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班级管理体制,以生为本自治如主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吕振花
【摘要】班级作为学生校园生活最重要的场地之一,班级建设直接影响着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班主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和个性特长,优化管理体制,以生为本,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自觉主动的为班级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班级管理体制 校园生活 以生为本
一、改革班干部选拔机制,实行“班干部聘任制”
如果说一个好的校长就是一所好的学校,那么我们也可以认为一个好的班主任就是一个好的班级。毋庸置疑,班主任就是班级的灵魂人物,而班长和班干部就是让这个灵魂人物的思想体系发挥到极致的一个重要媒介。班级的精神面貌及凝聚力,很多时候取决于班干部的管理能力。班干部既是班主任老师的传话筒,更是班级管理的具体实施者。
每位班主任都会培养一位好班长作为自己的得力助手,大多数班级的班长都是由尖子生担任。由于长期处在管理者的位置,个别的班长容易骄横,其他同学一直处在被管的境地,不理解班长的苦衷,之间有或多或少的矛盾,不利于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我们可以在做好大家思想工作的基础上,打破了过去班长“终年制”的做法,实行唯才是用的“班长聘任制”。老师公布竞选方案,采取先报名后竞选的方式。充分发挥大家的民主,投票选举出组织管理能力强的同学担任班长。
实行班长问责制,班长就是副班主任,监督管理好班级的每项事物。其他班干部也实行层层竞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聘任时间为两周,到期后,根据其政绩,或继续留用,或下岗,重新组合新的班委。
二、树立班干部威信,树标杆扬正气
清朝军事家、政治家曾国藩在《挺经》中“以贵凌物,物不服;以威加人,人不厌;此易达事耳”说出了威信的重要性。班干部威信的建立一方面来源自身的魅力,而老师的助力也很重要。作为班主任首先要及时表扬班干部,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帮助班干部树立威信。当班干部犯了错误时,班主任尽量不在班内当众批评他,要私下和其谈话,让其意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之处,并且改之。
“打铁还需自身硬”,提高班干部的管理能力才是根本。班主任要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指出他们工作中的得失,鼓励班干部大胆工作,教会他们科学管理班级的同时,严格要求他们。班干部之间要互相提醒,要有团结协作的意识,使班级成为一个文明守纪、团结互助、勤学上进、富有凝聚力的班集体。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想管别人,首先管好自己。只有加强自我约束、处处做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时时处处心中有班级、有同学,同学遇到困难了要热心帮助。学校组织集体活动时,班干部要积极参与,真正起到带头作用。
三、细化目标明责任,自治如主共进步
1.细化目标,明确责任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如果班级里的内部分工不明确,班集体就会缺少章法,显得混乱不堪。魏书生主张“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采取的具体实施方式就是“承包责任制”,将各项班级日常工作细化,承包给个人,专责管理,“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再加之班干部的分工同样明确,可以垂直管理,班里自然就会形成“班长——班干部——个人”网络式的管理模式。整个班级形成了人人有责任的自治、自主管理的局面。
有目标才有动力。班主任要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本班实际情况兼顾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与年龄特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班级、小组目和个人目标。制定的目标要让孩子“跳一跳就能摘到苹果”,不能好高骛远,以免丧失孩子前进的动力。
2.群策群力,共谋发展
群策群力才能促发展。班里只有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才能让整个班集体充满生机和活力。要充分发挥学生自治的作用,犯了错误要进行自我反思,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其他同学帮助他改掉缺点,针对他的个人情况,制定帮扶措施。
班队会课上除完成相应的德育教育活动外,班长都要对上周班里的情况进行总结,指出存在的优缺点,表扬和批评一部分同学。针对班里的情况,大家都来献计献策,想出好的方法和措施,让大家共同进步。
3.取长补短,互帮如火
十个指头还有长有短,更何况学生。每个班里既有品学兼优的学生也有调皮捣蛋的、学习吃力的学生。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地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
學生是家长的最好名片,问题孩子的背后一定有个问题家庭,或教育方式的错误或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班主任在和家长沟通获得配合的同时也要充分调动集体的力量,实行了“结对子”“小组合作学习”等,让学生相互影响,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共同提高,帮助扩大和深化师爱的作用。
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当我们摇动了班干部这个树,再让他推动其他的云朵,让每个孩子的灵魂得到净化,或许这就是教育最好的愿景。
参考文献:
[1]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69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