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效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朱 赛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作为课堂的开端――课堂导入直接影响着整堂课的效果。因此,重视课堂导入,是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关键所在。
高中有效课堂的教学要求提到,教师要充分运用各种情境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要善于发现教学契机,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营造多样的导入方式,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及其体会,我对课堂导入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课堂导入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可见,兴趣是促成学生高效学习的内在动力。通常,我们在设计课堂导入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丰富的教学资源,是我们激发学生兴趣的“法宝”。
1.利用图片导入
地理教学中的图片和资料很多,比如漫画、景观、课本插图等,它们能比较直观和有趣地反映地理知识,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教“人口合理容量”时,我首先出示了“苦难的母亲”这幅漫画,其大意是:我们人类的“母亲”――地球,已经人满为患,不堪重负。这幅形象、生动的漫画一出现,学生即刻兴趣盎然,议论纷纷,我适时导入:我们地球到底能养活多少人呢……
2.利用影像资料导入
影像资料的显著优点就是声音和图像相互结合,能给学生带来震撼性的效果。
例如,在教“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时,我播放了一段影像资料,伴随着资料中出现工厂排放的滚滚浓烟,堆积如山的垃圾,恶臭难闻的河水,呼啸而过的火车,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深刻地感受到了目前人类所面临着的严重的环境问题。
二、课堂导入要能渲染课堂气氛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大脑和身心都是相当辛苦的,出现学习疲劳、学习迟钝等是必然现象,只是不同的学生所表现的程度不一样。因此,我们教师在课堂导入时就应注意渲染课堂气氛,来调节学生的学习状态。正所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等气氛趋于积极、平和后,再开始主题活动。这样的导入法较多:
1.利用故事导入
例如,在教“气旋与反气旋”时,由于是下午第一节课,很多学生的学习状态比较差,我就在黑板上写下了五个大字――火烧葫芦谷,然后就讲起了这个故事:话说三国后期,诸葛亮北伐中原、六出祁山。一次将司马懿父子及所率魏军困在葫芦峪。他燃起大火,欲将敌方全部烧死。司马父子自度难逃此劫,抱头痛哭等死。不料突然一场大雨浇灭了山火,司马氏得以死里逃生。诸葛亮只能摇头长叹:天意不可违啊!其实这场雨并不是什么“天意”,恰恰是诸葛亮自己制造的……随着故事的深入,绝大多数同学都一扫不良的学习状态,精神抖擞起来,我也不失时机地引入了新课。
2.利用古诗导入
我国文学宝库中众多的优秀诗文本身就包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为我们在教学中运用诗词导入提供了丰富的材料。用诗词恰当地导入新课,可以营造活泼欢快的课堂氛围。
例如,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导入学习垂直地带分异规律;用“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引入三峡工程建设;用“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来引入经纬度的学习等。
三、课堂导入要能培养学生的行为能力和情感态度
1.利用实验导入
实验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也能大大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教“正午太阳高度”时,我利用早读和中午的时间,让学生做了个小实验,就是要求学生利用笔、尺等工具,简单地测量太阳光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太阳高度),以此来说明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别,并让学生总结、归纳了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是学生学习时的难点,通过这一实验,却让很多同学都理解并掌握了这一内容,可见实验导入在地理课堂上也有着用武之地。
2.利用新闻导入
在教学中,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也是教师的重要任务。
例如,在教“自然灾害”时,我结合新闻中对台风的报道,让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受自然灾害影响较严重的国家;在教“全球气候变暖”时,结合新闻中对某些沿海低地被淹的报道,让学生重视对环境的保护……
四、课堂导入应注意几个问题
首先,课堂导入时间不宜过长, 3―5分钟为宜。若导入时间延长过多,就会使导入显得冗长,从而影响整节课的进程。毕竟,采用各种导入方式的目的只是想方设法让学生快速集中注意力,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兴趣,同时创造愉快的学习氛围,使他们“愿意学”、“乐于学”。
其次,导无定法,课堂导入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做不同的设计,切忌生搬硬套。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根据具体场景,根据学习目的等各方因素选择具体的课堂导入方式。
最后,精彩的课堂导入能点燃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如果我们只注重了课堂导入而忽视了其他教学环节,那么即使再精彩的课堂导入也达不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课堂导入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途径,所以我们教师应该重视和研究课堂导入,着眼于细微处,切实推进高效课堂建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99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