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小学生传统文化意识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中国传统音乐是指中国人运用本民族固有方法、采取本民族固有形式创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我们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更要不断地把它发扬光大,从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上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使它具有历史性的同时更具有时代性。
  关键词:传统文化 音乐教学 传承意识 方法策略
  一、传统文化的教学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种新的媒体占据了人们的生活,人们通过媒体传播开阔了视野,了解了世界。外来文化冲击着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少年更是被新鲜刺激的外来文化所吸引。在音乐课堂上,我们看到学生们对教材中的传统音乐文化不感兴趣,他们喜欢流行音乐,对“超级女声”“歌坛新秀”兴趣浓厚,致使我们成长起来的青少年一代追星族越来越多,而民族音乐爱好者却越来越少。戏曲、民歌、民族乐器这些祖国的传统音乐文化,学生们不感兴趣,很少人愿意主动去了解学习。我们的祖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祖先留给了我们宝贵的文化财富,我们应好好的去珍惜。因此,作为新时代的音乐教师,我们有责任引导学生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帮助学生树立传承精神。
  二、通过有效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将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引進课堂,将戏曲音乐、民族音乐、民族乐器等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有机渗透在音乐教学和学科实践活动中,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感受到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自觉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1.立足音乐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感知传统音乐文化的内涵
  在很多时候,学生们不喜欢传统音乐文化,其原因是他们对传统音乐文化不了解,如:很少有学生知道民族乐器,会演奏的就更少了,对戏曲、民族音乐知识更是缺乏认识,不了解又怎么会喜欢呢?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将戏曲、民歌、民族乐器引入了课堂,并将其有效融合到音乐教材中,引导学生逐步学习了解,培养学生的兴趣。例如:我校将巴乌引入了音乐课堂,学生人手一把巴乌,开展全校性的民族乐器进课堂活动。巴乌进入课堂后,博得了学生们对学习传统音乐的浓厚兴趣。大大提高了学生整体的艺术素质,培养了学生自信演奏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优化了音乐课堂教学,在开设之初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在“巴乌”不仅受到了学生们的喜爱,还真正走到了学生们身边,成为了他们的好朋友。
  戏曲、民歌是音乐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在教材中每个年段都会有一个单元是介绍戏曲、民歌的相关知识。学生们刚开始学习是不感兴趣的,因为他们觉得民歌尤其是戏曲太难、太枯燥了,根本听不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了解作品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情感。在学习京剧《甘洒热血写春秋》时,教师首先向学生讲述了《智取威虎山》的故事,然后介绍了杨子荣人物特点。在学生了解了音乐作品内涵后,教师设置各种情景引导学生学习演唱,并且将京剧的行当和表现形式也渗透到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表演。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学生逐步加深了对剧中人物形象的理解,而且能够自信的演唱表现。学生们感到其实传统音乐离我们并不遥远,在传统音乐中有很多历史故事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传统音乐文化中所传扬的民族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
  2.开展社团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传统音乐文化的丰富多彩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针对全体学生进行传统音乐文化普及教学,那么对于一些有兴趣进一步学习和表现的学生,我们可以成立音乐社团,培养学生学习传统音乐文化的兴趣。目前有很多学校已经成立了不同的音乐社团,如合唱团、舞蹈团、民乐团等,这些社团定期活动,活动内容有:民族乐器、民族舞蹈、民歌合唱教学等。音乐教师根据本学校学生特长定期挑选队员参加训练,社团队员平时在学校里练兵,学习表演民族乐曲,同时每年都会参加各种学习成果汇报演出。学生在唱民歌、奏民乐、跳民舞的学习过程中深入了解了民族民间音乐,开拓了音乐视野。学生们学在其中,乐在其中,在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中提高了音乐素养,激发了爱国主义热情,培养了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
  3.举办校园艺术节,让学生在舞台上尽情享受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
  音乐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感受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可以通过举办校园艺术节,给学生创造充分展示的舞台,师生共同品味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如:民歌、戏曲的演唱,民族乐器的演奏,民族歌舞的表演,在这个舞台上有班级整体的表演,有学校音乐社团的成果汇报,也有具备一定表演特长,在各自班级、年级里起着骨干带头作用的特长生表演。精彩的表演赢得台下阵阵掌声,学生在亲身经历传统音乐文化学习实践过程中,对传统音乐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觉树立了传承意识。
  三、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
  在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中,培养小学生传统音乐文化的兴趣和意识是我们音乐教学的目的,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博大精深,我们不能要求小学生达到多高的学习程度,我们重点是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就会自觉的树立传承的意识。在进行传统音乐文化教学时,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科学有效的教学。
  1.听唱同步法
  现在的学生喜欢流行音乐,因此,教学中我通过听唱融入戏曲元素的流行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苏三说》《新贵妃醉酒》等流行歌曲,在听赏中我引导学生寻找歌曲中戏曲的元素,让学生说说戏曲和流行歌曲有什么不同?在明确了特点之后,我再讲解戏曲行当、表现形式等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唱一唱,演一演,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他们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学习效果非常好。
  2.创作表演法
  表演是音乐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学习戏曲、民歌时可以利用表演唱的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如京剧《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我引导学生反复观看京剧小演员的表演,观察演员的眼神动作,聆听演员的念白唱腔,和我们平时说话唱歌有什么不一样?然后引导学生模仿表现,我更鼓励学生能够创造性的表演,让学生在表演过程中亲身体验“唱念做打”,这样学生会对戏曲音乐有更深入的了解。尽管学生们的表演还很稚嫩,唱腔动作并不专业,但是我看到学生们是在认真的演唱,努力的学习,他们是发自内的喜欢上了戏曲音乐,我想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学生们会对我国传统音乐文化越来越喜欢。
  3.小型竞赛法
  在学生能够会唱会演的基础上,可以为学生们搭建了一个展示的平台,在音乐课上预留一部分时间作为表演竞技的舞台,鼓励和支持学生们打擂,让学生们到舞台上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例如:在课堂上留出10分钟时间来进行戏曲、民歌、民族乐器的知识竞赛,让学生们说说戏曲、民歌、民族乐器的种类,古今名曲、名段和剧目,京剧行当和表演形式等,再让学生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物角色或戏曲片段分组分角色进行表演,看谁了解的知识多,表演得好。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认识。
  弘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需要音乐教师运用多元化的方法和策略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兴趣,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帮助学生自觉地树立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应当成为音乐教育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音乐教师,我们有责任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67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