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情境的创设与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有效的课堂情境能够营造良好的数学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而为了能够更好地让初中生在数学课堂上有所獲得,对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情境创设原则以及具体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情境创设;应用
   新课程理念指出,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出生动且具体的情境,让学生身处在这种情境中学习、体验数学,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多方面得以发展。由此可见有效课堂情境创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必要性,可是就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情境实际来分析,我们能够发现教师情境创设经常会出现趣味性不足、难度不合理等情况,在这种现状下学生也就无法在课堂情境中掌握数学知识。为了改善这一问题,笔者进行了如下分析:
   一、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情境创设原则
   1.联系生活原则
   数学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应用性,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也可谓是十分紧密,所以教师在为学生创设课堂情境的时候一定要尽可能地贴近学生实际生活,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情境、进入情境,从而真正实现情境教学这一目的。
   2.趣味性原则
   学生学习兴趣是展开教学活动的基础与前提,所以初中数学课堂情境在创设过程中一定要遵守趣味性这一原则。初中生年龄还较小,对于有趣且生动的内容才会充满兴趣,所以教师在情境创设的时候不能过分抽象,反而应该以趣味性的情境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这样学生情境参与意识以及注意力才能得到明显提升,从而保障情境教学效果。
   3.难易适中原则
   在情境创设过程中,情境任务以及问题设置,教师一定要按照难易适中这一原则来进行合理的设置,问题数量不能过多,也不能具有太多的推理过程,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思考以及参与的积极性才能得到明显提升,从而真正在情境探究中发现新知、得到发展。
   二、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情境应用
   1.概念情境法的应用
   概念情境法是基于数学概念而提出的一种课堂情境创设方式,将其应用到教学课堂之上,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教材中所存在的数学概念以及公式。而要想实现概念情境法的有效应用,教师在教学课堂之上可以应用动画直观演示这一方式来实现,因为相较于单一的语言情境而言,动画更加生动有趣,所以创设的情境也更加直观形象,而学生则能在这一过程中更好地把握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从而真正有效保障初中数学概念教学质量,让学生对所学数学概念有着较为深刻的理解。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圆形的旋转”教学的时候,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创设如下情境,“同学们,在进入春季之后,处处都是美景,现在我想邀请你们和我一块欣赏这一幅美丽的风车图(借助多媒体技术播放风车运动的视频)?你们从中看到了什么?你觉得风车是怎样运动起来的?”借助于这一情景就能将圆形的旋转这一基础知识直观且形象地展示出来,同时还能深化学生对于这一知识点的理解,真正实现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情境应用。
   2.问题情境法的应用
   3.生活情境法的应用
   在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情境创设过程中,生活情境法也是常用的情境创设手段,将其应用到数学教学课堂之上,需要教师联系学生实际生活、个人经验来为学生创设相关教学情境,之后积极借助于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能够真正了解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同时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相似三角形性质”课时教学的时候,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创设如下生活情境:“在某一天阳光高照的时候,小明同学拿着教师的教鞭与卷尺进入了操场,同时测量出了旗杆的高度,你觉得他是怎样测量的呢?你们能够测量出来吗?”通过这一生活情境来吸引学生兴趣与注意力,之后引导学生参与到实践操作之中,之后教师再为学生演示一下教鞭、旗杆、投影所形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示意图,以此来有效引出“相似三角形性质”这一内容,这样就能真正有效深化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同时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为此,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意识到生活情景法的价值,将其有效应用到初中数学课堂之上,以此来有效发展学生思维以及实际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有效课堂请进创设与应用,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可是要想真正发挥出其价值,教师在教学课堂之上,一定要结合实际进行合理分析,联系生活、学生以及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情境应用,从而有效保障初中数学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徐黎明.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的创设[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16(5):193-194.
   [2]王国平.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3,7(32):17.
   [3]徐坚伟.浅谈初中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6):3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002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