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阅读教学中如何细读文本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文本细读作为阅读教学中解读文本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对文本进行深入地研究和体悟,了解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给学生合适的时间空间进行阅读,为学生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加深学生对文字的理解。
  高质量地运用文本细读教学法,能够使学生融入积极向上的课堂环境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探索思考会对文本表达的感情有更深的理解,自身的感知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会得到提高,在此基础上学生还能将所学知识更好地运用到习作及日常生活中,提升实践应用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进行文本细读。
  一、通过朗读把握文章中心
  学生在进行阅读时,教师应为他们创设安静的环境,并要求学生做到口到心到,带领学生进入到文章描写的环境中,与文中人物同悲喜。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文辞质朴,情感真挚,适宜在朗读中体会,通过细读,学生能够走进朱自清的情感世界,感同身受地体会到他对父亲依依不舍的情感。在朗读时可分角色朗读或全班一起朗读,变化的阅读形式能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身临其境文章的环境中,与文中人物同哭笑。
  二、抓住关键词句细读文本
  文质兼美的文章通常着墨不多却凝练意赅,能将人物、風景、事物等传神刻画出来。学生想要深刻领悟文章蕴含的情感及表达的思想内容,就要在老师的带领下细细揣摩重点词句,领悟文本的精髓。
  《口技》中“京中有善口技者”的“善”即是全文的关键字眼,全文内容围绕善字展开。首先是开头和结尾两次交代道具的简单,表明口技不是靠其他器物发声,突出其技艺在“口”,从侧面表现了表演者技艺的不凡。其次,文章的主体部分正侧面结合,正面描写突出了口技艺人精心模拟的三个场景,侧面描写细腻地刻画了听众的心理变化过程,正侧面结合,突出了表演者技艺之“善”。
  三、关注人称变化,把握作者感情
  在阅读时,对人称的变化多加挖掘,会发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从而为理解主旨打下基础。《土地的誓言》中,人称的变化实际上是情感的变化的结果。文章开始用第三人称,是因为感情起初比较平稳,但随着作者情绪一步步的激动,作者就不满足于使用向第三者介绍的人称代词“她”了,于是抛开读者直接与自己所叙述的对象进行对话交流,对土地以“你”相称,情感显得更加直接而迫切,具有强烈的抒情效果。
  四、细读标点,感受作者情感
  文章情感的体现有多种形式,标点符号是其中的一种,标点符号的斟酌使用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汇集和体现。
  细读标点对课文的把握能起到很大的辅助作用,通常情况下,分号是用于复句内部并列分号之间的停顿,而《故乡》中,作者写道“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由此可看出,作者对自己居住多年的老屋留恋,但对故乡巨变成如今的样子十分失望。
  文本细读的策略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结合文本选择合适的策略,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品味语言,培养语感,领悟情感,深入探究,并鼓励学生运用课堂学到的方法多阅读课外书籍,这样才能提高语文成绩的全面丰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22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