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练笔契机演绎习作精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在阅读教学中适时渗透习作指导,实现读与写的有机结合,既是提高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又是整个语文教学所追求的的理想境界。应依托文本,洞悉作者的创作意图,文章的构成,并结合文本的寫作方法,将读写有机整合,转化所影射的内涵,演变成学生笔下的文字,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课堂小练笔正是阅读与写作之间的纽带,学以致用,及时地捕捉更有利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比如仿写迁移,补白拓展等),真正内化文本所涵盖的知识,将会有事半功倍的功效,也定会水到渠成。
一、捕捉训练点,激发思维
课文有些地方写得简练、意犹未尽、含蓄……给孩子们留下发挥的空间,是学生创作的最佳契机,应适时捕捉,激发思维,发挥想象,把写得含蓄的地方、简练的地方、意犹未尽的地方补充具体,对这些有意识地进行拓展。以此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调控语言的能力。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我就想法设法激发他们的思维,可以结合以往的知识、生活的体验、学习的心得等等,再穿插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段,让语句变得生动、形象、优美。
例如:《微笑着承受一切》文中主要描述了我国女子体操跳马运动员桑兰在参加一次世界性的体育竞赛时意外地从马箱上摔了下来,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可她并未绝望,而是微笑着承受一切,敢于与命运挑战。教学时我发现课文结尾处有空白可补,及时利用这一训练点,引导学生写出作者隐含的内容,《微笑着承受一切》一文的结尾处就留给了学生很多遐想的空间,我设计了一个续写的小练笔:“你们想知道桑兰的近况吗?你们敬佩她吗?你们一定有许多的心里话想对她说吧?”同样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雪儿》一课中,我也设计了类似的练笔:“展开想象,写一段话描述‘我’和雪儿告别时的情景。”
这样的小练笔,最让学生喜闻乐见,有样可依,有话可写,既依据文本,又更好地挖掘其内在的内容,到达教学的流畅性,情感氛围的和谐性。这样无形中缩短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更好地让学生走进文本,融入情境,又很好地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充分体验创作的喜悦。
二、捕捉精彩处,创新思维
记得一位作家说过:“就像说话是从模仿开始的一样,习作也是从仿写开始的,而且习作仿写并不只限小学生,我们甚至可以说任何写作都是仿写,任何伟大作品的诞生都是仿写上的创新。我要说:没有仿写就没有写作。”实践证明也是如此,准确地捕捉文中精彩的地方,并降低坡度,巧妙创设语境,进行随堂练笔是很可行的。因此,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学生读与写的结合,以读为基础,在读中感知,在读中体味,以读促写,大胆创新。
例如:《荷花》一文第四自然段,作者叶圣陶先生在描写美景时这样写到:“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晨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学生在享受美文的同时,更感触作者的文笔技巧高超。于是在此基础上,我就让他们进行模仿片段练习:“试想池塘周围还有哪些小动物也会来凑热闹?见到这美景时它们会说些什么呢?”再如《庐山的云雾》一文的二、三自然段用了比较典型的总分写法,而且想象丰富,比喻精当。我设计了让学生仿写的练笔:“在你们的周围也一定有比较美的地方,你也想把它写下来吗?”比如你所在的校园、你的家乡……
当然在平时的训练时我做到针对性强,且可操作性,进行仿写,也就是给学生提供个写话的平台,捕捉文中精彩的地方,比如精彩的场面描写、精彩的语言描写、精彩的风景描写……这些精彩之处文中时常出现,最主要的是通过这些课堂小练笔,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文章语言的欣赏感悟,还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这很象是古人提倡的“煮书”法,书越“煮”才越有“味”,“煮”透了才能品出其中的滋味,何乐而不为呢。
三、捕捉拓展延伸,发散思维
苏教版《掌声》一文讲述了一个小女孩“英子”的故事,因为残疾变得性格内向,平时总是独来独往,不愿与同学交往,可一次意想不到的事情,得到大家认可的掌声,课文言语真挚,场景感人,在教学中我也发现孩子们学得很专心,很投入,也许是他们在小主人翁身上有所触动,也许是小主人翁的经历博得他们的同情,我瞬间捕捉住这一契机,向他们建议:“给英子写封信,告诉她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告诉她你心里最想说的话……”一下子打开了他们的话匣,纷纷写下了许多温暖的话语。
这时我发现平时班里课堂上极少发言的梁晚婷,她是这样写的:“英子,你好!我真的很佩服你的勇敢,要是我就不行了,每次上课当老师提问时,其实有时我是知道答案的,可是我就是怕说错了会丢脸,不敢举手。学习了你的故事,我要向你学习,勇敢点,自信点!”一石激起千层浪,触动他们的心弦,聆听到最真挚的声音,均化成生动的言语跳动出来,真正让“写”变成了自己真情流露的需求,自己表露的最佳渠道。
小练笔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最行之有效的一条捷径,形式多样,随时随处,因地制宜,为此我们要善于捕捉文本中有利的练笔时机,演绎习作的精彩,相信只要用心去做,精心设计,定会捕捉读写的最佳契合点,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课堂演绎精彩纷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13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