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大灌区东南、西北片土地资源利用及实施常规节水灌溉工程效益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甘肃省政府着眼于提高引大工程综合效益,充分利用灌区现有的水土资源和节水改造项目,通过挖潜改造,深化机制体制改革,加快供水结构调整,全力配合支持好兰州新区的开发建设。目前,引大入秦工程改革发展正处在攻坚破难的关键阶段,工程水费收益难以保证工程的良性运行,如何使引大入秦工程实现跨越式发展仍然是各級领导和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基于此,本文围绕引大灌区东南、西北片如何充分利用灌区土地资源及实施节水灌溉工程的效益进行探讨。
关键词:引大入秦工程;土地资源;节水灌溉;效益
一、引大工程灌区东南、西北片资源特性
(一)灌区东南部
引大入秦工程东南部,属兰州新区、皋兰境内,涉及中川、树屏、西岔、水阜和中心5个乡镇,地势平坦,相对连片,土层较厚。该地区海拔高度1 800~1 900 m,日照丰富,降水量320 mm,蒸发量1 880 mm,气候干旱,地下水资源贫乏。该地区土壤以黄绵土、红土、灰钙土为主,pH值均在8以上,偏碱性,耕地肥力低,总趋向是缺磷少氮。
就灌区东南部土地利用情况来看,水资源严重不足,种植结构不合理,土壤肥力衰退,土地治理速度缓慢,限制了土地开发利用,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土地水地旱作或弃耕。西电和大砂沟有条件的一部分黄河提灌区,群众自愿用清洁廉价的引大水源解决人畜饮水困难并实现灌溉,大部分村社群众等待盼望天堂圣水。灌区东南片近0.1万hm2耕地不能满足灌溉需求,主要制约因素还是引大东一干11支渠及3、4分支输水能力有限,不能按期足额保证给下游用水户供水。根据灌区存在的这些问题,只有力争增加水利工程建设投资,开发耕地资源持续利用,着力分析解决造成这种局面影响引大改革发展的各种矛盾、困难和问题,优化供水结构,方可促使引大工程尽早步入良性运行的轨道。
(二)灌区西北部
灌区西北部砂梁地形“漏砂地”面积分布较多,海拔高程2 150~2 250 m,属永登县和新区秦川镇。根据灌区剩余土地面积调查,主要位于引大东二干电灌渠1~3支渠前段,土层普遍较薄(20~30 cm),地形地质条件差、发展难度大的面积约有0.2万hm2,影响节灌工程的实施和引大工程效益的发挥。
二、引大工程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及经济评价
引大主灌区地下水资源极其贫乏,单井出水量都在100 m3/d以下,且水质差,一般不能利用。引大工程建成后,在黄河上游形成了一个稳产高产的粮食基地,对本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兰州新区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同时,随着灌区的全面发展,将在兰州市北部形成一条绿色屏障,对改善兰州市的小气候和环境污染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引大工程建成十多年来发挥了巨大效益,灌区群众生活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变。但一些先进的农业节水和现代化的管理措施尚未得到大面积推广,大部分支、斗、农渠现状较差,渠道水利用系数低,灌水定额偏大,而且这部分耗资又会加重农民的负担。因此,加强水资源管理,协调灌区水资源利用与治理之间的关系,推行节水灌溉技术,仍然是引大工程能否充分发挥效益的关键。
一是要节约用水,树立群众节水观念意识,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要把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降低灌溉成本、大幅度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扩大农田有效面积的革命性措施来抓。灌区农业节水应包括灌溉工程节水、灌溉技术节水及农业措施节水3个方面。灌溉工程节水就是要及时维修输水渠道,减少渠道渗漏损失。目前,灌区大水漫灌现象还比较普遍,要引导农民隔小畦块,促使灌区农业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化转变,力争灌区水资源能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
二是推行水资源产业化管理,树立水资源产业观。水是不可再生资源,是一种资产。这就要求灌区应转变水资源产业经济运行机制,引大工程彻底解决了灌区贫困、干旱缺水的面貌,但要使其发挥更大的效益,就必须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良性循环发展。灌区群众和水管部门能否以市场为向导,多方面利用水资源,做好做活水文章,靠土生金,依水转钱,实现双赢格局,是发挥引大工程效益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引大灌区生存和发展的唯一途径[1]。
三是协调政府有关部门解决好灌区部门利益和群众利益冲突的问题。也就是,引大优质廉价水源,用水户群众渴望期盼已久。而西电和大沙沟管理部门为了维护各自利益,对引大水源灌溉面积仍对群众按667 m2收取基本水费,因为部分沟岔耕地仍靠西电和大沙沟提灌工程灌溉,引大水自流难以灌溉,使群众处于两难境地。
四是配合地方政府在灌区利用现有砂坑改建和修建蓄水塘坝,增加调蓄能力,改善季节性供需水矛盾,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效农业、设施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努力使灌区群众经济有更大发展,进一步提高水管单位效益。
五是西北片约0.2万hm2土地资源可以分片规划实施覆土造地,小机组砂田喷灌。由于本地村民人均标准0.17 hm2耕地已划拨,这部分土地改造667 m2平均投资高,效益偏低,移民不愿接受,建议统一开发或建设防风林网。
三、灌区实施节水灌溉工程效益分析
引大入秦工程节水灌溉工程667 m2平均投资构成如表1所示。
(一)社会效益
节水灌溉工程的实施,改进和完善了引大灌区灌溉渠道系统,改变了灌区局部落后面貌,减轻了农民负担,从根本上解决了灌区群众灌水困难的问题,增强了灌区群众特别是5.6万灌区移民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心,为灌区建设步入良性循环奠定了基础。
(二)经济效益
根据表2中数据推算,实施667 m2节灌面积每年可获得37.5元的效益。平均每完成1 km渠道衬砌每年就可创造约1.1万元收益。由此可以看出引大灌区实施节水灌溉工程的重要性。
(三)生态效益
引大灌区节灌工程实施中,进一步加强了渠道及道路沿线林带的规划整修工作,注重防风林带和田间林网的建设,充分发挥林草植被防风减灾的优势。随着灌区林网的逐步建成,灌区盆地局部小气候已得到很大的改善,生态效益初步显现,成为兰州新区及兰州市区一道绿色天然屏障[2]。
四、结语
开发引大灌区综合效益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多措并举,只有尊重客观规律,及时掌握动态信息,强力推进引大改革发展。随着兰州新区建设和快速发展,灌区供水结构将得到进一步优化,灌区闲置撂荒土地充分将得到开发利用,节水灌溉工程的进一步实施一定能使引大入秦这一伟大工程发挥出最大化效益。
参考文献:
[1]姚进忠,牛最荣,黄维东.引大入秦工程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J].干旱区地理,2005(3):295-298.
[2]刘汉兵.试论引大入秦灌区可持续发展[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05(3):211-2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45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