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学语文人文素质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分析了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学语文课程特点,阐述了大学语文在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功能,从大学语文课程性质、课程定位方面入手,提出大学语文的教学现状。结合笔者教学实际,从课程定位、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法、评价体系、课程结构、地域文化熏陶六个方面探索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学语文人文素质培养的培方法和路径。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 大学语文 人文素质培养
高职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高职院校主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适应,把培养面向服务、建设、生产、管理第一线的综合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职业道德素养高的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要求高职院校在今后发展时间内,对其办学思路及办学目标进行调整,向就业方向靠近,同时还要对学校在地方及区域发展中所处的位置进行准确定位,对所开设的课程体系、所应用的教学方式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等进行必要的改革,从而获得更高的就业率,体现更鲜明的办学特色,培养出更多高质量人才,以获得全社会的尊重和认可。因此,高职院校所开展的大学语文课程有别于本科教育,它必须与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相适应,在注重对学生进行专业素质的教育的同时还应注重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审美教育、人文教育等,从而使学生拥有更高的综合素养,与其将来的就业相适应。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把大学语文开设为高校必修课程的目的是使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及人文性特征得到充分的发挥,并且和当代自然与人文科学相互渗透的发展方向相适应,培养出更多综合素养高的高质量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下基础。
一、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学语文课程的特点
在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公共课程也必须充分与行业的市场需求相结合,具体来说就是将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训练与学生的职业需求训练相融合 ,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工具性与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有机融合,具有以下特点:[1]
1.实践性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要求以就业为导向,“学生+就业”的职业发展特点要求教师在具体“教 、学 、做”多元结合的教学改革理念下充分盘活课堂,一改往日教师与学生只分享知识的机械学习,而是让学生以职业能力为目标在具体的教学中真正实践语文课程听、说 、读 、写的训练 ,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突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即是语文课程人文性的完整体现,培养具有主观能动性可持续协调发展的未来综合应用型职业人才。[2]
2.开放性
高职语文课程必须突破传统单一学科的性质与功能,完成跨学科、跨专业知识与岗位技能的融合,实现学科的复合型转变。在高职培养模式下,始终秉承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通过与企业的对接合作实现围绕专业、岗位要求整合语文教学资源的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努力构建开放型课堂。这样的课堂把语文能力的培养、职业技能的锻炼融合在一起,让学生从中获得立体化、系统性的知识建构。在对学生能力考核上,取消传统的终结性考核评价方式。既要坚持学科内容,又要淡化“学科本位,在两者间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既服务学生的专业学习,又能促进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其根本目的及落脚点是以人为本,实现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职业性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语文课程也要充分彰显出岗位的职业性。具体表现在教改的真实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在真实性前提下实现实用性,在实用性中做到真实性。真实性体现在我们進行语文课程改革之前要深入明确不同专业、不同岗位对语文听、说 、读 、写能力的要求与职业标准,按照未来岗位需求设置教育教学内容,此内容的获得不是语文教师简单的、任意的渗透,而是在与企业、岗位负责人共同研讨下确定的教学内容,也就是语文课堂的演绎者是老师与学生,但课堂背后的设计者则是教师与具体岗位负责人员,这样的教学内容才是真实体现岗位需求的,才是能够提高学生职业竞争力的。实用性体现在语文教改不是虚的、空的,更不是凌驾于岗位、学生需求之上的,而是在充分考虑学生“受教育者”与“职场人”双重角色要求下进行的。既要针对学生又要面向市场,既要针对专业又要面向人的全面发展,学生在完成一个语文教学任务后,既能在听、说 、读 、写等方面有训练,又能在专业技能上有加强,最终实现综合职业素养的全面提高。[3]
二、大学语文在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功能
1.人文素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将学生培养成为有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技术技能人才,因此,在教学过程会过多地强调就业岗位技能的学习,而忽略了对他们的人文素质培育。他们误以为高职学生只需具备专业技能、知识,再掌握某些求职技巧便可,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通常人文素养较高的学生,其在面试求职、岗位工作及日后发展中表现得更为优异,人文素养的高低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职业技能的发挥。通过加强对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培育,可显著提升其职业技能,进而达到提升其就业竞争力的目的。[4]
2.人文素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指学生在工作过程中,针对职业的行为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道德观念。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而言,职业道德主要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给学生制定一个标准的行为准则,让学生在行为准则的限制之内进行工作和活动,有效的保证了学生工作的质量。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大学语文人文素质的培养,有利培养正确的职业道德,让学生能够在工作当中,对自身的职业有明确的认识,为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标准,从而在工作过程中做到精益求精,提高工作质量,更好的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5]
3.人文素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态度
职业态度是学生在选择一个岗位或职业时所持的态度,对于学生的择业、就业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首先要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念,在工作中一丝不苟,认真的对待工作,积极地解决工作中所存在的不足,提升学生的工作效果。一方面,能够让学生用更高昂的热情面对工作和困难,另一方面,还能够让学生更好地面对未来的生活,对于实现学生的个人价值,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大学语文的教学现状
1.浓厚的功利色彩
高职院校的教育过程中收“人文轻、专业重;素质轻,技术重”的影响,很多高职院校把短期内无法使学生受益,无法看到成效的公共课逐渐替代化和边缘化,甚至部分高职院校直接大学语文当做选修课听课或者直接取消。另一方面,在科技水平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背景下,企业所需要的人才越来越具有技能型和专业性。因此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苦于就业压力而不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他们认为大学语文并不能对他们在社会上立足和就业提供帮助,干脆直接放弃本门课程的学习。
2.模糊课程定位。
多年来,语文界在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问题上始终纠结于“人文性”与“工具性”之问。据彭书雄教授梳理,共有8种代表性观点,包括:工具性定位 ;人文性定位:“工具性、人文性与美育性”并重的课程定位:“人文性 、审美性、工具性、趣味性和新经典的课程定位;“文学教育”的定位;“高等”的定位;“人文教育的定位和“精神教化+能力拓展”的课程定位。但从宏观层面看 ,这些课程定位无外乎三类:“一是以强调应用能力为主的工具性定位 ;二是以人文素质 、人文精神培养为核心的人文性定位;三是以人文素质培养为主兼及语文能力拓展的人文性与实用性并举的课程定位。”这些模糊的定位,让高职院校无法弄明白开设高职语文课程的原因何在,在高职教育体系中占据什么位置,能给学生带来什么,能培养学生什么素质等,这些问题的导向,使得语文课程开设不规范,教与学存在明显的盲目性与随意性,就是在同一学校,不同的教师对课程的定位也不一致,大学语文教学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态势。高职大学语文作为人文学科也被高职院校忽视,使高职语文成为摆设,有些高职院校对其视而不见,语文课程流于形式或被淹没。
四、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学语文人文素质培养策略探索与实践
大学语文在对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学语文如何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是我们面对重要课题。本文以云南财经职业学院大学语文实践教学为例,对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如何提升人文素质做了一些探索,提出丁点改进措施。
1.准确定位语文课程定位。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申小龙先生曾提出,语文教育具有阐释性及人文性双重特征,在进行教育时,要充分发挥语文这两方面的特性,使学生能够通过语文的学习真正得到。因此,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定位为: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融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人文性、综合性、开放性于一体的公共文化素质基础课程。其教育目的不仅在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还在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职业素质、建构人文素养,使学生毕业后能满足工作岗位相关需求。
2.设置科学的教学内容
大学语文作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在创新人才培养中承担着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任,应该不断改革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为人才培养提供丰厚的人文土壤。我校针对财经类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实际,将课程设置为诗歌、散文、小说、影视戏剧文学4个板块。结合每周2课时的课程实际,选用具有代表性的《诗经·小雅·采薇》、《长恨歌》、《论语》五则、《绳子》、《哈姆雷特》等多篇文学经典对学生进行精细讲解,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了解文化的多样性与差异性,传承好中华优秀文化。
3.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教师尽量避免单一的讲授模式,将多种教学方法并用,多创造机会让学生分享个人经历、发表个人观点、分组讨论、辩论、演讲等教学方式。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不但使学生时时有新鲜感,愿意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而且驱除了枯燥的学习心理负担,使课堂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如学习诗歌《长恨歌》时,可将《泰坦尼克号》引入,对比中西爱情文化差异,请学生结合自己或身边的實例,谈谈对爱情的认识。从《论语》中学习安身立民的人生智慧,从《绳子》学会慎言慎行,从《哈姆雷特》中掌握人物矛盾心理,学会排解自身的困惑。这样既可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也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4.创建出多维的教学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方式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的一个重要因素,重心应从期末统一的试卷考核向整个教学过程倾斜,如学生的课堂活跃程度、参与程度、协作程度、
知行合一程度等。我校的课程学习评价大多由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组成,前者约 占40% ,后者约占 60% 。试卷考核的不足之处体现在评价方式上轻视学生平时创造性表现、评价内容上缺失口语表达和语文实践能力、应用能力等,出现了评价结果上考试分数与学生实际素质不一致等。然而大学语文人文素质培养功能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社会等方面的实现程度与有效表现,在实践过程中,要将学生的实现程度和有效表现引入评价确实是有所困难,一定程度上已超出课程所能承受的范围,但总要采取开放的态度来对待大学语文的人文培养,体现其开放性。
5.课程结构调整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除对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人文素质的引导和熏陶,还要不断构建课外自修体系。把学生课外阅读纳入培养计划,为学生指定一定的经典书目,确定完成时间表,通过一定方式检测,赋予学分。比如,广泛开展的晨读、传统文化讲堂等活动,扩充学生人文素质学习的方式,有效增强了学生人文精神,让学生成为有一定人人文素养和职业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
6.加强地域文化熏陶
以云南为例,云南有着悠久而丰富的人文遗迹、人文历史和人文精神,比如孙髯翁的《大观楼长联》,汪曾祺的《翠湖心影》,于坚的《尚义街六号》都是最好的实例。在讲解时,引导学生了解本土文化,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涉及到的宗教、哲学、历史等内容,建议学生课堂内容与实践考察结合起来,更好地理解、体会作家作品的思想观念与文化传承。
参考文献
[1]黄文著.大学语文教学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9(04):68-71.
[2]李军.高职“大学语文”教改新模式探索与实践——基于人文实践教育维度的总体构架[J].职教通讯,2017(27):57-61.
[3]刘仕婉.基于人文素质能力培养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究[J].长江丛刊,2017(21):238.
[4]杨菲.从人文素质培养角度看大学语文课程建构[J].语文建设,2016(30):7-8.
[5]周晓音.地方文化视域下的高职院校语文教学改革[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16,16(04):104-108.
作者简介
方爱莲(1978.05—),女,汉族,云南富源人,硕士学历,云南财经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语文学科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14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