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预设与生成共精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课堂不再是“教案”的演练场,而成为学生探索、合作、活动的园地。教师精心的预设是一节课达成目标、提高效率的基础,学生多姿多彩的生成,又是课堂上不断闪烁的亮点。以下两个片段,使笔者对预设与生成有了进一步的思考。
片断一:教学加法的简便计算
教师在教学了加法的运算定律后,出示算式452+98让学生进行简便计算。
生1:452+98=452+100-2=552-2=550。
師:他做得对吗?
生(齐答):对!
师:非常好,真棒!
生2:我还有别的方法:452+98=450+(98+2)=450+100=550。
生3:还可以这样做:452+98=452+90+8=542+8=550。
师:你们的方法也对,同学们比一比,哪种方法更好呢?
生齐答:第一种方法最好!
师:对!
……
反思:学生提出的三种方法用不同的思路对这道题进行了简便计算,每种方法都能有效简便地解决问题,三种方法都很好,为什么只有第一种方法才是最好的呢?也许因为它与教师教案中的预设最为接近吧。教师过分地受制于教案,把教学中的每一个步骤都设想得很周到,甚至把每一句话都写下来记熟,生怕学生说出与教案不符的答案,影响下一步的教学设计,所以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是一带而过,就是故意回避,忽视了学生是一个个独立的有思考能力的个体,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可见过多的预设不但不能提高课堂效率,反而会成为束缚学生思维的枷锁。适当的时候,放弃预设或许会是另一片崭新的天地。
片断二:教学角的认识
教师首先用多媒体展示情境:红、绿两辆汽车在平地比赛,速度相同;红、绿两辆汽车进行爬坡比赛,红汽车爬坡度小的山坡,很快到达顶端;绿汽车爬坡度大的山坡,速度很慢,很吃力。
师:为什么红汽车比绿汽车爬坡快?
生1:因为红汽车汽油足,绿汽车的汽油不多了。
生2:绿汽车驾驶员的技术不好。
生3:如果换成一辆奔驰车,一定能上去。
……
反思:发生这种情况,是因为教师的预设不足。课堂实践与教师的预设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学生把关注的重点完全放在汽车上,而对造成比赛结果差异的本质原因——“坡度”视而不见。从而使教师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影响了教学的正常进行。可见精心的预设是生成的前提,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站在学生的角度解读课本,把握教材的核心,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生成更为理性,而不致于偏离主题。
现在的学生往往不再是教师教什么就听什么,他们有自己的个性和思考,甚至会出现与教师预设相反的想法。出现这一情况,是一味地把学生往预设的轨道上赶,还是顺着学生的思维方向深度挖掘,是对一位教师的理念与智慧的考验。牵着学生走,无疑置学生的思考于不顾;跟着学生走,又可能会打乱教师的教学设计,冲击教师的预设价值。但是,“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所有的知识只有通过学生的思考和创造才能纳入其认知结构中”。所以,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和学生一起去研究、探索和发现。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有所收获,得到发展。
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笔者的教学预设了三个层次:第一,列举3的倍数,观察数的特征;第二,发现规律;第三,总结规律并运用。但是课堂上由于受到上节课“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的影响,有的学生提出看个位数,有的学生认为“各个位上的数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还有一位学生直接说出“各个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结论一下被揭示出来了。面对这一情况 ,我果断地放弃自己的预设 ,主动让学生到讲台前讲一讲,通过质疑和交流,让学生来验证自己的想法。这节课学生们思维活跃,积极投入,效果很好。
课堂教学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它表现出学生不同的思维,不同的能力,个性的差异。在不同的课堂上,即使教师作了相同的预设,也会出现截然不同的效果。课前的细节化预设越多,学生的自由空间也就越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机械地执行预设方案,而应该以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为出发点,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允许差异性的存在,让预设成为创造与开发的过程,让生成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课堂上教师的预设为整节课指明了方向,但学生的“节外生枝”才构成了课堂上的精彩与成功。
预设和生成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表现。有了精心的预设,教师就能捕捉和利用好促进学生动态生成的课堂资源,并能及时处理好学生的不当回应,提高课堂效率,才会为生成的多样化、深层次提供广阔的舞台。而灵活、开放的动态生成,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惊喜!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小学三水校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749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