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究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的合作学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 立

  摘要: 高中地理新课标即将在重庆实施,新课标对高中地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转变观念,转变角色,以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值得教师探求,本文作者结合实践经验,阐述对“合作学习”的理解。
  关键词: 高中地理合作学习策略注意问题
  
  全国教育教学改革正如火如荼地推进,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也即将在重庆实施,怎样在教学中把握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呢?我认为,高中地理教师应当仔细研读《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领会地理新课标的课程基本理念,熟悉地理新课标的课程设计思路和课程目标,参考并实施地理新课标的实施建议。下面我就《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课程理念中的合作学习谈一谈看法。
  
  一、合作学习策略
  
  1.分组。
  合作学习应当在合适的范围内进行,应当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可由4―6名不同能力、性别、性格、文化背景的学生组成,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学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对学生的认知、情感、自信心、同伴关系等产生积极影响,促进学生共同进步。此外,在进行课外的探究、实验和
  野外考察学习时往往需要较多地收集资料,而参与人数多则可以保证收集多样性的材料,完成复杂研究程序。
  
  2.合作学习评价。
  要使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就必须建立合理的评价制度。在对学生的评价问题上,总的目的是激励学生更积极、更主动地投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集体评价应与小组成员个人评价相结合,以小组集体评价为主,使学生树立“组荣我荣,组耻我耻”的观念,提高小组的凝聚力,强化小组成员间的交流合作,促进小组成员的共同进步。因此,教师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及结束以后,要作好及时的评价,还可以在学完一单元或学期结束时,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小组评价。评价的主要内容是合作中每个人的参与意识、学习态度、合作习惯和合作成效等,以及教师的成功与不足。教师可以设计评价量表,以有利于进行定量与定性的评价。
  
  3.合作学习内容和方式的选择。
  课堂教学只有短短40分钟,课内安排的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合理性和启发性,要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不能为了追求形式,不论内容是否适合便课课合作、时时合作、事事合作,而要选择切实需要合作学习的学习内容,开展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要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明确所要体现的新理念,结合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认真备课,要选择有一定深度、难度和灵活度,有一定的探究和讨论价值,靠个人难以解决,需要集体智慧才能够解决的,特别是开放性的、创造性的问题,但问题也不能太难,不能离开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不能超出学生当前的认识能力,这些问题应经过学习者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得到解决,这样的难度才会激发学生合作的潜力,才能实现真正的合作;要选择任务比较多,依靠个人力量难以在短时间内解决,需要小组合作学习才能较快解决的学习内容;要选择需要利用合作技能的学习内容,避免将肤浅的、简单的问题都作为学习内容进行分组讨论,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真正地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二、合作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1.分组要合理。
  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背景、学习成绩,力求分组合理,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互动学习。
  
  2.小组成员要进行角色分工,明确各自的责任。
  小组的分工应根据所学内容的不同,具有差别,但几个基本角色:组长、主持人、记录员、检查员等不可或缺。如学习“气候资源”时,可安排合作小组专题讨论会,讨论气候资源的特点及其对农业、交通、建筑、旅游资源的影响。
  
  3.合作学习要与集体教学相结合,做到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教师的精讲与学生的读书相结合,把教师的提问与学生的置疑问难相结合,把传授知识与教给方法相结合。在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可通过精讲为学生提供知识背景,引导学生进入情境,然后抛出问题或者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问题提出后,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独立思考,或出现思考障碍,或答案不一,而此时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最好时机。如果不给学生创设情境,就立刻宣布“下面开始小组合作学习”,这样学生就会不明白为什么要合作、怎样合作、自己要干什么,很难进入角色,不可避免地出现课堂看起来热热闹闹,而没有实际效果的情况。因此,在进行集中讲授时教师要认识到课堂讲授是以合作设计为基础的,讲授过程要力求简要清晰,高效低耗,有较强的启发性、引导性,能够为下面的小组活动留有足够的空间。
  
  4.要设计出难易适中并具有探究性的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探讨的问题一定要明确,紧紧扣住课程标准,从知识、能力、情感的三维度目标入手,设计出明确的活动要求,切忌模棱两可;要提出有利于促进学生动脑、主动探究地理知识,有利于集体研究、促进合作学习的问题;要精选问题,把具有开放性、探究性的问题,或趣味性、生活性的问题,或热点性、规律性的问题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载体。另外,在设计问题时还要注意问题的情境性、启发性、层次性。
  
  5.要树立正确的教师观,正确定位教师的角色。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自主学习的地位,但并不能就此将合作学习理解为一种在教师组织管理下的集体自学。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应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合作学习的成功同教师的引导与参与是分不开的,因此,教师不是清闲了,而是担负起了更大的管理和调控职责。在合作学习中,从学生分析、目标设置、任务选择、策略匹配到教学展开与评估等,教师都要全程把握。这就需要教师不仅要在学习活动设计上掌握主动权,而且要在活动进程中始终明确学习方向,使得教学任务得以完成。
  总之,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作用不是削弱了,而是加强了,我们应正确认识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地位与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2]论地理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中国教师,2006-3-4.
  [3]和学新.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4]耿夫相.从一节公开课看高中地理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中国教师,2005,(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42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