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在中职服装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服饰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中职服装专业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服装设计课程的关键所在,同时也对中职服装专业倡导实施的项目化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主要探讨中职服装设计课程在项目化教学背景下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性与具体措施。
  [关    键   词]  服装设计;审美能力;项目化教学;措施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0-0100-02
  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我国服装消费市场容量不断扩大,人们对美的价值取向也在不断改变着,其中时尚品牌服装的人均年总花费较高。为满足不同年龄和阶层的消费群体,服装设计岗位对专业性人才的需求也逐步提高。其中,审美能力是最能体现服装设计人才水平的关键因素,对掌握流行趋势、启迪设计灵感具有重要作用。而目前已在实施的中职服装专业项目化教学,是一个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并通过设计、制版、工艺等一体化流程制作服装成品的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的单一教学,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作为项目化教学首要环节的服装设计教学,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其中一个重要板块,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在美学层面的审美水平,还能够帮助学生提升思维水平,更好地完成项目化教学一体化的设计与制作任务,并对其他模块的技能掌握都具有良好的贯穿性。但长期以来,中职服装设计课程在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方面仍处在薄弱阶段,为了促进学生领悟服装艺术的整体内涵,提升其对服装美学的鉴赏力与创造力,将项目化教学中提升服装设计的审美能力转变为首要任务,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掌握专业技能知识,成为综合型技术人才以适应专业岗位的需要。
  一、在中职服装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意义
  (一)符合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升专业学习的自主能力
  “审美能力”也称艺术鉴赏能力,是指人们认识美、评价美的能力,包括感受力、判断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审美能力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又具有社会性、时代性和民族性。当今社会价值观和文化发展日趋多元化,中职学生的生活接触面日益广泛,且处在朝气蓬勃、思维活跃的年龄阶段,对时尚及新鲜事物的敏感度较高,特别是服装专业的学生,对美的事物更怀有探索精神,并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与领悟能力。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中因自身兴趣能产生较高的积极性及强烈的学习需求,并能从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在服装设计教学中,学生对专业产生兴趣往往是从欣赏流行趋势与经典服饰作品这些审美案例中获得美感上的享受与共鸣,从而激发对专业学习的自主性。
  (二)辅助项目化教学的开展实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项目化教学,其指导思想是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任务交给学生完成,让学生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把握每一个环节的基本要求和重难点。而服装专业的学生要独立完成一件服装成品的设计、打版与制作,将最终的成品是否符合市场化的需求作为学习与实践的主要目的。纵观服装市场的变化与发展,消费群不仅关注服装的质量与品牌,更关注服装能给自身带来的时尚与美感。因此,提高审美能力是开展服装专业项目化教学的重要前提,注重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与美学内涵,能有效辅助项目化教学主要模块的学习,还能在款式搭配、面料配色、版型结构及服装陈列等方面有益于综合素养的渗透与提高,使项目化教学的实施更具有整体性与前瞻性。
  (三)提高毕业生的竞争能力,满足市场对人才的专业需求
  近年来,服装原创品牌的增多、私人定制及高端品牌的市场逐渐扩大,人们在消费时更加重视时尚文化、服饰风格与流行趋势等。这些消费观念的更新,很大程度上左右了服装设计人才需求的现状,审美能力在服装专业实力上已然成为最显著的竞争力。在项目化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注重专业内涵、技能与知识模块的融合积累,使学生在实操前已具备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为专业技能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在服装这样全球化的产业中,要逐步引导学生开阔视野,将审美能力渗透到个人生活中,不仅能提升转变自身服饰形象及审美观念,还能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发挥服装美学素养的专业水平,以满足服装企业的用人需求。
  二、在中职服装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遇到的问题
  中职服装专业实施项目化教学,在服装设计课程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目前遇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在中职项目化教学中,服装教学侧重于设计、制版、工艺三大环节的最终成果展现,重视制作技能等动手能力的培养,较忽略引导学生对服装设计美学内涵的深入认识,导致学生只会按部就班地进行绘款、裁剪与制作,较难提高学习自主性与积极性,自身的审美及设计能力不强,在将来就业中缺乏自信,从而阻碍学生对专业内涵正确而全面的理解与掌握。
  (2)教师面向在设计课中渴求得到更多关于服装美学与流行趋势的学生群体,没有及时重视培养其审美能力的关键期,以至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的支撑,出现懈怠情绪,在掌握服装设计课程的主干知識时较为被动,对时尚与流行的理解也较为窄浅,从而影响有关毕业设计与技能比赛等综合能力的提高。
  (3)在项目化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对服装设计课程中有关审美方面的知识内容与实践教学结合不够紧密,面临只会跟风模仿、较难拓展与创新的局面,导致学生在面料配色、服饰搭配、电脑设计效果图等学习模块上不能将所学的专业技能充分发挥,直接导致毕业生在服装行业内缺乏综合竞争实力。   三、在中职服装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建议与措施
  (一)教师注重自身美学修养与内涵,引导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
  教师的言行举止、仪表服饰、气质观念等无一不与美学有紧密的联系。因此,美学的学习和研究应该成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服装专业教师的必修课之一。教师的美,大致可分为外形美和内在美,包括仪态、服饰、气质和思想等。作为服装专业的教师,更需要提升个人的审美观念,并长期保持对历史文化、时尚经典与流行趋势等的学习热情,将自身的审美情趣与美学经验带入课堂,引导学生一起感悟并发现生活中的美,让学生在与教师的互动中更直观地体会服饰时尚的美学内涵与现实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从而激发学习热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服装专业知识与技能。
  (二)强调服装美学的精神内涵,拓展学生的设计思维
  服装作为人类文化的凝聚物,人类生活的必备品,人们从服装审美的蛮荒时代过渡到百家争鸣的今天,对服装的要求已从最初的实用性上升到了装饰性,并具有与社会文化相匹配的服装审美态度和审美情趣,而且社会生活和文化传统也决定并影响着人们的着装风格。服装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中曾明确指出,本课程是服装方面的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启发、提高学生在服装造型、色彩和服装审美意识、设计能力及思维方法的必修课程。在服装专业项目化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正确引导学生理解服装美学内涵与社会发展的相关意义,并帮助学生拓展设计思维,使学生能逐步在课堂中感知并观察服装与身体形成的姿态美、服装结构线条的构成美、面料纹样的材质美、服装配色的色彩美、工艺技术产生的技巧美、服饰搭配的整体美、服装功能与人的工作、环境、对象相适应的实用美等,利用多媒体课件、微课视频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带领学生基于人类基本的审美需要而深入认识服装产生的社会人文作用,以此激发项目化教学模式下独立完成服装成品的设计灵感及实践精神。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的美学素养
  服装设计是一门综合艺术,它包括视觉艺术、造型艺术等,在体现其设计意图的同时,应追求绘画中的艺术效果,形成服装设计中所特有的艺术倾向和艺术内涵。如服装设计效果图中点、线、面的视觉语言就蕴藏于生活环境中,时而悠扬婉转,时而流畅自如,处处充满着节奏感。而服装中色彩的组合也有较高的艺术性,色彩的冷暖、动静、轻重、进退都是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和表情作用。在提升服装设计审美能力的过程中,首先要引导学生懂得什么是美,什么是不美,不能认识美,就不能创造美。将课堂的理论知识引入生活实践中不断学习、观察与记录,引导学生经常欣赏与探讨知名服装设计师的优秀作品,提高对流行时尚的敏感度,做好素材的搜集并尝试进行思维拓展,并组织一些如自我形象提升、参观服饰展馆、模拟市场调研实践、创意服饰设计等趣味性的课堂活动,并与服装款式绘制、色彩搭配、面料设计及电脑软件运用等专业基础课相互融合,让理论结合实践,使美的作品、美的事物、美的景色……都能成为学生学习与提高的主要内容,使其捕捉住蕴藏在审美对象深处的本质性东西,并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审美能力而创造美和设计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综上所述,中职服装专业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对其个人修养、创新能力、思维能力等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不能置若罔闻。因为审美能力是人的一种本质需要,更是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的专业需要。在中职项目化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逐渐加强学生在审美方面的能力培养,融合服装专业各模块的学习与实践,促进学生增强时尚敏感度及审美鉴赏力等专业实力。有效提高学生的服装设计审美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也有助于满足社会对中职服装专业的人才需求,从而实现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为我国的服装行业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的专业人才,促进中职教育的稳步提升与大力发展。
  参考文献:
  [1]冯洁.优秀服装设计师必备的美学素养[J].美术观察,2013(12).
  [2]高雅.服装设计教学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启发[J].现代职业教育,2017(9).
  [3]武娟.談服装设计教学中学生服饰审美能力的培养[J].现代教育,2011(8).
  [4]张向前.“项目化教学”的实际意义及应当解决的几个问题[J].考试周刊,2010(35).
  [5]郑蓓娜.服装设计人才培养:项目教学[J].艺术科技,2014(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068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