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刍议高考现代文阅读复习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吴姝姝

  摘要: 现代文阅读的复习是高三语文复习中的难点,近年来关于这部分内容的探讨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具有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本文仅就阅读与答题两大方面几个容易被忽视的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 现代文阅读阅读策略答题策略
  
  现代文阅读的复习一直是高三语文复习中的难点,多数学生甚至一部分教师都觉得无从下手,致使不少学生都抱着“靠天收”的态度。然而,这部分内容在高考试卷中的分值高达38分,占整个卷面总分的1/4,并且在以后的高考中还有提高之势,这让我们的考生都赌不起,积极面对、仔细研究才是真正有效的应对之策。近年来关于这部分内容的探讨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具有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但是有几个方面的策略常常被忽视。
  
  一、带着疑问阅读
  
  每带一届高三,我都会问学生一个问题:在阅读一篇文章之前,有没有先就文章的题目给自己提几个问题?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回答说没有,他们习惯于跟着文章的内容去阅读,而不是带着疑问阅读。这就会造成阅读过程中的盲目、不得重点的现象,从而使得整个阅读过程都是被文章牵着鼻子走,不得要领。事实上,一篇文章的标题大多是文章的中心或写作对象、范围,针对标题提出的疑问往往就是对其中心内容的探究,而当我们在阅读过程中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时,通常也就掌握了作品的重要信息,这些信息对于我们答题又是大有帮助的。如2006年江苏卷的现代文大阅读,标题是《一幅烟雨牛鹭图》,看到这个标题,我们会想到:这可能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景里有烟雨、牛和鹭,作者描绘的这幅图有什么特点呢?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又想借此表达什么情或理呢?带着这类问题去看文章,自然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握文章的重点,为答题做好准备。再看看文后的题目,四题中有三题与我们的疑问有关:1.文章开头两段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特点?2.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结合全文,简要说明作者对古老农耕文明的态度是什么?3.文章把“烟雨”作为牛鹭的活动场景,作者的用意是什么?自己提的问题即使与考题不太一致,也一定会对做题大有帮助,因为你对作品的重点内容已基本了解。
  自己提问的方法很简单:不定问+固定问(两者之间往往是有重叠的)。不定问即自己看到作品标题后头脑里自然出现的问题,这类问题因人而异,不求一致,但本质上其实是大同小异的;固定问是指每一篇作品都必须搞清楚的两个问题:思路、中心。以2006年全国卷的现代文大阅读为例,标题是《绵绵土》,不定问:什么是“绵绵土”?土怎么是“绵绵”的呢?写土是不是与抒发故乡情有关呢?固定问:本文的思路是什么?中心是什么?
  
  二、带着答案做题
  
  大部分学生在看完作品后不会去思考什么,而是直接去做题,题目问什么他就再到文中去找什么,对作品没有整体地把握,在答题时往往会遗漏要点、以偏概全。其实要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就是对看标题时自己所提的问题的答案,尤其是思路与中心这两个问题要做到心中有数,最好整理在草稿纸上,这样做题时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
  遗漏、避免片面了。
  
  三、弄清问题本质
  
  现代文阅读的试题提问方式千变万化,学生因此经常摸不着头脑。其实,问法虽多,但所谓“万变不离其宗”,此处的“宗”指的就是《考试说明》中对这一部分的要求。现代文阅读的要求主要是针对下列八小类:1.重要词语的含义;2.重要句子的含义和作用;3.思路、结构;4.思想内容;5.作者的观点态度;6.形象;7.语言;8.表达技巧。对于这些考点,学生要做到心中有数,看到题目时,必须先弄清它的本质是考点中的哪一项,从而“对症下药”。如2004年江苏卷中《草堂・诗魂》一文的试题:从文章第四段看,草堂在诉说什么呢?请根据文意概括回答。这个问题的实质则是对第四段内容的筛选与整合。
  
  四、从选择题入门
  
  近几年的现代文大阅读的试题都是简答题形式,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我们不妨从2002年之前十年的高考语文试卷入手,因为那个阶段高考语文试卷中的现代文阅读的最后一题是选择题,虽然形式不同,但是出题角度与答题规范是一致的,我们完全可以分析这些选项的角度、学习它们的表达、掌握一些术语。
  如1999年全国卷24题:
  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合于交响曲之节奏”,是说集体创造活人之塑像应遵循相互合作与协调原理。
  B.作者引用歌德的话“没有勇气,一切都完”,着重证明惟有大无畏精神才是创造取得成功的关键。
  C.“走两步退一步”隐含着创造之路虽有曲折坎坷,但还是要不断前进的意思。
  D.“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意指创造之神往往钟情于勤奋而勇于奉献的人。
  E.本文的主旨可以概括为主要论述教育者需要探索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
  F.作者善于用排比的手法来增强文章的气势、说理效果和感染力。
  这题的五个选项包括词语的含义、句子的含义及作用、主旨、表达技巧等出题角度,也与现在主观题的命题角度一致。
  先做好类似的选择题,对我们解答简答题是大有裨益的。
  
  五、积累答题套路
  
  在弄清问题本质和掌握一些术语之后,我们还应该积累一些答题的套路,当然,这还必须以细化考点为前提,如表达技巧可细化为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等)、表现手法(想象、联想、象征、渲染、烘托、对比等)、材料安排(主次、详略等)、行文结构(承上启下、起承转合、铺垫、照应等)、意境的创设、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修辞方法的运用等。了解这些细化的考点,总结与之相对应的答题套路,可以省去很多思考与答题的时间,并且使自己的答案趋于规范。示例如下:
  形象:身份+性格(情感)
  情感: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什么情感
  修辞:手法+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关键词句:含义+手法+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表现手法:手法+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评价:观点+理由
  总之,学生在复习现代文阅读时切不可“跟着感觉走”,更不能“靠天收”,而是要抓住两大方面:阅读策略与答题策略,掌握了这两大方法,则会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24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