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文本细读,别在盲目中走向无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所谓文本解读是指在保障文本解读基本前提和目标下,适度强化文本的深度解读,这已经成为基本认知,为此,很多教师好像领取了尚方宝剑,文本解读一味求深,导致课堂教学失去应有的根基,无法与学生的认知形成有效对话。本文提出要融入单元编排体系,契合编者意图;深入文本表达细节,尊重作者初衷;凸显文本教学价值,契合学生认知。
  【关键词】?编者意图;作者初衷;学生认知;文本细读
  所谓文本解读,是指在保障文本解读基本前提和目标下,适度强化文本的深度解读,这已经成为基本认知,为此,很多教师好像领取了尚方宝剑,文本解读一味求深,导致课堂教学失去应有的根基,无法与学生的认知形成有效对话。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是宋代著名诗人苏轼在杭州任职期间描写的一首诗,主要展现了夏日杭州西湖暴雨的场景,夏雨来势凶猛的特点。在教学这首诗中,一位老师设置了以下教学板块,从中不难窥探出该教师对这首诗的解读体悟。首先,拓展四首描写夏天暴雨的古诗,初步感知夏雨的基本特性——这一板块可以看出作者将这首诗定于为描写夏雨景色的诗篇;其次,紧扣四句诗中“云”“雨”“风”“水”等不同景象来想象画面——教师将诗歌中每一句话视为一个画面,将描写夏雨景色落实在四个不同维度和典型画面上,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再次,教师拓展补充了苏轼的生平资料,并对当时创作这首诗时的处境和内心状态进行了拓展,将夏雨来势凶猛又去得快的特点与苏轼在政治上的经历进行勾连,深入理解“望湖楼下水如天”所形成的丰富内涵——这样的教学明显可以看出,作者已经不是将这首诗看成是一篇纯粹的写景诗篇,而是融入了生平经历,将其作为自己人生志向的表述之作。
  从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对于前三个板块的教学,能够较为轻松地接受,但对于第三板块的解读就显得较为生涩,难以与教师形成有效的信息交流,更多的是停留在机械聆听和被动接受的局面中。
  【问题诊断】很多时候,尤其是在公开课的教学中,教师为了展现自己深厚的解读能力和与众不同的解读思维,就会在文本深度上做文章,甚至已经将“读人之不能读”作为教学的必备标准。于是乎,我们看到很多教師的解读已经完全背离了编者选择这篇文本的初衷,也违背了作者创作的原始用意,更与学生内在得知意趣背道而驰。这就使得教师的文本细读完全为了教师展现、炫耀自己的资源,而没有真正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服务。
  【应对策略】现在可以明确的观点是文本应该细读,如果一味肤浅地阅读,学生的收获必然有限,思维的发展也难以达成应有的高度。文本细读究竟要落到怎样的程度呢?笔者以为必须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一、融入单元编排体系,契合编者意图
  一篇文本蕴藏的教学价值非常丰富,所展现出来的主题内涵也非常深刻,一旦被编入教材,与其他课文一起构建出一个主题鲜明的单元,这就意味着教师在遴选价值点时就不能随心所欲,而必须要从单元整体的视角进行关照,在精准洞察和揣摩编者意图的基础上,进行文本的深入解读,就能深刻地把握教材的课程价值。
  比如这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编者将其与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编排在一起,大家不难发现这两首诗都是以描写杭州西湖的景色为主要内容,但由于描写的着力点不同,诗人所采用的方法也是完全不同的。从这个角度来看,编者之所以会选择这两首诗,主要在于它们描写的内容相同,但展现出来的创作方法却完全不同,为学生辨析、统整写作方法提供了参考对象。
  从这个角度来看,该教师前三个板块解读是非常成功而有效的,而最后的经历拓展虽然是客观事实的,但与这首诗在这个单元中的教学定位是不相符合的,文本细读就超越原本应该承受的程度。
  二、深入文本表达细节,尊重作者初衷
  语文教材中文本细读板块是教学之前进行教学设计的重要基础,没有精准的文本解读,所形成的教学设计往往会停留在原始性层面上。在强调并落实文本细读理念时,很多教师无视教学的实际情况,将文本细读异化成为文本偏读、文本误读。因此,文本细读必须要尊重作者原本的创作初衷,任何违背作者原始用意的解读必然是错误的。
  比如著名散文家吴伯箫先生的《早》一文,不仅以移步换景的顺序展现了游览的收获,同时会运用后园中的这株腊梅来映衬鲁迅先生的品格,利用借物喻人的手法取得了较好的表达效果。因此,不少教师在解读这篇散文时已经不再局限在游记散文的格局之中,而是将散文中主题定位于鼓励人们能够以更大的责任心来关注自己对社会应该承担起的职责。正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补充原文就可以看出,吴伯箫在这篇文章的论述中就广泛地涉及这样的内容,教师的文本深读就与作者创作的初衷如出一辙。
  三、凸显文本教学价值,契合学生认知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对象,更是主体,文本深读的标准就需要从学生内在的认知实际出发,巧妙地尊重学生现有的认知能力。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说过:“学生一读就懂的不讲,学生凭借自己的能力能够揣摩懂的不讲,讲了之后学生还是不懂的不讲。”因此,文本细读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始终围绕着自身的认知展开,而需要从学生的认知出发,解读出来的内容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成为学生进行学习的资源,有效地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生长的,这样的文本细读才是有价值的。
  文本细读考量的不仅仅是教师对文本的解构能力,还考验着教师对教材编排意识的解构素养以及对儿童基本学情的把握。只有从这三个方面入手,文本解读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963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