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学英语“后摄自主”学习中任务的优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 睿 唐 琳 李端阳

  摘要:本文旨在说明任务在“后摄自主”学习中的重要意义并通过实践优化任务设计,使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用目标语进行有目的的真实性的交际活动。实践证明,通过制定任务、接受任务、准备任务、执行任务、报告任务到分析任务、评价任务完成情况,学生无不围绕任务的各个环节自主地投入到习得语言的过程中。
  关键词:自主学习 任务 优化
  
  一、课题的提出
  
  国外关于“自主学习”的讨论始于20世纪70年代,大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于“自主学习”的界定(Holec1981;Allwright1990;Little1991;Dickinson 1993;Littlewood 1999等)以及对培养学习者学习策略、课程设置以及实践结果等问题上。国内自上世纪80年代起开始了对自主学习的研究,许多研究基于国外研究的介绍和分析,或探讨培养大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必要性及培养方法(周新琦1998;郑敏2000;华维芬2001,2002;彭金定 2002等)。
  时至今日,自主学习在国内也纷纷开展起来,有些学校把学生带入多媒体教室,让学生自学,课堂上一味迎合学生的意愿而忽视语言习得的特点和规律,导致学生过于自由,教学效果低下。这种盲目追求新奇,忽视自主学习管理规范,淡化任务自主学习中的重要作用的做法大多源于对自主学习的模糊认识。因此教师必须针对实际的学情和教学现状,积极设计任务,让学生在目标明确的真实自主学习中形成元认知策略和自我管理能力。
  
  二、“任务”在“后摄自主”学习中的必要性
  
  Holec认为“自主”指“在特定环境中可以实施的对自己学习负责的能力,而不是个体在此环境中的实际行为。”Dickinson认为自主学习者应承担的学习责任包括(1)决定学习什么;(2)学习方法为个人自学;(3)学习者选择学习进度;(4)学习者选择何时何地进行学习;(5)学习者选择学习材料;(6)自我监控;(7)自我测试。Little认为自主指“一种独立的,进行批评性思考,做出决定并能实施独立行为的能力”。
  严格地讲,自主学习在国内大部分院校都不是完全意义的自主,我们依据统一的教学大纲,实施类似的课程,使用统一的教材,没有弹性的学分管理,多媒体网络硬件设备尚不十分完备,更关键的是,不是每个学生都具备明确的学习目标、强烈的学习动机,适合的学习方法、严格的时间计划和管理以及自我控制和选择榜样、寻求帮助的能力,从各方面条件看,我们的自主学习不符合完全意义上的自主学习。正如Little的观点,从自主的程度来看,自主学习中的自我调节有两个层次:“前摄自主”(ProactiveAutonomy)与“后摄自主”(ReactiveAutonomy)。“前摄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能够管理自己的学习,决定自己的学习目标,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评估自己学习的进程与结果。在“后摄自主”学习中学习者通常自己不能确定学习目标,但是一旦学习目标被确定(由教师或教学大纲确定),他们就会朝着这个目标自主地组织学习。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目前我们的自主学习可以立足于培养和开发学习者自觉意识,通过问题的设置和任务的布置,链接课内、外自主学习,并在此过程中明确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和策略。
  
  三、关于“任务”在自主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任务”是教学的核心概念,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解释,Bygate,Skehan和Swain从学生自主学习(autonomous learners)的角度解释:任务是一种可以受到学习者选择的影响,可以根据学习者自己的理解而变化的活动,这种活动需要学习者为了实现某个目标而有意义地使用英语。这种带着明确任务学习的方式,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体现教学成就的教学活动,是一种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任务的设定将真实的材料引入学习环境;既注重语言本身,又关注学习过程;把个人的经历作为课堂学习的重要因素,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习得语言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因此整个任务中,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自主状态。
  
  四、教学实践中的“任务链”
  
  教学任务如果只停留在学学语法知识、背背短文、随意聊聊的阶段,就不能确保语言局部的准确性以及对学生语用能力、交际能力、思想深刻性、思维严密性等能力的训练,因此,教学中我们对任务的布置进行了设计和调整。
  本文根据Willis任务型教学三步法,在前任务(pre-task)――教师引入任务;任务环(task cycle)――执行任务、报告任务;后任务(post-task)――分析、评价各组执行任务的情况和操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练习语言难点)的环节中优化自主学习过程中的任务布置,采用过程性评价,鼓励学生完善自我,相互学习,帮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
  本文以《新视野大学英语》(New Horizon College English Book 2 Unit 4)为例,说明“任务”的设计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围绕课文,笔者设计了以下5项任务:
  Task 1:Traveling to another country is a great adventure;Have you lived through the experience of going abroad? Have you dreamed of studying abroad? Please consult the encyclopedia or surf the Internet to make a brief introduction about your favorite 5 universities in the world.
  任务1分析:这是一个旨在激发学生对主题的关注和兴趣的导入问题。这一阶段的问题多贴近本课文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因此教师提出“出国学习”的话题,并展示世界著名大学的图片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任务情景氛围中,学生带着希望和明确的目标了解自己喜欢的著名学府,既获得了知识的积累和扩展,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动力。
  Task 2:What do you expect your study life would be if you had the opportunity to go abroad?
  任务2分析: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之后,就可以直接进入今天的主题或任务,即对标题的预测。在预测中,学生通过个人思考和小组讨论列出提纲,其中可能存在学生想表达但又说不出的语言,于是带着积极的热情和明确的目标,学生认真通读文章,扫清语言障碍,提出问题,确定商讨和提问的话题。
  Task 3:Are there any favorite policies of the host countries for foreign students? Consult some experienced friends or books to make clear about the procedures of studying abroad. Have you ever thought about other challenges or problems for studying abroad? Make a specific plan after careful thinking.〔The whole class may be divided into 4-5 groups. After the individual learning,group discussion will be held for exchanging ideas. Each group tries to report to the class. The more items the groups write(s) down,the higher marks the group will get.〕

  任务3分析:笔者选择这样的任务作为正式接触课文后的“热身练习”(Warming-up exercises),是因为它反映了学生对出国的态度以及他们对此的准备,包括心理的、物质的、文化的等方方面面,充分的个人思考和小组汇报也是对课文内容的补充和深入挖掘。另外分组竞赛的组织方式能使课堂气氛紧张、热烈、活跃。
  Task 4:Fill in the application form and self-recommendation for studying abroad.
  任务4分析:学生通过自己的搜索、查询、讨论和比较,了解了出国深造的一套程序。为了检验学生运用英语的实际能力和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要求学生进行仿真模拟练习,填写出国申请表和自荐信。实践证明,在熟悉课文后,指导学生通过有目的的、真实的练习,又一次深化了课文内容的同时达到了知识的外延和扩展。
  Task 5:Work in groups to discuss one of the following topics. 1) Some parents in China sent their children to foreign countries at a very early age,even when they are still in primary school.What do you think of this phenomenon? 2) Why do you think the Chinese government encourages young people to study abroad?
  任务5分析:教师有必要给学生提供创新和实践的机会,这部分可以作为学生创新的内容。在这一阶段中,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和形成的语言交际技能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大家所关心的热点问题上,转化成在真实生活中运用英语的能力,这是学语言的最终目的,也是任务链中的较高级,从而实现了尊重学生认知规律的螺旋上升。
  
  五、“任务”在自主学习中的设计原则
  
  1. 我们在设计任务链时,每个环节的布置都应为学习者提供明确、真实的语言信息。语言情境和语言形式等要符合实际的功能和规律,使学习者在一种自然、真实的情境中体会语言、掌握语言的应用。具有真实性的任务才能让学生在运用中学,为了运用而学,不断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2.任务的设计注重形式和语言功能的结合,每一阶段的任务设计都具有一定的导入性,学生在学习语言形式的基础上,通过系列任务的训练,学会自己进行推理和演绎,从而理解语言的功能,并在交际中进行真实的运用。
  3.任务的设计一般要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形成由初级任务到高级任务以及高级任务涵盖初级任务的循环,使教学阶梯式地螺旋上升。
  4.学生通过完成特定的交际任务来获得和积累相应的学习经验达到“做中学”的目的。
  
  小结
  
  总之,教师在设计和选择任务时,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设计不同任务。布置任务不是教师在自主学习中向学生发号施令、展示权威,也不应该给学生造成巨大压力;而是教师对学生自主性的充分尊重和有效引领。课堂活动的任务化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朝着既定的任务目标靠近,清晰的步骤指引和设计反映出外语教学目标与功能的转变,体现了外语教学从关注教材转变为关注学生,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从注重语言本身(结构、功能、系统)转移到注重语言习得与运用(认知、习得过程)的变革趋势,这与《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是完全一致的。
  
  参考文献:
  [1]Krashen,S. and Seliger,H. The Essential Contributions of Formal Instruction in Adult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TESOL Quarterly,1975 /9,173-83.
  [2]Ellis,Rod.Task-based Language and Teaching [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3]Breen,M. The Evaluation Cycle for Language Learning Tasks. In R.K. Johnson (ed.). The Second Language Curriculum [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4]Little D.Learner Autonomy:Definitions,Issues,and Problems [M] Dublin:Autnentik,1991.75-76.
  [5]袁昌衰.任务型学习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J].课程・教材・教法,2002,(7).
  [6]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7]王坦.合作学习的教学论启示[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
  [8]范烨.小组讨论的主题设计[J].外语界,2003,(3):37-40.
  [9]江庆心.论教师介入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J].外语界,2006,(2):10-14.
  [10]戚宏波.外语学习者自主意识分析[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2):156-15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58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