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论新课标下阅读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满淑萍

  一、新课标下的阅读能力
  
  新课标教材按照新的时代要求和素质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标教材是一套崭新的面向全体学生的实验教材。语文是学习所有学科的基础,教会学生学好语文尤为重要,学好语文的前提应是培养学生有较高的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当然不能简单的理解为依靠学生自己的能力来读书,应是在教师的引领指导下,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体,以发展语文综合阅读能力为主旨,在整体感悟、理清思路、体验情境、把握意蕴、品味语言、鉴赏评价等具有标志的实践环节上,借助各种常用读书技能来展开,进而达到“不待老师讲”、“不需要老师教”的最佳效果。
  
  二、培养阅读能力的意义
  
  这是由语文学科特点和语文课堂特点决定的。
  1.学科特点:一是工具性,语文的工具性是指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地运用语言工具,并能顺利地参与交际活动。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它们的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语文这个工具”;二是开放性,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相等,生活的任何内容都离不开语文,只要有意义地学习,在生活的任何场合,都可以学到语文。因而语文有便于自学的突出特点;三是情感性,人的社会交往,离不开语言的交流,阅读能提高人的语言表达能力,便于进行感情传递。
  2.语文课堂特点:一是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避免教师满堂讲,满堂问或形式上的“导”与“练”牵着鼻子转,仍然是学习的仆从。二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体发展,在自读的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培养各自的能力,使学生阶梯性发展。三是可变被动为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自己读书可以改变课堂教学结构,转变教师的教学职能,激活学生的内在动因,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学生的阅读变被动的“听”和“答”为主动的“读”和“思”。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培养阅读能力并不是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它是我们语文教学所追求的教学目标,其训练的形式、方法和途径应该是灵活多样的。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进行不懈的探索和实践。其要点是:
  1.课堂上的阅读教学要留给学生读的时间和空间。
  训练阅读能力,首先要解决学生学习的主动权的问题,不要统得过死,教的过细,求稳怕乱是无法训练到位的。因此课堂上,教师要毫不吝啬地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要敢于留给学生较为充分的自学时间。当然,强调学生课堂阅读并不是让教师撒手不管,任其自然。无论什么时候,学生的学都不能离开老师的的导,如阅读前明示读的要求,自读中把握读的动态,自读后检查读的效果。此外,教师还应注重学生自学过程中学习态度和学习纪律的掌握及调控,以免少数学生“滥竽充数”混时间。
  2.课外阅读时,要留给学生阅读的书刊范围,让他们有的放矢地进行阅读,并有针对性地引导和检查验收,开拓学生的视野。
  3.要注重学法指导。阅读能力的培养强调的是自读为主,这样,学法指导尤为重要。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将阅读过程中如何操作的有关知识和实现操作所需要的一般程序、基本方法和有关技巧教给学生,使学生对于阅读理解的操作过程做到心中有数。教师还要训练学生在掌握关键性操作要领的基础上,讲究操作的灵活性,使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文章选用不同的读法,培养学生对知识和书籍的渴望。学会:(1)美文美读,要在阅读中体验抒情性作品的情感和美感,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2)通过略读、速读的技能实践,大体感知阅读内容,理清思路,提取和筛选信息;(3)通过精读、默读的技能实践,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的含意和作用,学习从多角度深入解读阅读,能够进行鉴赏性、研究性阅读。同时,要在“三个维度”有效结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开展阅读活动,创设学习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展开个性化阅读。
  4.作阅读笔记,积聚知识宝库。阅读要讲究眼到、手到、口到、心到。俗语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动笔墨不读书”,足见写在读书中的地位,教会学生做阅读笔记是重要的。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阅读积累。如:(1)卡片式。便于归类整理、管理使用,主要记录经典的语段,收藏价值大的史实、事件。(2)摘评式。在摘抄过程中注评发表自己对人、事的看法、观点阐释理由。可通过此方法提高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训练逻辑思维能力的一种最好的方法。(3)剪贴式。主要是针对整篇文章而言,摘抄费时间,文章确有保存价值采用此法。
  5.要制定阅读计划,善始善终,“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阅读若要有成效也该如此,日积月累,就形成了自己的知识库存,写字时不会再为“无米之炊”而发愁。当然,阅读是过程,积累是手段,应用才是目的。阅读――积累――应用――阅读,这是一条循环链,阅读积累是吸收消化,最终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应用于实际,做到知识和能力逐渐增强和提高。
  6.网络阅读。上网是开阔学生视野的最佳途径。在网上不仅可以大量阅读,还可以发帖、跟帖、回帖,及时阅读反馈,交流思想,升华感悟,学生会大大提高阅读兴趣,拓展阅读题材。
  7.要善于沟通思路。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准确把握并及时沟通学生的思路,及时反馈信息,调整思路,让学生之间产生阅读理解的“互感”,让更多的学生受到启发,得到裨益,学到阅读分析的正确思维方法。
  总之,教师不可以为教阅读而单调地安排阅读。本人认为教师应重视阅读材料研究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阅读教学教会学生进行学习,掌握和运用词汇、语句。在阅读中训练并加强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切实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这样才能实现全面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目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18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