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互联网+”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创新模式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在互联网时代,生物实验教学模式必然要变革。运用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通过“练习使用显微镜”一节的教学案例,探讨了信息技术手段与课堂实验教学相融合的一种实验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 互联网+ 初中生物 实验教学 显微镜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1问题情境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科技和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们也迈入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单纯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跟上这个时代的脚步,互联网+时代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不断涌现。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开展各种形式的观察、探究等实验教学,有助于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联系,是学生构建生物学知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实验教学不仅是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1.1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及其局限性
  传统生物实验教学模式一般表现为:以教材上的实验内容为中心,整个教学过程按部就班,看似合理有序。通常的做法表现在:首先,学生认真听取教师讲解实验过程和注意事项;然后,学生按照操作步骤进行操作,并进行必要的实验记录;最后,学生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和讨论交流。
  整个过程初看上去并没有什么不当之处,但其教学效果却非常一般,难以用理想二字来形容。据调查研究,在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下,为数不少的学生做完实验后很快就会忘记学习内容,操作记忆也非常不清晰。这表现在实验操作考试及纸笔考试的实验题测试中,学生对实验的器材的名称及操作记忆不清,操作或答题时手忙脚乱,不知所措。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传统实验教学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时限性。传统生物实验教学的时间一般比较固定,如一般跟随教材的教学进度,不能提前或推迟。不能保证绝大多数学生的理想学习效果。
  (2)收益局限性。由于实验器材、场地、师资等硬件的限制,传统生物实验教学如果要满足学习落后学生的要求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这主要是传统实验教学必须依赖于实验器材及相关人力物力,导致为数不少的学生不能从实验中达到想要的学习效果。学生的能力也就无从锻炼,学习兴趣也会惭衰退。这无疑是与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这一基本原则相违背的。
  1.2实验教学创新的理论基础
  “掌握学习”理论简介:
  传统正态分布理论认为,人类的先天智力是呈正态分布的,而智力和学业成就具有不可忽视的相关性。依正态分布理论,学生接受能力可分为上、中、下三等,教师对教学内容和进度的安排以及方法的选择也有深、中、浅的区别,最终学习结果也相应有好、中、差三等。
  但这个理论在现行应试教育体制中,被过分扭曲现象。这里有一个经典案例:一个孩子在一所重点小学读一年级,一日回家见到妈妈后伤心地大哭,说是考试不及格,家长觉得小学一年级通常都考高分,孩子考试不及格,恐有较大的学习障碍,紧张地问考多少分,孩子回答:97分。家长诧异,孩子解释:老师规定考试成绩后五名算不及格,自己就在后五名。它却是众多弊端的标本。这种扭曲导致许多所谓的“差生”被忽视甚至歧视而无形减损乃至丧失学习资源,也因一再被打击而失却学习兴趣、热情和信心。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本杰明·布鲁姆(BenjaminS.Bloom)的掌握教学理论是一种有关教与学的“乐观主义”教学理论。之所以说是“乐观主义”是因为:这一理论从根本上反对个别差异先天性和不变性的观点,而“主张只要能找到帮助每一个学生的方法,那么从理论上说所有学生都能学好”。“掌握学习理论”主张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发展充满信心,并为每个学生提供理想的教学,提供均等的学习机会,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帮助,让每个学生都得到理想的、适合自己个性需要的教学,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2基于“互联网+”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新模式初探
  在“互联网+”时代,学习的主体学生其属性相较以往的学生而言,他们的认知模式、思维方式乃至学习方法、生活习惯都发生了质的变化。一句话,教学对象发生了改变,如果教师不能与时俱进,那就会加在与学生之间的“代沟差”,教师与学生就会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和谐。因此,时代要求我们教师必须顺应时代,进行实验教学创新。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加入互联网要素,使实验教学的课前、课中、课后等诸环节的形式更加多样,更加丰富多彩。
  2.1设计微课,课前自主学习
  人教版教材2011课标版七年级生物上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这一节,是七年级学生进入初中后首次接触科学实验仪器,他们对此既陌生又有浓厚的兴趣,打开他们学习生物学的关键一课。
  在传统的教学中,为了达到教学效果,通常教师先讲解、示范,然后学生操作。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无法再现课堂情境,时常出现学生操作不够熟练,操作次序或过程出现严重错误,甚至损坏仪器,达不到理想的实验教学效果。
  在新的教学环境下,教师提前制作微课《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供学生课前下载学习。
  微课内容设计如下:
  (1)情境导入。展示生物从宏观到微观的结构过程,引出课题。
  (2)讲解显微镜的结构。
  (3)操作演示及講解。
  通过微课,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反复学习学习内容,直到完全掌握为止。这样,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在实验前很好的掌握好实验操作的要求,保证实验的质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由于学生的这种学习可以放在课外,那么在课堂上实际操作的时间就更充分,在实际操作时还进行了一些拓展项目。   2.2通过在线检测,根据学生自学情况,教师有针对性地设计和调整课堂教学
  教师首先通过教育云家校帮平台,推送在线检测。在平台上教师可以通过云平台的统计分析功能,精准了解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效果,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精讲、略讲或不讲,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得教学更有针对性。针对学生在线检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个别简单的问题适当答疑,对难度较大的关键问题课堂上集中解决。
  运用了这个云平台后,将在传统课堂上普讲解化为重点讲解,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还可以做更多有利提高学生素养的事。
  本节课的在线检测包含以下内容:
  (1)与观察细胞直接有关的结构名称,如目镜、物镜等。
  (2)显微镜使用过程中易错知识点,如对光时使用那个物镜,光线的明暗与反光镜的选择等。
  (3)显微镜成像规律知识理解与运用。如倒像的知识运用,放大倍数与细胞数目的关系等。
  在线检测具有强大的功能,同时也可以重复推送。这也可以让后进的学生通过多次练习而掌握所学知识。
  2.3应用希沃班级优化大师,对实验过程进行动态评价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总有表现好的和表现差的,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进行评价,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在传统的课堂模式下,对学生也能够进行及时评价,但当我们运用了基于互联网的希沃班级优化大师后,我们不仅能够及时评价,还借助于其强大的统计分析功能,将对学生的评价进行动态记录,教师可以查阅学生课堂上的表现,在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批评教育时也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具体作法简介如下:
  (1)设计评价指标。针对实验的一些评语,如认真操作,观察仔细,等。
  (2)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在回答问题时可以分组提问,可以增强学生的组内合作和组间竞争意识。
  (3)利用随机点名方式,可以采用随机抽取分组的方式,对小组进行评价。
  (4)一周或一月,查看班级报表,可以查看学生的总的表现情况。
  3反思
  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整合是一种高效优质的全新教学模式。从课堂的表现和课后的反馈来看,学生是非常喜爱这样的教学模式的。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教师真正成了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这样的全新教学模式下,教师依托互联网,将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到教学环节的各个环节,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意识大大增强。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模式有诸多优点,当然也有一些问题。如,当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在线检测时,可能存在监管不力的情况。这就要求我们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也不能完全摒弃,经后,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力求“互联网+”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完美融合。
  参考文献
  [1] 曹秀娟,唐林炜.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J].教书育人,2010(27).
  [2] 黄蔚.奔跑吧,智慧教育——2015年“互聯网+”计划起航[N].中国教育报,2015-03-10.
  [3] 靳宗信,樊红娟.浅议微课的教学设计[J].现代计算机,2015(0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01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