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云南临沧耿马傣族舞蹈审美特征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傣族舞蹈是中国民族舞蹈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之一,而云南临沧耿马傣族舞蹈深受傣族群众的喜爱,堪称傣族民间舞蹈中的一朵奇葩。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耿马傣族舞蹈风格优美、糅合、含蓄,表现出傣族高超的舞蹈文化内涵,向各族人民展示出了向往和平、追求自由且性情朴实敦厚的民族风貌,舞蹈种类繁多,具有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为了促进云南临沧耿马傣族舞蹈的更好地发展,本文从不同角度对云南临沧耿马傣族舞蹈的审美特征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云南临沧耿马;傣族舞蹈;审美特征
  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是古今中外艺术家在创作上追求的一种审美的外化境界,是“社会审美意识和美的规律系统化和理论化”。而舞蹈美学是美学分支之一,其侧重于从舞蹈的角度对其本体所具有的审美特征来进行理论分析,有别于绘画、音乐、诗歌等其他艺术门类。云南临沧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临沧市西南部,是云南省29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和25个边境县之一,境内有耿马南汀河省级风景名胜区、浪沧江流域自然保护区等,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国境线长47.35公里,与缅甸山水相连,是临沧乃至昆明通往缅甸仰光及印度洋缅甸海岸的皎漂港最便捷的陆上通道。其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气候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海拔在450-3323米之间,常年平均气温为18.8℃,傣族人口为5.69万人,占总人口的19.21%。耿马傣族人民能歌善舞,舞蹈形式多姿多彩,极富明显的地域特点和浓郁的傣族民族特色,是在长期的社会发展和生活实践中创作的,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融娱乐性、艺术性为一体,具有其鲜明的审美特征。
  一、云南耿马傣族舞蹈的艺术特征
  云南临沧耿马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富集的民族文化資源,是临沧市典型的傣乡,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耿马傣族舞蹈具有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傣族人民能歌善舞,舞蹈形式极富明显的地域特点和浓郁的傣族民族特色,是在长期的社会发展和生活实践中创作的,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融娱乐性、艺术性为一体,具有多姿多彩的舞蹈特征。耿马傣族舞蹈主要分为:集体舞、单人拟禽舞、双人拟兽舞等,这些舞蹈具有数百年的历史,舞蹈特征和基本语汇多是对自然环境中常见动物的模拟或是表达欢庆喜悦之情,集体舞有手巾舞、尚笼舞、象脚鼓舞、泼水舞等;单人拟禽舞有蝴蝶舞、孔雀舞;双人拟兽舞有白象舞、马鹿舞等。这些舞蹈是耿马人引以为豪的特有民间舞种,融汇了丰富的舞蹈语汇,在傣族绚丽多彩的文艺百花园中,馥郁芬芳,永远绽放,宛如一朵朵金色的缅桂。
  (一)安详、舒缓的动律之美
  耿马傣族舞蹈的动作幅度较小,节奏宛如微风中的柳条,较为舒缓且连绵不断,具有一种含蓄平稳的韵律美,表现出傣族舞蹈独特的安详、舒缓的动律,是将多种优美的舞姿线条融合在一起。傣族人们的生活淡然自得,生活环境犹如世外桃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当晚饭之后,大家都聚在一起唱歌、跳舞,一起分享一天劳作的成果与内心的喜悦心情。舞蹈体现了傣族人们与舞蹈天人合一的思想,成了傣族人们的心中的最爱。如:流传在孟定一带的蝴蝶舞是耿马傣族特有的土司宫廷道具舞蹈,经过文艺工作者的挖掘整理和艺术加工,蝴蝶舞得以重现舞台。每到春天,一群群五彩斑斓的蝴蝶在村寨旁、到路边的铁刀木枝头上翩翩起舞,是亚热带坝区一道美丽的风景。而生于斯,长于斯的耿马傣族人民对美具有深刻的感悟,并通过模拟蝴蝶翻飞的动作,创作了优雅飘逸的蝴蝶舞,使其具备了独特的审美艺术特征。另外,傣族人民将马鹿舞成为“来朵”,是耿马孟定地区特有的舞种,主要由两人钻进用竹条和彩色花布扎制的马鹿架里跳。舞蹈动作刚健有力、步伐轻快、节奏明快。舞蹈时,演员的腿保持半蹲状态,重拍时,随着节奏,身体向下沉呈一伸一曲状,以双膝的屈伸带动身体左右的轻轻摇摆,以独特的呼吸带动整个身体的起伏;同时,脚配合鼓点向后踢,落地时轻巧而平稳,踢起时快速而有力,舞步或踏或跺,给人一种源源不断、由内而发的力量美。另外,这种节奏平稳、绵延均匀的律动有的像白象漫步森林时的沉稳步态;有的像孔雀行走时的轻缓步态,将它们融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动静结合、舒缓相宜的韵律氛围。
  (二)肢体曲线的动作之美
  云南耿马傣族舞蹈的动作看上去有一种玲珑的线条之美,给人一种含蓄、柔美、婀娜的审美享受,其中最为典型、最能体现这种味道的就要数“一边顺”与“三道弯”的舞蹈动作,在云南耿马傣族舞蹈中,“一顺边”与“三道弯”的舞姿造型是主要风格特征,是傣族舞蹈曲线美的最好例证,也是云南耿马傣族舞的重要标志。“一顺边”的舞姿源于傣族地区的劳动生活环境,其主要特征就是在舞蹈时,顺手和顺脚一同出一侧的动作规律。这与傣族人民生活环境分不开,在劳动时,傣族人民往往手与脚同出一侧,形成了“一顺边”的特点。这种舞蹈舞姿跟耿马傣族的审美情趣有关,具有独特的曲线美,能够将女性阴柔、妩媚的特质充分展现出来。并且通过摆头、扣肩、侧腰、提跨等动作,手脚同出一侧,腰身扭向另一边,头自然摆向手脚一侧,反方向出跨,身体自然呈曲线状态,具有了一种曲线之美。并且耿马傣族舞蹈中“一边顺”做起来更加柔美、细腻,肢体是舒展、柔和的,手臂如微风中的柳条、弯曲流淌的小溪,缓慢地送出,脚步同时柔韧地屈伸,整个身体看起来就像摇曳婆娑的花影一般曲折舒展,腰身扭动和跨步上体非常灵活。
  而“三道弯”是耿马傣族经典的一种舞蹈动作,在舞蹈时,下肢保持半蹲,上身向一旁倾斜,头和胸、腰和臀、胯和腿都呈现为反向“s”型,舞者的手臂、腿部呈现各自为小“三道弯”,整个躯体尽显曲线美,婀娜曼妙,舞者身体各部分形成了不同的曲线。具体来说,“三道弯”呈现出静态和动态两种曲线美,在一组动作的起点和终点,为了使整个躯体呈现为雕塑状态的“S”型,舞者都会以静止的“三道弯”做造型;而在中间的动态过程中,舞者以连续不断、形式多样的“三道弯”造型,头、躯干、四肢沿着弧线不停地做动作,将人体流动的“S”早想完美串联。如:通过对孔雀活动及动作的仔细观察,傣族人民从古代对蛇鸟图腾到傣族的孔雀崇拜,形成了傣族舞蹈的“三道弯”舞姿造型,并且已有千百年的历史。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一顺边”与“三道弯”又融合在一起,充分体现出傣族民族审美情趣。   (三)自然、原生态的意境之美
  云南耿马傣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优越的自然环境中,生活方式原始而古朴,远离城市的喧嚣。正是由于自然环境的关系,傣族人民对孔雀、蛇、白象等各种珍奇动物习以为常、见怪不怪。因此他们很多舞蹈动作都从大自然中汲取灵感、捕捉素材,很多舞蹈展现了人们自然原始的生活状态,模仿的是当地最常见的动植物形态,使得傣族舞蹈不自觉地拥有了一种自然、原生态的意境之美。充分反映出了当地质朴的民风。舞者在舞蹈时不需要美轮美奂的舞台布景,更不需要绘声绘色的旁白讲解,不需要复杂精致的道具,只依靠简单的服饰和惟妙惟肖的肌体语言就展现出一幅动人、逼真的傣家醇美的画面,向人们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并且在众多动物中,白象和孔雀是耿马傣族人们最为重视的动物,他们将白象视为圣象,将孔雀视为神鸟,并作为了精神支柱,对孔雀和白象的喜爱程度就像自己的亲人一般。并且他们通过孔雀舞和白象舞,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情感。因此,孔雀和大象是傣族民族的象征,体现了傣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赞美,是傣族人们的财富体现,已经设计到了生活的每个领域中。如:白象舞是耿马特有的舞种,舞蹈动作有“原蹈步”“左右跳”“前后跳”“鼻走”等,舞蹈步伐稳健、有力,属于双人拟兽舞,十分讲究舞伴之间的默契配合。再如:在傣语中,孔雀舞被叫为“嘎诺咏”,是耿马傣族民间重要的舞蹈之一,舞蹈动作包括出林、飞动、寻食、亮翅、饮水、嬉戏一系列表演程式,跳法分为下坝民间艺人跳法和下城民间艺人跳法。前者由一个少女穿孔雀架跳、节奏较快;后者是独舞,动作弧度大。
  (四)舞蹈气质的柔美、灵动之美
  云南耿马傣族人傍水而居,人民爱水、祈水、以来水,对水有着深厚的感情,就连性格也像流水般细腻、柔软。这一岁文化在耿马傣族泼水舞中体现得非常充分,舞蹈表现形式含蓄、柔和,节奏韵律舒缓、平和,舞蹈造型灵巧、婀娜,给人一种东方美的艺术享受,独具灵动、柔美的气质。如:动作轻柔妩媚的勾踢步,舞者每走一步都要将紧裹于身上的筒裙轻轻撩起,就像平静的小河中激起的一道道小小浪花,充分向人们展示了耿马傣族舞蹈如水般的柔美气质,细碎、轻快的脚步如浪花泛起一圈圈涟漪一般,给人置身于大自然的质朴享受。艺术源于一定的生活实践和文化背景,就耿马傣族的民间舞蹈艺术来说,其表现和反映了耿马傣族的生活和文化背景,表现出该民族的审美情趣、感情趋向,反映着耿马傣族的文化心理。通过柔美、灵动的民间舞蹈气质,可以窥见耿马傣族博大深邃。刚柔并济、兼容并蓄的文化特征,可以窥见傣族温柔、细腻的民族性格。
  二、云南耿马傣族舞蹈美学意义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耿马傣族舞蹈是先辈们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具有各式多各样丰富多彩的舞姿,是中华民族舞蹈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耿马傣族舞蹈美感和艺术价值体现在耿马傣族的历史、习俗、宗教等各个方面,舞姿丰富而优美,是傣族人民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体现,是傣族人民对民族精神的一种补充和丰富,是傣族人民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体现。它们包含着彼得艺术所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性和作用,具有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因此我们应保护这颗璀璨的明珠,重视耿马傣族舞蹈的传承和实践。其具有两方面的美学意义。一方面,耿马傣族的先辈常以动物作为伙伴,如“孔雀舞”和“白象舞”等。耿马傣族人民白象作为圣象,将孔雀作为神鸟,通过观察这些动物的生活习惯和动作,将动物与舞蹈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耿马傣族舞蹈独特的文化底蕴,升华了其舞蹈意境,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和追求。耿马傣族舞蹈不仅让人们感受到了大象漫步森林和缓、稳健的一台,还以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刚柔相济、动静结合,体验到了孔雀轻盈与柔美,得到了广大人民的好评。因此,只有深入研究其舞蹈形象中存在的美学价值,才能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才能从更高意义上发掘其独有的美学内涵和美学享受;另一方面,云南耿马傣族舞蹈一般取材于自然界的一些事物,不仅让人感受到了人体的动律情绪化,还通过强烈的人体动律情绪化,使人渲染在舞蹈情感之美的漩涡中无法自拔,感受到了舞蹈的韵律。舞蹈艺术家将舞蹈赋予极大的感染力,认同感舞蹈表达内心的情感,影响人们对舞蹈的追求和热爱,通过流畅的动作旋律,影响着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跳舞的过程中,舞蹈者沉浸在舞蹈情感中,生动多彩的舞姿以其独特的形式美、情趣美感染观众,将舞蹈赋予生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中国文化的相互交融与影响,每个民族的文化成了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云南耿马傣族舞蹈也不例外。在这种趋势下,云南耿马傣族舞蹈现代美学意义成了云南耿马傣族与外来文化进行沟通与交流的前提,我们应保护这颗璀璨的明珠,重视耿马傣族舞蹈的传承和实践,顺应时代的发展,成了云南耿马傣族舞蹈艺术面临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徐梅.云南少数民族民间舞蹈美学探索[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18,10.
  [2] 陳丽.浅谈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中的“三道弯”[J].戏剧之家,2017,01.
  [3] 马果.别样的风情—傣族舞蹈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18,07.
  作者简介:李梅(1981-),女,彝族,云南红河州红河县人,大学学历,滇西科技师范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学前舞蹈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529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