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人文关怀视角下中学学校管理模式创新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中学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来源于教师对学生的有效教导,更重要的则是学生自身的努力。虽然中学教学成绩斐然,但中学的学校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这不仅是对直接实施教学工作的教师所提出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对校长以及其他领导骨干所做的要求。文关怀在各类管理中的重要意义又渐为人所重视。在当前的中学管理中,制度管理也占了统治地位,因此本文试探讨其在管理中应用的必要性与有效性。
  关键词:中学 学习管理 模式 人文关怀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制度化管理日益深入人心,但同时也渐显其刚性约束的缺陷。人文关怀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又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同,应用十分广泛。中学的管理也日益要求摒弃原来近于“一刀切”的刚性制度化管理方式,将人文关怀融入到中学管理中。让广大师生在工作、学习中感受到管理中的温暖,激发工作热情和学习兴趣,发挥在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发展中主观能动作用,提高管理的实际效果[1]。
  一、满足教师的发展需求
  学校以制度管人虽然摆脱了人情关系的不良影响,但却忽视了被管理者作为人的特殊性,当人性被制度所践踏时,管理将事倍功半,反之,被管理者的人性一旦被关注,需求得以满足,则能动作用将会被激发,管理可能事半功倍。所以中学的管理层需从多方入手,我们应该尽力满足教师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合理要求。提高服务意识,引导教师更好地了解自己,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进一步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给教师更多的机会和条件,尽可能提高教师的学历和科研工作水平,制定相应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激励制度,鼓励教师努力适应本专业的需要。发展和提高他们的生活价值。我们要更加重视与教师生存和生活有关的问题,更加重视教师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解决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增强管理工作的灵活性,帮助教师更好地处理问题[2]。不违反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教师应被视为学校的主人,真诚地为学校服务,重视教师的发展、精神和情感方面的需要。这种人文关怀一旦发挥作用,将大大提升教师的工作成效,真正实现向管理要效益的目的。
  二、情性管理,刚中有柔,提升队伍战斗力
  管理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社会活动,而中学管理则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社会活动。中学管理的对象是个人。在中学管理体制中,人是核心,其他管理要素都是为了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管理者的工作。在中学管理中,如果我们只希望通过严格的管理和严格的组织来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而忽视人文关怀,往往得不到更好的管理效果。因此,在制定学校管理的相关工作内容时,中学管理需要采取刚柔相济的策略,更好地体现工作中的人文关怀,以达到更好的管理效果。要进一步系统推进管理体制的人性化改革,以规章制度的形式树立人文关怀的管理理念,做到张弛结合,高效管理。学校的剛性制度如能注入人文特性,则能让教师得到更多尊重,学生得到更多关爱,教育得到更广泛的关注,有利于各项事业的发展。
  三、践行科学管理,注重以人为本
  由此相见,当前教学管理模式中,教师处在一个有利的地带,但教师仍有其约束,其可以灵活使用各种教学方式,轻松自如。但需要有一切遵守学校管理制度为前提,任何违反学校规定的行为都不可取,在这样一个前提中,我们再来研究如何科学有效的管理校园。在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提前安排各自的职能,而不是在没有责任人的情况下等待问题的出现。在这种管理的前提下,也要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因此,学校的合理安排工作,各岗位各司其职。学校应实行“责任到人”,最大限度地规避不必要的事故发生,加强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和关注。
  除了这些外部条件和硬指标外,最重要的是教学系统管理。学校可以让教师在一个学期内为自己设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并以此为前提组织教学活动。教学目标的设定不应超过教师目前的能力水平,而应使教师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高低调整自己的身高。
  四、以人为本,关注个性,提高学生管理成效
  如今,学生越来越追求个性,但传统的教育习惯于通过单一的系统控制,把大量的学生培养成学习机器,使学生最终“同质化”,将来进入社会后就不会有自己独特的素质和个性。因此,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学校在管理中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更为关注[3]。首先,教师要熟悉每个学生的差异,因地制宜,从每个学生的不同角度找出他们的优缺点,注意他们内心世界的变化,而不是把成人的感受和经历强加给学生。其次,并非所有学生的学业成绩都是优秀的,因此教师应善于发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能力得到最大的发展。最后,我们不仅要根据学生的成绩对他们的成绩进行分类,还要从各个方面对他们进行考虑,并从多方面对他们进行衡量。只有这样,学生才不会产生太大的心理压力,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结语
  人文关怀在中学管理中的应用十分必要。人文关怀可以将理性的学校规章制度和感性的师生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工作、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创造力。它能使大量原本枯燥乏味的“规定动作”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改进,更能发挥其制约行为和推动工作的作用,让广大师生愿意接受管理,主动接受管理,甚至成为隐性的学校管理者,有力推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莫月光.人文关怀在初中学校管理中的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4(18):108-109.
  [2]吴志发.人文关怀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21):147-148.
  [3]柯明欣.探究人文关怀下的中学学校管理新模式[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11):5-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914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