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陈国强
[摘 要]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是学生语文学习的源泉。无论在哪个学习阶段,阅读教学始终是语文这一学科的重要教学环节。但是就目前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中职语文教学还存在较多问题,严重影响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就目前中职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阅读教学新理念”,提出有效解决对策。
[关 键 词] 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新理念
[中圖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0-0120-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将阅读教学定义为“阅读教学是教学、文本、学生之间相互对话的过程”,同时还指出“阅读是学生自身的个性化学习,教师的教学分析无法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可见,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21世纪是知识经济大发展的时代,从目前我国的综合国情来看,我们不仅需要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科技人才,同样也需要大量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劳动者。本文从阅读教学新理念出发,就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和对策进行探究,以期为中职教育的发展贡献一份力。
一、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一)学生缺乏阅读兴趣,阅读动力不足
有人将兴趣的力量比作能量巨大的炸药,只要人对某一项事物感兴趣,那么便可以把障碍物炸得干干净净,可见兴趣对学生学习的重要作用。以本校为例,在对中职学生语文阅读习惯的调查中,我特意将学生的阅读兴趣作为重中之重,第一个问题便是:“你对语文的阅读兴趣:A.浓厚 B.一般 C.没有”。调查结果显示,22%的学生选择了A,44%的学生选择了B,34%的学生直接选择了C。可见中职学生对语文科目的学习严重缺乏兴趣,阅读兴趣也极度匮乏,阅读动力不足。中职学生大都是中考的落榜生,学习基础较差,对于学习的兴趣本身就不强,一旦在学习中遇到挫折,便会对语文学科产生畏难情绪,甚至产生一定的自卑心理。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尚且如此,更不用谈阅读方面的学习了。
(二)教师教学策略落后,职教特色缺乏
近年来,高等教育迅速发展,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越来越低,这就造成了大部分中职学校学生存在学习基础差、学习态度不端正等问题,使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时,不仅要注意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还要想方设法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久而久之,很多教师便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对学生的管理上,而忽略了对专业知识的传授。但是,为了完成学校的教学任务,便往往采用强制性、“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本来应该是学生“觅食”的过程,却变成了教师“喂食”。因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借鉴和收集的教学资料非常少,使很多教师不得不借鉴普高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导致中职语文教学也就偏离了中职语文的教学特点,使中职学生也被卷入应试教育的漩涡,不仅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也无法实现中职教育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教学目的。
二、阅读教学新理念——针对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探析
(一)个性化阅读观
由于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在知识积累、生活经验、个人感受方面都存在着极大的不同,对于文本的理解和思考解读自然也会不同。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感受文本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感情和艺术魅力,引导学生学会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方式。作为中职教师,我们要适时引导学生,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阅读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相互交流,在交流中加深对作品的感悟。同时,目前网络信息发达,中职生信息接收面广,思想活跃,对于教师的结论有时候也会提出一定的质疑。这时,作为教师,无论学生质疑的方面是否正确,我们都要及时给予学生鼓励,然后与学生共同探讨相关结论的正确与否。如此,不仅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观,还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探究性阅读观
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学会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还要就作品中的重点内容进行分析和讨论,说出自己对于该部分内容的理解与感悟。可见,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探究活动在阅读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讨论探究活动来加深学生对于作品的感悟,形成与作者之间情感的共鸣,是一种融合了开放性、自主性、挑战性与综合实践性的重要阅读方式,这种阅读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探究性阅读需要结合学生具体的阅读实践,所以它不应当只局限于在课内阅读的应用,在课外阅读中我们也要鼓励学生开展探究性的阅读,为学生的探究阅读创造良好的条件,以实现对课内阅读的延伸、补充和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阅读空间的目的。
(三)整体性阅读观
中职语文教学大纲不仅要求学生要精读文章,理清作者写作思路,掌握文章主旨和结构,了解文章的写作特点,还要阅读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各种类别的文章,能够准确地提取和筛选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这就要求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将文章作为一个完整的艺术生命来对待,从整体上把握和分析文章的内容,理解各部分内容在文章主题中所具有的深刻含义,进而使学生掌握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的方法与能力,提升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三、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的对策
(一)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确立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个性化阅读是阅读教学新理念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阅读教学方式。对中职学生来说,职校学习的阶段是他们学习与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他们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我们都知道,在现阶段,中职学生是学生群体中一个特殊的层面,他们虽大部分是中考的落榜生,但是他们也正处于人生学习与发展的黄金时期,虽然学习基础较差,但是根据加德纳(Howard 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人的心理能力不止表现在一个方面,虽然他们在学习能力方面有所欠缺,但是在模仿能力、接受新事物方面可能具有比较大的优势。因此,作为中职语文教师,要想做好阅读方面的教学,就必须将学生作为发展的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因材施教,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此外,我们还要转变对中职学生的偏见,发自内心地去关心和爱护他们,尊重他们的个性特点,制定相对弹性的教学计划,促进学生学习成功的体验。
比如在教学《雷雨》这篇文章时,我们可以设置以下几个问题:
1.该剧主要描写了几个人物?他们的思想特征和性格特征分别是什么样的?
2.通过对人物特征的分析,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生活本质?
3.该剧是以四凤触电身亡,周萍开枪自杀的高潮中结束的,作者也曾为该剧写过尾声:“十年后,周公馆被改为教会医院,两个发了疯的老妇(侍萍和繁漪)。孤独的周朴园有一天特地去看望他们,但是没有说任何话。”请根据你自己对剧本内容的理解,为该剧设想一个不同的尾声。
通过对上述开放性问题的一一解答,学生对该剧本的理解也逐渐深入,认识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使学生与作者形成情感的共鸣。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所给出的答案也不尽相同,这时作为教师不要盲目地根据所谓的标准答案对学生加以评价,而应当尊重每个学生所写出的答案,在综合考虑学生的个性特征后,对他们给出的答案给予一些建设性的指导意见,在保护他们个性化特征的基础上坚定其学好语文的信念,增强对经典文学阅读的兴趣。
(二)开展探究式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中职学校培养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具有探究能力以及综合实践能力、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所以中职学校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还要具备一定的探究精神、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探究精神、合作精神的培养至关重要。比如在教学《我的母亲》一课时,在教学开始前我们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在对该文章的讲述开始之前,先由每个小组派出一位代表从作者的简介、文章的结构、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等各个方面谈谈分析与探究的情况,然后由教师对每个小组的探究结果做出评价,最后评选出最佳探究小组。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求胜的心理欲望,也锻炼了学生与人交流、团结协作的能力。由于《我的母亲》这篇文章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也非常丰富,各小组中要想成功地完成探究任务,就必须开展有效的分工协作(比如每个人负责调查一项内容,然后进行汇总、探讨)。在他们分工调查、探究合作的过程中,阅读学习能力会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升,学生也会在一次次的探究磨合中更加具备合作的精神。
(三)鼓励开展整体性阅读,巩固教学成果
课内和课外就如同语文教学的两个翅膀,只张开一侧的翅膀,飞翔就无从可谈,只有张开双翼,才能自由飞翔。阅读教学也是一样,只有实现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有效衔接,实施整体性的阅读,阅读才会散发生命的活力,对学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从而达到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虽然中职语文教材中选入了大量经典、题材丰富的阅读资源,但是课本资源毕竟有限,而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需要建立在丰富的阅读量基础之上。这就要求中职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将学生的课内阅读與课外阅读有效结合起来,开展整体性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比如在教学《杜甫诗二首》时,在讲解完这首诗之后,为了加深学生对杜甫的了解,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诗中所蕴含的杜甫深厚的思想感情,我们可以为学生推荐冯至先生所写的《杜甫传》。由于中职学生在学习方面大都缺乏一定的自我约束力,所以推荐之后不能不管不问,而是应采用适合的方式对学生的阅读质量和阅读进度进行监督。比如我们可以采用每周举办有关《杜甫传》阅读的思想交流会,通过对学生交流过程的观察和学生对该书的感悟来了解学生的阅读进度与阅读效果,既避免了对学生的强制性阅读所造成的抵触情绪,也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对杜甫的了解,也加深了对杜诗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的感悟。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各界对于兼具职业能力和人文素质的综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作为中职语文教师,在对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就必须结合中职学校对于人才的培养目标和社会对于人才的不同需求,研究出符合中职学校特色的阅读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郭延军.关于新课改下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2016(5):77-78.
[2]迟亮.中职生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探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编辑 原琳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848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