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管理理论及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运用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开展目标管理理论的应用效果。方法 把2016年4月—2017年3月时段该院未实施目标管理理论的54名临床护理人员作为参照组,把2017年4月—2018年5月时段该院实施目标管理理论的54名临床护理人员作为研究组。对比分析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目标管理理论开展前后取得的效果情况。结果 研究组护士长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思路、沟通能力和科教能力等综合素质情况,以及操作成绩、理论成绩等情况,均优于参照组(P<0.05);参照组的基础护理和规范书写、服务规范和护理记录正确及技术操作规范等护理质量情况均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 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目标管理理论的实施既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护理质量情况,而且对护理人员操作技能、理论成绩的提升同样也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护理管理;目标管理;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2(c)-0081-02
据WHO表明,护理管理是通过对护理人员潜能的利用,并对其他护理活动各环节和设备、人员和环境等系统应用安排,以对人们健康水平提升的过程。就护理管理而言,质量是其生命线,如何把护理管理工作做好,是临床护理人员需要思考认知的主要问题[1]。目标管理理论属于一种参与管理形式,自我控制是开展此理论的重点强调内容,其目标为效益。其质量的高低在临床护理管理中不但关系着病患的生命健康,而且对医院良好形象的塑造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2]。故该研究以2016年4月—2018年5月为研究时段,比较目标管理理论开展前后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把2016年4月—2017年3月时段该院未实施目标管理理论的54名临床护理人员作为参照组,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2~50(38.6±2.2)岁,工龄2~12(5.3±1.6)年;学历:4名本科,31名大专,19名中专。把2017年4月—2018年5时段该院实施目标管理理论的54名临床护理人员作为研究组,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3~51(39.5±2.3)岁;工龄2~12(5.4±1.5)年;5名本科,32名大专,17名中专。把护理人员的基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数据可比较。
1.2 方法
1.2.1 科室目標制定 结合医院发展目标,护理部可依照不同科室的资源配置、护理要求和专业特点等,总结工作期间的护理问题,制定科室工作总目标合理。
1.2.2 个人目标的制定 组织开展科室护理人员会议,对科室总目标讨论并传达,对总目标细化分解,结合科室护理人员年资的特点及结构,对个人所长充分利用,保证达到每名护理人员的要求,以及负责的目标,使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有所提升。
1.2.3 护理质量考核小组的组建 护理部应定期考核科室和护士长工作,并不定期或定期对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基础护理和技术操作等进行考核,依照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考核结果,对相应措施合理制定并及时纠正,定期检查监督。每周组织组织会议,护理人员应在例会上自查自身目标完成情况。
1.2.4 管理激励 根据考核结果,分析统计每个阶段,对护理人员工作业绩获取,通过与护理人员业绩情况相结合,对目标管理激励进行开展:①精神鼓励:通过结合护理人员的受教育程度、自身家庭情况等,给予护理人员相应的帮助,尤其是一些护理技能相对较差、性格内向和缺乏工作经验的护理人员,做到主动和护理人员沟通对话,使其在集体中能更好融入,而且对于工作表现良好的护理人员可给予深造机会。②物质激励:根据护理人员自身级别情况,对其工作量和成绩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并与评定结果相结合给予其发放相应的奖金,或者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进而有助于护理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的提升。
1.3 观察指标
比较观察目标管理理论开展前后护士长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思路、沟通能力和科教能力等综合素质情况;比较观察目标管理理论开展前后护理人员操作成绩、理论成绩;比较观察目标管理理论开展前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情况。
1.4 统计方法
把SPSS 23.0统计学软件作为数据统计分析,应用(x±s)表示计量数据,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护士长综合素质
参照组护士长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思路、沟通能力和科教能力等综合素质情况均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见表1。
2.2 对比护理人员操作成绩、理论成绩
研究组的操作成绩、理论成绩情况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2。
2.3 对比护理质量情况
研究组的基础护理和规范书写、服务规范和护理记录正确及技术操作规范等护理质量情况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3。
3 讨论
目标管理是一种具有自我控制、民主和参与的管理制度,其是依照的使命对组织确定的总目标,通过对分目标与上下级责任的制定,把这些目标看作评估奖励及组织经营的标准。各个部门都有独特的目标,每个个体责任明确,人人有其责,通过有效结合总体目标与个体目标,做到目标体系更具利、权和责分明特点。
在护理管理中,护理质量可作为生命线。护理质量主要包括护理服务规范和业务考核、护理文件书写规范和护理记录正确与否、基础护理和技术操作规范等。目标管理其实就是结合科室护理人员的岗位、职称,以及科室工作特点,保证培训、管理工作的开展更具有针对性。尤其是要对新工作护理人员的培训加以重视,对其进行安全意识培养和护理经验传授[3]。在科室管理期间做到授权及时,使每个护士的积极性及潜能充分发挥,不仅能将医护人员对管理目标的认可予以提升,而且还能使管理对象发展需求得到满足。管理人员对自身成绩的控制是开展目标管理的最大优势,这种自我控制能成为强烈的动力,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发挥,将本职工作努力做好[4]。
除此之外,相应考核制度的开展也尤为重要。通过对不同激励方式的借助,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保证奖罚制度的开展在护理管理中有理有据。该研究以2016年4月—2018年5月为研究时段,通过比较目标管理理论实施前后54名临床护理人员的操作成绩、理论成绩,护理质量情况,以及护士长的综合素质等情况,从上述研究结果中可知,将目标管理用于临床护理管理中,既能使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护理质量提升,还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实践操作、理论表述等情况,能有效缓解护患关系,提高患者临床配合度[5]。但需要注意的是,目标管理理论的开展,临床应对以下几方面加以注意:①医护人员可通过不断学习将自身水平提升,同时还要做到对各种现代化护理技术与方式熟练应用,对各环节的掌控加以注意,将科室各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协调好,保证工作氛围具有积极向上特点,由此达到目标。②目标的制定尽量做到明确性,而且还要保证目标具有一定的弹性。
综上所述,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目标管理理论的实施既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护理质量情况,而且对护理人员操作技能、理论成绩的提升同样也具有促进作用,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韩西兰.目标管理理论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19):136-138.
[2] 樊霞.目标化管理理念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6):214-216.
[3] 冉星光.临床护理管理中目标管理理论的应用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15):96-97.
[4] 文冲,林莉莉,梅丽,等.某医院护理论文实施目标管理的效果[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6,23(11):1041-1044.
[5] 胡凌燕,张之娟,王芙蓉.目标管理理论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对护理人员绩效管理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21):253-25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658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