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兴趣在排球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爱萍

  摘要: 本文就如何在排球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 兴趣 排球教学 应用
  
  随着2008年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在北京的即将举行,体育热在中国大地悄然兴起。各种体育活动逐渐火了起来。排球运动作为奥运会的大球类项目,随着中国女排的再度崛起,再次在神州大地上吸引许多爱好者的参与。作为学校选修课的排球项目也受到了许多学生的青睐。然而许多学生只是从电视画面上了解到排球运动的皮毛,觉得排球运动员的动作潇洒、姿势优美、形象很“酷”,从而产生了学习排球的想法。认为既可挣学分,又得到了锻炼、挣了面子。现实却很残酷,要想成功并非他们所想的那么简单。因而,教学中一些学生产生了“混学分”的想法。
  我们知道,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性,是教学中最现实、最直接的心理动力。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心理动因。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兴趣才有动力。教师应针对教学对象、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逆反心理、求新心理、表现心理,创造一个和谐温情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情感的愉悦中接受知识,掌握技能,实实在在学点东西,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在排球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实实在在学点东西呢?笔者就以上问题谈点自己的见解。
  
  一、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1.培养师生之间融洽的感情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情感品质。教师应课堂上对学生的学习悉心指导,课下与学生互相交心、谈心,课余对学生的生活积极关心。教师只有对学生真心付出了,对学生具有了真挚的感情,学生才会向教师敞开自己的心扉;教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学生才会主动去亲近你、喜欢你,才会全身心接受你的教诲,就会“爱屋及乌”,爱其所教的东西,从而对学习排球产生极大兴趣。
  2.教师要有良好的专业素养
  在排球教学中,教师的个人素质对教学效果起到了极大的影响作用。一个拥有良好的思想修养、渊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教学能力及优雅的风度的教师必然能赢得学生的喜爱、尊敬乃至崇拜。学生从喜欢教师到对排球学习感兴趣,最终可将排球技术学得好一些,反之,学生厌学,必然导致技术掌握慢、差。
  3.教师的讲解术语要富有趣味
  富有趣味性的语言,很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因此教师在课前要根据教学内容,认真备课,刻苦钻研每一个技术动作细节,对教学内容中的各项技术动作和教学语言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反复琢磨推敲。讲解时在语言上抓层次、抓逻辑,有所侧重,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兼顾全面,既要简明扼要又要富有趣味性,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下,把讲授的技术动作要领深深地印在脑海中。
  4.教师的动作示范要优美
  一个优美的动作造型能引起人的极大兴趣,让人产生一种极大的模仿欲望,想要学习、想要做得更好。例如:传球技术动作中的“蹬、伸、迎、送”,教师在示范时,通过慢动作的演示,其优美的动作姿势犹如特写镜头将永久刻在学生的心头,能极大引起学生对掌握这项技术的兴趣和欲望,从而调动学生内在积极性,使其达到乐学的境界。
  5.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学习新技术时,一些学生怕出错,练习频率明显减少,认为自己的动作做得不规范、不正确、怕人笑话,就站在一边看“戏”,自己却不练,偶尔拿球应付一下。这时教师要特别注意观察学生的技术动作,哪怕是只有一点点的进步或整个技术动作中某一环节做对了,都要适时地加以肯定鼓励。即使学生出现了严重的错误,也不要发怒或以嘲笑的态度对待学生,而要热情又亲切地予以指导纠正。
  6.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在学习排球前,每个学生都有学好的愿望,但在实际练习中,往往会经常性地垫球不到位,从而觉得动作单一枯燥无味,影响自信心,诱发厌恶心理,这对学生进一步掌握技术动作是很不利的。在这种情况下,要有针对性地、灵活性地安排一些练习方法,将难度化解,使他们能经常性地体会到成功的感受。如在正面双手垫球的教学中针对学生垫球不到位、急躁、兴趣不高的状况,可采用一些带趣味的游戏方法将动作进行分解,或示范单手左右互垫、双手自垫等,以增强他们的球感,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练习,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排球的兴趣树立能学好排球的自信心。
  
  二、教学法的灵活应用
  
  1.游戏练习法
  游戏法具有象征性的内容和情节,是体育教学中按照一定规则进行的一种练习方法。游戏法对启迪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灵敏性、观察力、判断力与集体主义、团结友爱精神,以及调节和增加课的欢乐气氛,提高练习兴趣等,都具有良好的作用。教学中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任务选择有明确目的的游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更快地掌握技术动作。例如:在垫球教学时,可采用自垫几次再垫给对方、垫球击目标比准等。
  2.竞赛法
  将竞争机制引入教学中,可激发学生的成功欲、表现欲,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创造成功的条件。在教学中可进行分组垫球比赛、分组传球比赛、分组教学比赛等等,使学生在有“观众”、“有胜负”、“有竞争”的条件下去完成学习。这样可使学生积极去面对,在观众面前表现自己的技术,去玩“酷”,用“帅”、“靓”的形象去征服观众。在这种既紧张又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大部分学生“不知不觉”地承受着接近于最大负荷的运动量,不但能有效地促进技术动作的掌握,还能促使学生在复杂的比赛条件下提高合理运用技术、技能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团结合作、集体主义等优良品质,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3.因材施教法
  在教学中,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待。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事物的能力,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行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特别是对基础差、掌握动作慢的学生,在技术上要耐心指导,适当降低标准,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辅助性和诱导性练习,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技术要领。要多注意他们的心理动向,耐心说教,关心体贴,积极引导,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让一种满意的心理驱使他们继续积极参加练习。
  4.自主练习法
  在学生完成基本教学任务之后,另给学生一点自由时间自主练习。学生有了自由支配的时间,上课的积极性、自觉性会比以往更高。这种略带开放型的教法,对兴趣的培养更为有效,同时可缓解教学中学生“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矛盾,另外还有助于学生合理地运用所学技术。例如:练习发球时,通过对不同发球方式的尝试,选择更有利于自己潜能发挥的动作去熟练、巩固、提高。
  总之,兴趣是学习的强化剂。注意把握学生生理、心理特征,掌握学生兴趣发展的规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排球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性,是上好排球教学课的一个关键问题。要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教学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才能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技术和技能,使其终身受益。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46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