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多文本阅读教师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阅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也是中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多文本阅读是一种开创性的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实践。这种创新型阅读课堂教学模式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学生的阅读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能促进中小学语文教学水平步入一个新台阶。
关键词:中小学;多文本阅读;教师教学;策略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是各学科的基础。语文学习是一个逐渐累积、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阅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多年来的教育实践也证明:良好的阅读能力在学生的智力发展上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学生的阅读技能直接影响到他掌握知识的技能。
1 多文本阅读概念阐述
多文本阅读也就是是群文阅读,是随着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改革逐渐兴起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实践,具有极大的突破性和创新性。具体是指任课教师在规定时间内指导学生完成一组多篇同主题或同类型的文章。换句话说,多文本阅读就是教师通过一定的方式把一组同一主题的文章组合在一起,引导学生自行阅读,总结文章观点,进而在教师的适当指导下完成阅读力和思考力的提升。在这种阅读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根据所选的一个或多个主题针对围绕该主题的不同的文章进行分篇阅读和集体构建,直至达成共识。在多文本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的是指导作用,而不是教授作用。因此,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多文本阅读时,要有目标意识即发展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要有创新意识和发展性思维,以点带面,真正显示多文本阅读的优势,发展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知识和智慧在这种教学互动中得到弥漫和扩张,师生人格和情感在这种教学互动中不断碰撞,实现师生的平等对话和沟通,促进师生达成互谅互解,师生实现共同成长。
2 多文本阅读课堂存在的问题
2.1教学目标设定简单
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只是教师主动教授,学生被动听讲,一堂课下来,学生们懂得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和主要意义,教师就算是完成了课堂任务。而多文本阅读课堂模式的创新优势突破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桎梏,让教师和学生角色换位,使学生由被动接收翻转为主动阅读,通过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从源头上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增加语文知识的累积,提高语文素养。而如果我们的多文本教学模式放弃创新的初衷,走回传统的老路,依然追求课堂阅读的“懂内容”,而没有进行求同求异的深入对比、分析、归纳、总结,便是换汤不换药,重归旧途,只是肤浅的用了“多文本阅读”这个名字,对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和锻炼缺乏实际的作用。这种操作模式弱化了多文本阅读教学模式的工具性,影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教学效果与预期目标相差甚远。
2.2学生的主动性不能充分发挥
多文本阅读模式中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教师只是起到指导和辅助作用,学生和教师的角色发生翻转,学生在课堂时间内集中精力阅读、思考、分析、比較,并在教室的指导下形成具有强烈自主性的观点和感受,逐渐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而现行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不能将这种以学生为本落到实处,依然占据了课堂教学的主导,以“老师教”为主,而不是以“学生读”为本。因此,多文本阅读也往往流于形式,不能充分发挥其价值和优势。
3 多文本阅读教师教学策略
3.1合理选文
多文本阅读的重点是文章选择,因此教师在进行多文本阅读教学时不仅要保证所选文章与教学目标保持一致,还需要结合每个学生特殊性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材,并保证所选择的每一组文章应该主题一致,主题之间具有相关性,不能存在毫无关联的断裂,以适合中小学生这个群体的智力发展水平和接受能力,也有利于在阅读过程中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不断加深其对文章的理解,提升对语言表达的领悟力。另外,选择了合适的文章之后,教师却不可以不闻不问完全交由学生个人来进行散养式学习,而是要遵照教学规律对小学生要阅读的对象进行合理的编排,使之呈现出一定的逻辑性。这样除了能培养学生的时间性和逻辑性,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之外,也便于教师去组织课堂教学,捋顺阅读的脉络。
3.2自主阅读
教师在多文本阅读教学中应该引导和辅助学生进行主体性阅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例如教师在教授教材中的课文《慈母情深》时,可以引导学生同时略读《地震中的父与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两篇文章,待学生将此三篇课文全部阅读完毕以后就这几篇文章的相同与不同之处进行比较。在多文本阅读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的这种指导应该避免一刀切,而应该根据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通过制定不同的策略,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进行指导性教学。比如,对于阅读能力较差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对于阅读能力相对较好的学生提一些深入的启发性的问题,开阔学生视野和思路。
3.3以点带面
多文本阅读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必须要寻找同属一组的多篇文章之间的关联点,并构建纽带,以点带面。比如同一主题阅读、同一类题材的文章阅读,同一种语言风格的文章阅读,同一写作方法的阅读等都是根据关联点进行的阅读选材。关联点将不同内容的多种文章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掌握同一主题文章的阅读方法,有利于学生把握阅读同一题材的文章时的特点和规律,有利于学生发现同一种语言风格的文章的艺术特点和魅力,有利于学习风格迥异的写作方法,强化学生对修辞手法和描写手法的自如运用。当然,这种多文本阅读的关联点并没有固定模式,教师可灵活选择以适应不同的教学目标。
3.4求同存异
多文本阅读内容丰富,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培养中小学生的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都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发展其语言思维能力和感悟能力。求同思维是在同一组不同文章具有的相同点的基础上进行拓宽性阅读,从单篇到多篇,从课内到课外,从零散课文到独立单元,在此过程中,学生的阅读思维得到拓展,对同一类型文章的把握更加深刻。求异思维追求对文章的深入了解。学生通过寻求不同文章之间异同点,更深入的品味阅读材料,以点带面。教师也要有效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点来延伸阅读,提升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4 小结
总之,教师要时刻牢记多文本教学课堂操作中教师与学生的主次关系,只有如此,多文本阅读实践才能永葆其生机和活力,获得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并成长为一套成熟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加学生的文学沉淀等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麻海娟.浅析群文阅读的价值及教学策略[J]. 新校园,2015(8)
[2]魏刚.群文阅读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语文教育与实践.2017(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39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