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读写一体化的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们的具体学习能力和需求而制定读写一体化教学策略,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打造更加丰富有趣的语文课堂环境,让学生们的语文综合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读写一体化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在现如今的小學语文课堂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在传统教学模式上加以创新,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当中接触搭配读写一体化学习模式,从而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感悟能力都得到明显增强。接下来,笔者将从三个方面简单介绍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读写一体化教学策略。
  一、结合媒体技术,开展读写一体化教学
  随着科技的不断推进,在现如今的小学校园当中多媒体教学设备已经得到普及,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鼓励各科教师利用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所以,小学语文教师们在尝试着制定读写一体化教学策略的时候,也应当尝试利用这些多媒体教学设备而开展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资源丰富、形式生动有趣等特点,将语文课文用更直观、具体的方式呈现在孩子眼前,更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用较为新奇的方式为学生展示语文学科充满魅力的一面,让学生对于语文学科有全新的印象。
  考虑到学生们自身视野、阅历方面的限制,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古诗文的时候,学生们并没有置身于诗人所在的实际场景当中,对于诗文所描绘的场景认知也就不够深刻,对于整篇诗文理解程度不够高。如果教师能够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演示,就能够直接将名川大江演示给学生们看,伴随着教师对于诗文的解读,往往可以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李白所写的《望庐山瀑布》通过教师多媒体演示,学生们能够见识到瀑布之壮阔,对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也有了很深切的体会,教师再让学生们根据所看影像资料描述瀑布,经过这样一番对比,学生自然能够意识到在诗仙李白笔下庐山瀑布呈现出了怎样波澜壮阔的景象,对于古代文学诗歌之美有了直观体会,对于语文学科的兴趣更为旺盛,希望通过学习语文学科,自己在今后也能够写出优美的诗歌、文章。
  二、激活学生兴趣,开展读写一体化教学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们往往能够保持更旺盛的学习机枪,希望能够深入地展开探究活动。因此,教师在设计读写一体化教学策略的时候,也应当尽可能地从学生兴趣爱好入手去设定教学策略,保证学生们能够对于教师布置的读写任务有强烈的完成欲望,提升课堂学习积极性。很多学生对于角色扮演游戏都有着浓厚的兴趣,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们喜欢角色扮演游戏的特点来制定课堂教学活动,要求学生们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课文演绎,这样的活动既能驱动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有可以保证学生在学习语文课文的时候带有充沛的情感,愿意深入人物内心深处找寻某种共鸣。
  在学习《完璧归赵》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布置情境演绎任务,要求学生们在课堂上分别扮演秦王、蔺相如、廉颇、赵王等等角色,选取课文当中某一段情节进行情境演绎。通过这样的游戏,学生们往往会处于更活跃的学习状态当中,对于需要表演段落情节以及人物情绪等等都有认真研读,并尽可能地在自己努力下表现出各自角色的内心情感变化过程。学生们在表演情境之中,自身语言表达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都会得到较大幅度提升,在今后的写作、阅读当中也会保持较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
  三、联系生活实际,开展读写一体化教学
  教师在为学生介绍语文知识的时候,应当尝试着向学生们的日常生活靠拢,因为孩子们由于年龄比较小,语文基础也十分薄弱,对于很多语文知识都是初次接触,对于学习、思考方式都不太了解,如果教师直接进行知识灌输,反而容易让学生丧失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因此,为了顺利开展读写一体化教学,教师就要注重对学生平时接触事物的观察,适当地吸收生活实际元素搭建一体化教学活动,逐渐让学生们能够在与自己熟知的生活场景当中使语文能力得到提升。学生们在生活实际相关场景当中,往往也会处于比较放松的心理状态,也乐于接受教师指导深入学习理解语文知识,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比如,教师在为学生们讲解《开国大典》这篇课文的时候,就可以灵活地将课文内容与学生接触过的不同生活素材有机结合在一起,鼓励学生始终用自己的语言优美地将课文梗概表达出来。在课下,教师则可以为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向自己的长辈们询问有关“开国大典”的内容,然后在课堂上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汇报。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不仅仅对于课文内容有了比较强的把控,而且也能够提升学生们的交流沟通能力,使其认识到语文学科与生活实际之间存在的紧密联系,愿意在平时仔细观察生活,不断发掘语文知识相关亮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及时转变课堂教学策略,重视读写一体化教学策略的贯彻,既要让学生们熟练掌握语文书本上的各项知识,又要让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知识拓展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的兴趣,提升其语文能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684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