时使用外部奖励。
  对大多数来说没什么价值的任务(如重复练习)要限制使用外部奖励。
  尽可能使用最“自然”的外部奖励,也就是说,如果在当时的环境下通常出现的是赞扬和微笑,而不是糖果和礼物,那么就使用赞扬和微笑作为奖励。
  如果使用“有形”的奖励(如贴画、糖果或巧克力),要将这些有形的奖励和赞扬结合起来,并指出学生的成功是他努力的结果。
  鼓励学生使用自我赞扬,再次指出他的努力在成功道路上的价值。让学生跟着你复述:“我确实很努力,并取得了成功!”对于年龄小的学生,在老师和学生自己表扬的同时,还可以让班上其他同学一起表扬他,如小学英语课上,对表现出色的小朋友,其他学生配以大拇指的动作齐声说:“One,two,you are wonderful!”
  外部动机或强化在学生想学却又缺乏控制力或处于想学又不知怎么学的情况下可以无规律不时地实施,强化要具体并清楚地告知学生可达到的结果,以鼓舞学生继续充满斗志地学习。
  有研究指出,内部激励的学生会比外部刺激的学生取得更高的成就(Gottfried,1985)。因而,我们要想办法把外部强化慢慢转化为内部强化,从而合理地运用他们以激励学生学习。
  3.理解学生的需求,适时地鼓励学生
  曾有名教育家指出:只有行为能够满足“未满足的”需要,那么该行为才会显得有趣和吸引人。例如,教师说一个学生“无动机”可能实际上只是说“课堂的生活”无法满足他的需要。当课堂活动能够满足学生的需要时,甚至这个“无动机”的学生也会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因而,作为教师,我们需要理解,了解学生的各种需求,特别是当我们企图促进儿童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时候,低级水平的需要(基本的生理需求、安全需要等)可能会引起注意力分散,此时更应采取措施去关注学生的需要,如:
  学生受到多个水平的需要的影响,这些需要可能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因而教师理解这个概念非常重要。
  在课堂设置时应该注意学生“生理”需要的时间(如上洗手间的需要、伸展和运动的需要、饮食的需要),尤其是对于年幼的学生,他们更需要细心关注。还有,班上的特殊学生也应适时关心(如家庭离异)。
  对教师中可能会威胁到学生安全感(生理或心理)的过程保持警惕。研究支持了这样的观点:教育、安全和有秩序的学习环境是学习和成就所必不可少的(Brophy & Good,1986;Rosenshine,1980;Soar & Soar,1978)。
  在教师中树立尊重和重视所有学生的榜样。
  如果要激发学生的动机,教师不仅要理解并识别学生的需要状态,而且要知道如何降低对抗的需要同时提高成就需要。研究发现,具有高成就动机的学生通常在高中和大学里获得更高的分数,并且他们更倾向于把他们的成果归因于他们自身的能力,将他们的失败归因于不够努力(Klienke,1978)。这些高成就动机的学生特征,让我们尤其希望我们的课堂上的学生表现出高成就的需要。对于可以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建议如下:
  布置力所能及的任务:艾修勒、泰伯和麦金太尔(Alschuler,Tabor,&Mclntyre,1971)指出,学生最初专注于力所能及的任务,通过个人的投入使学生一起参与到任务中。成功地体验能促进更高的成就动机。
  提供中等难度的任务:提供力所能及的任务并不意味着提供简单的任务和目标。简单的目标并不是我们所要的答案,因为他们只提供了很少满意感或控制感,但是难的目标可能只提供了很小的成功希望。
  阿特金森认为学生对任务难度知觉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动机。成就型学生喜欢他们认为是中等难度的任务(Meahr&Sjogren,1987)。因此围绕中等难度的任务,帮助学生设置更现实的目标和预期,这一点非常重要。这也符合了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的理论。

  提供具体的帮助:根据大卫•麦克莱兰(David McClelland)及其同事的研究,给学生具体的意见来表达到他们的目标能够增加他们的成就动机,而抽象的建议(如“继续尝试”)或陈词滥调(“你会成功的,孰能生巧!”)却没有什么用处(McClelland,1973/1985)。
  降低对失败的担心:研究发现,随着年级升高,学生避免失败的动机似乎更强烈了(Stipek,1984a/1984b;Weisz,1979)。
  尽管年幼的儿童常常非常地投入并且不断地尝试任务,但年龄较大的学生却常常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发展策略来减少失败,而不是将这些策略用于提高成就。
  在小学期间,能力的自我知觉也普遍下降。最初的那种过度自信的能力下降了。这种能力的下降似乎和越来越多地使用客观的绩效测量有关(Eshel&Klein,1981)。另一个自我知觉的下降发生在学生进入初高中对学校有了自己的看法之后(Eccoles,1987)。
  因此,对于那些非常害怕失败及改变了自我知觉能力的学生,教师需通过提供支持并赞扬恰当的努力和结果来尽可能地减少失败。
  4.结论
  总之,浓厚的兴趣、积极的动机是学好英语的重要前提,也是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最佳驱力。我们应该如何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以上所讲的几点,是我依据前人所研究,一些教师的经验及个人体验的小结。这些是我所得的,也是正努力去做的。我认为还有许多方法需要我们去探索、研究及践行。
  
  参考文献:
  [1]Morris.Psychology:An introduction(6th ed.)[C].NJ:Prentice Hall,1988.
  [2]Cohen.Motiv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for Perservice Teachers[M].Washington•DC: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of Teachers, 1985,(1):6-15.
  [3][新加坡]陈允成等.教育心理学:实践者-研究者之路(亚洲版)[A].何洁等.上海: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高等教育图书公司,2007(1):241-269.
  [4]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351-361.
  [5]郭红琴.扣紧新课标 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牛津初中英语教学有感[J].文教资料,2005.
  [6]马巧凤.培养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态度[J].学科教学探索,20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53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