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讨如何在以生为本的前提下进行数学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初中课堂已经不能算作单纯的课堂教学了,教师应当通过课堂教学,结合学生自身情况,以生为本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初中数学课堂主要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分析能力。简述了学习数学的意义,结合教学案例,探讨如何在以生为本的前提下进行中学数学教学。
  【关键词】以生为本 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
  现代教育观念讲求以生为本,学生的发展是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师在教学课堂中应当做到面向广大学生教学,教学内容不能过于深奥也不能太过浅显;因材施教,找寻适合不同学生的不同教育方式,注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及素质,中学数学课堂以培养学生数学逻辑能力为主,提高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
  一、学习数学的意义
  1.课堂素质。学习数学的意义在于数学本身。首先,数学学科是其他学科的理论基础,学不好数学想学懂后续的物理化学学科就更是天方夜谭。相当于,学不会数学,就与理工科绝缘。其次,数学学科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在货币经济流行的现代,出门买个菜都需要计算能力。更别提生存在大数据时代的人类,工作中要如何与数学打交道。开店的需要计算进货量和利润,推销的需要通过统计数据得出畅销产品,普通职员得计算工资月供、五险一金。可以说,数学贯穿了人类生存生活的各个方面,由此可以得出,学习数学很有必要。
  2.综合素质。学习数学最重要的不是提高计算能力,而是通过学习数学衍生出来的其他能力。学习数学能培养人的逻辑能力,使人思维严谨缜密,思考问题能透过表象直击本质,抽丝剥茧,层层递进,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云淡风轻,处变不惊。学习数学能培养人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以后人生的重要决策时段有着隐形作用。学习数学还能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学习数学总是要求学会举一反三,在生活中可以延伸为发散思维,在思考问题时就能辩证地看待问题。
  二、以生为本的教学策略
  1.课前准备,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应当明确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预设教学环节,做好充足准备。首先,在备课过程中要注意留白,留足给学生自我思考的能力,而非填鸭式教学,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知识。其次,备课过程中,要注重设立能活跃课堂气氛的环节,吸引学生注意力。如趣味数学知识环节,教师可以搜集与课堂内容相关的趣味数学知识,在讲课途中插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更好理解课堂内容。在讲授几何图形面积公式时,给学生讲讲魔术师的地毯的故事,和学生一起探索为什么可以把边长为1.3的正方形地毯改为长为0.8宽为1.2的矩形。备课过程中,应尽量准备教学中可能涉及到的教学器材,如几何体体积教学中,准备圆柱圆锥正方体模具,投影映射准备实体教学等。课前准备是教学的基础,教师应当注重备课,明确教学任务,丰富教学效果。
  2.课中教学,引导自我思考。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体,教师需根据但不限于课前准备开展教学。课堂教学应当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中主要起引导作用,为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应当设立2个环节。第一,诱导学生发问,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培养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不能只“讲课”,教师应在结束一阶段讲课后,就课堂内容提出问题,邀请学生积极回答,之后延伸为结束一阶段授课,由学生向教师发问,直到学生没有问题,教师再向学生发问,以此深化学生对于课程的理解。第二,建立学生讨论环节,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学习程度划分不同小组,分配不同任务,可以是书上定理的论证,也可以是有趣的数学题目,要求学生分工协作,完成任务,并派出学生代表,在全班同学面前,讲述探究过程及结果。
  3.课后反馈,完善教学方式。课后反馈环节要求教师发布调查,根据调查内容完善教学方式。首先,得要求调查数据真实有效,教师应当給学生营造一种民主自由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其次,调查内容要适应教学阶段,不能一成不变。教学初级阶段,教师可以调查学生是否喜欢自主学习,团队学习等学习方式,让学生轻松的学习知识。教学中级阶段,学生应当深刻理解教学目标,学会论证定理公理,教师应当调查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教学,学生能更容易理解定理的形成过程。教学深化阶段,学生不仅要了解定理的来源,还要在具体问题中学会应用。调查内容不仅可以包括教学内容,甚至学生对于教师有什么建议都可以包括在调查表内。教师通过调查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来改变自身的教学方法,做到真正的以生为本。
  三、总结
  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应当做到以生为本,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通过课前备课,课中授课,课后反馈完善自身教学方式,探寻学生喜欢且适宜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爱上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农忠评.以生为本铸就初中数学高效课堂[J].基础教育研究,2016,(3) :66.
  [2]海怀足.以生为本探究初中数学分层教学[J].才智,2018,(6) :6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986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