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地理“对分课堂”可行性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对分课堂是由普林斯顿心理学博士、复旦心理学科带头人张学新教授提出的一种新型课堂教学新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提之初是针对大学高校课堂存在的问题所提出,但笔者认为这种教学模式也适用于初中。本文以初中地理湘教版教材第三章第一节世界的人口这一节课为例,以当堂对分的教学方法做出教学设计,来分析“对分课堂”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可行性。
  关键词 对分课堂 初中地理 教学设计 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对分课堂”这种教学模式是由张学新教授提出。它的核心理念就是将课堂一半的时间分给教师进行知识讲授,另一半时间分配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小组内交互式学习,需要将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的时间错开,让学生在课堂上或课下有一段时间自主安排学习,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教学模式将教学过程主要划分为三个过程,分别为讲授、内化吸收和讨论;教学可以以隔堂对分、当堂对分或隔堂和当堂对分相结合这三种形式开展。
  1初中地理采用“对分课堂”模式的可行性
  (1)初中地理课堂也存在和高校课堂性质类似的问题。对分课堂之所以被提出,主要是针对高校课堂中出现的上课玩手机、上课睡觉等问题提出的。以上问题所反映的实质问题则是上课不认真听讲,而初中课堂也存在上课不认真听讲的问题,表现为:上课做地理作业或其他学科作业、上课说话、睡觉、传纸条等。这些问题和高校课堂所出现的问题实质是一样的,所以“对分课堂”对初中地理课堂同样也具有适用性。
  (2)新课改下地理教学理念的不断发展。自2001年至今,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发展,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理念已经不被重视,而新出现的教学理念已经被大多数教育先进者所使用。新课改所提倡的师生关系是,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幫助者,而不再是学生学习的“霸权主义者”。但如今,很多学校仍然保留传统教学的教学方法,这说明传统教学的方法有一定的可取之处,比如简单的地名和气候名称等,可以使用传统的讲授法来进行教学。“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结合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模式,既给了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可行的方法,也给了老师新课改新理念下地理教学的可行性方法。
  (3)初中生学科素养培养更具有开放性和综合性。初中新生,尤其是初一学生,第一次接触地理这门学科,对地理这门学科有新鲜感,在这一阶段可以通过“对分课堂”模式来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在课堂上让学生内化吸收之后,自己主动提出问题和疑惑,再通过小组合作来解决问题和疑惑,促使他们在一开始学习地理这一学科,就已经形成独立性、创新性和开放性思维。 “对分课堂”主要采取的方法是讲授法、自主学习、小组讨论、问题解决法等。学生通过课前自主学习,掌握比较简单的知识点;通过老师讲解本节课重点知识,学生自己内化吸收之后提出问题和疑惑,小组再进行讨论,以此来形成学生独立性、创新性、综合性和开放性的思维。
  (4)初中地理教材内容简单,有很多讨论材料。初中地理包括人教版、湘教版、中图版、仁爱版、商务星球版等多个版本,教材所涉及的知识都具有区域性、综合性、思想性、生活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并且与我们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教材的内容中包括很多活动题,活动题普遍比较简单,容易得出结论,但也有部分活动题有些难度,需要同学之间分析并交流才能得出较为完整、全面和具体的结果,因此教材中的内容是值得学生之间进行小组合作并讨论的。教材内容简单,教师则不必照着课本讲解学生已经知道并了解的知识,浪费课堂时间。很多学生在课前已经预习并记住知识,导致课上老师讲课的同时,很多同学不认真听讲,反而影响课堂纪律和教师的授课效果。“对分课堂” 教师讲解时间缩短,并且教师只讲解本节课的理论框架结构和知识的重难点,课堂剩下的时间是学生进行内化吸收和讨论,避免了以上所提出的问题。
  (5)对初中地理湘教版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较少。张学新教授在2014年经过实践提出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开始走进一些先进教育者的世界里。马琳对“对分课堂”的概念、意义开展及效果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得出了对分课堂具有重大实践意义的结论。孙卫红,安剑群,韩宝红三位学者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高校体育类课程上,得出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姚堃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物理学科上,得出了在高中物理学科应用此教学模式是可行的。李兴菊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对此进行应用研究,得出在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运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的结论,并根据自身经验提出,教师和学生分别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上运用此种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刘睿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对此进行应用研究,认为此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高中生的历史核心素养,认为其具有很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张玥和张艳芳进行了将“对分课堂”应用于高中地理的可行性分析,认为高中地理应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是可行的。熊小菊,廖春贵,熊开宏,胡宝清研究了对分课堂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通过数据对比分析,认为中学地理课堂教学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发展。黄天锦、陈慧娟和马莉莉所著的对分课堂之中学地理一本书中系统地论述了对分课堂分别在义务教育中学阶段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的可行性、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应用实践和效果分析,教材皆以人教版为主。笔者发现,研究义务教育中学阶段的“对分课堂”湘教版地理教学模式较少。
  2初中地理“对分课堂”实践教学设计
  以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为例,全书共五章内容、16节,每节45分钟。第三章“世界的居民”分四节讲解,第一节“世界的人口”,我们采用当堂对分的形式进行。学生课前自主预习并完成预习习题;前半节课由老师讲解本节课知识内容,学生提出“亮闪闪”“考考我”和“帮帮我”;后半节课由学生6人为一小组进行小组讨论“考考我”和“帮帮我”以及本节课程中的部分需要讨论的活动题,最后由小组内选出一名代表进行发言,教师对问题和答案进行补充,并点评优秀小组讨论结果;本节课程讲解结束,要求小组之间内成员进行打分,并上交“亮闪闪”“考考我”和“帮帮我”,最后,老师根据学生上课表现、小组合作情况和上交作业情况对每位同学进行打分,并在下节课前进行表扬和批评。   3结论
  在新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更新教学理念已经是大势所趋。初中生,尤其是初一学生,接受新的教学方法比较容易,且初中地理教材部分内容较为简单,利于“对分课堂”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的开展。“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师生角色上也有所转变,对学生来讲,学生从原来的被动接受知识者转变为现在的主动发现知识者,最终转变为知识的交流者;对教师来讲,使教师从有限的知识教授者转变为学生评价者,最终转变为了学生学习组织引导者。
  但在具体的初中地理教学实践中,可酌情调整其时间比例和课堂展开形式。在时间上,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将老师讲授和学生讨论两个部分分开,给老师完整的时间讲解知识,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对知识进行内化吸收,学生理解并掌握知识有一定的好处。在课堂展开形式上,可根据具体的中学地理教材内容选择隔堂对分、当堂对分或隔堂对分和当堂对分三种课堂形式中的任意一种。
  另外,在考核方式上,也必须做出相对应的调整,在具体的初中地理教学实践中,平时作业成绩也占据学生总评成绩的一定比例,学生上交的课前预习、“亮考帮”也需要根据学生态度认真與否、提出问题是否具有新颖性、课堂表现是否活跃等进行综合评价,避免出现完全根据期中期末成绩评价学生的评价标准,评价标准也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成长记录袋、评价量表等,可将以上作为评价学生的参考标准。
  对初中学生实施过程性评价,必须要让评价标准合理、科学和可行,使得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掌握基础的知识即可,而学习能力较好的同学有更大的空间展示自己的能力。“对分课堂”模式的教学并非传统的“一把抓”教学,而是更加合理地分配课堂教学,对学生的教学设计更具有弹性化。在具体的初中地理实践教学中,可将“对分课堂”和其他新理念下的教学模式相结合,评价标准多样,实实在在的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张学新.对分课堂中国教育的新智慧[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1-10.
  [2] 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05):5-10.
  [3] 张学新.对分课堂:本土原创、飞速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R].大连:师培联盟(北京)教育科技研究院,2017.
  [4] 徐玲,丁晓红.基于“对分易”教学平台的成果导向对分课堂[J].教育教学论坛,2018(12):98-99.
  [5] 马琳,刘海燕.对分课堂——中国原创的新教学模式[J].智库时代,2018(39):233+235.
  [6] 孙卫红,安剑群,韩宝红.对分课堂之高校体育类课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1-2.
  [7] 姚堃.高中物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D].海口:海南师范大学,2017.
  [8] 李兴菊.对分课堂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贵州:贵州师范大学,2018.
  [9] 刘睿.对分课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8.
  [10]   张玥,张艳芳.高中地理“对分课堂”可行性分析[J].求知导刊,2016(11):33.
  [11]   熊小菊,廖春贵,熊开宏,胡宝清.对分课堂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8(10):21-23.
  [12]   黄天锦,陈慧娟,马莉莉.对分课堂之中学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12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