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校企合作模式的转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黄芳薇
[摘 要] “互聯网+”作为网络新形态,其在现代社会的产生是互联网思维的实践,将互联网与传统领域相融合,依靠产业升级促进生产力的提升,最终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校企合作模式发生转变,这种转变主要是为了更好地符合社会发展要求,为社会输送更加优秀的创新型人才,并且共同推动社会创新创业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校企合作模式由以往的学校推动转变成为市场拉动,“对点模式”转变成为“对面模式”,硬性单一转向柔性多元。
[关 键 词] “互联网+”;高职;校企合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0-0098-02
高职教育发展离不开校企合作力量的支持,校企合作不仅是学校与企业之间的纽带,也是高职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纽带,是推动高职教育与现代产业融合、跟随产业发展步伐的有效途径,所以校企合作模式就要基于当地产业发展趋势和变革产生相应的转变,这样才能推动高职教育和地区经济发展步伐相一致,提高教育质量和内涵,才能为当地输送源源不断的人才[1]。“互联网+”背景下该如何转变高职校企合作模式,成为当前有关领域专业学者分析、研究的重点课题。
一、产业柔性发展背景下高职校企合作模式的转变
(一)“学校推动”转变为“市场拉动”
我国高职院校在企业参与提供动力方面还比较缺乏,以至于现阶段我国校企合作还处于“枪挑一头热”的形势,校企合作大多都是学校极力推动进行。而现代化产业柔性背景下,以往学校推动模式的发展已经艰难,因此要向市场拉动模式转变。市场拉动模式是指基于市场需求,将市场作为校企合作的推手,推动双方融合。市场拉动模式需要高职院校将自身主观能动力和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出来,然后根据市场需求参与进一些产业链环节中去,为产业环节提供专业化服务,以此获得企业认可,进而激发企业与之合作的兴趣。并且建立灵活的合作平台,以适应市场产业化柔性发展需求,构建属于自己和当地经济之间的良性循环。
(二)对点模式转变为对面模式
高职校企合作在之前的实践中已经形成校企共同培养和订单培养等较好的模式,这些模式都是在校企对点合作中产生的。产业化柔性发展背景下企业性质已经发生转变,具备集群化、小微化的特征,也就为对点合作模式带来挑战,对于高职院校的育人需求就无法满足[2]。对此,高职院校要对产业柔性化中资源布局的特点进行充分挖掘和分析,基于此,与柔性集群之间建立对面合作模式,并且利用范围效应应对柔性化的不稳定性,在灵活多变的生产环境和稳定教育规律中寻找能够支撑合作的平衡点。
(三)硬性单一转变为柔性多元
高职院校有属于自身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规律,当教学条件和环境资源比较稳定时,才能确保教学计划顺利进行,最后实现预期教学目标,因此,校企合作要将硬性单一模式转变为柔性多元模式。生产方式灵活、市场反应灵敏、创新性高的柔性化环境下需要校企合作模式的灵活和柔软,所以,校企合作要突破硬性单一模式,在合作方式、内容等方面具备灵活、多元性。
二、产业柔性发展环境下高职企业合作模式转变研究
(一)构建多元化的市场合作管理机制
根据我国相关教育法案在校企合作内容上,明确提出“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为我国高职院校指明发展方向。企业在合作中为学校提供相关的资金支持、技术支持、管理支持以及知识支持的同时也想有一定的权利,校企双方不仅在学校法人层面实现各项资本的融合,也实现了各种二级层面的融合,如实训基地、二级学院和科研机构等[3]。无论是哪种融合学校和企业都要进行实质性的产权合作,以此形成产业纽带,实现合作意义上的深入合作,构建利益共享、风险共同承担的市场机制。
如果是混合制办学模式,高职院校就可以和市场之间建立天然的连接枢纽,当市场发生变革时就能快速跟上其发展步伐,敏锐察觉市场的变化,将市场需求及时反馈并以此建立与产业发展更加贴切的人才培养方式;高职院校也可以利用校企之间的利益枢纽,享受产业中各项资源,同时依靠产业集群产生的聚集效应,构建出能够适应市场发展的资源运用管理机制,进行组织重组,人才培养流程重建,朝向柔性化方向发展的同时跟随产业发展步伐[4]。高职院校也可以参与进产业链中,在产业链中添加学校资源,促进校企之间各方面的互动,加强企业人力资源优势,促进企业科学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进而提升其产业经济在当地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实力。而对于企业来说,混合办学模式成为推动其作为高职办学的利益主体和责任主体,而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已经成为企业必须实现完成的目标和任务,企业主观能动性在合作中才能被激发,才能促进校企之间的深入融合,并且促进其未来可持续健康发展[5]。校企资源融合、组织再造工作中,企业会自主带入市场规则,提升学校市场意识,并且建立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技术创新模式,实现生产流程与人才培养之间的融合,最终实现工学结合。
(二)建立和新兴产业相符的专业集群
柔性化产业环境下,企业逐渐朝向小微化方向发展,产业柔性聚集是必然的,当高职院校主动接受柔性聚集效应,将岗位群体作为与新兴产业相适应专业集群的主线,建立与之契合度高、内在关联性高的专业集群,以此保障与当地经济发展趋势相吻合。基于产业链建立符合专业集群产业柔性化的要求。生产柔性化环境下,各项产业分工明确,合作更加深入,产业链利用精准度高且专业化强的行业分工最终达到范围经济,互相协作的企业更加向上层空间聚集。产业集聚体现出人才需求和岗位特征,指高度相关性岗位的产生。相关岗位要求人员在专业知识、技能和专业素养方面都具备共通性,岗位群不同岗位之间已经具有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前提下,要具备各种岗位长处[6]。而作为提供人才的供应方,高职院校必须踏上集约化发展道路,将对应的经济产业群构建成为专业集群,达到产业链和专业链深入融合的要求。专业集群要将共同产业集群作为导向,对产业集群需要的技能、知识和素养等进行综合分析,开设相对应教学课程平台板块,建立公共教学资源库和训练平台,之后对于岗位转向特长要求开设专门的课程培训板块,最大化合理利用资源,促进办学效益的提升。对于生产灵活性和教育稳定性之间的矛盾可以利用专业集群的手段予以解决,建立长久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7]。“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企业生产非常不稳定,但教育教学相关方案的实施需要稳定性,如果产业发展波动性非常强不仅会对高职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影响,也会给校企合作带来挑战。而专业集群在维护课程平台板块稳定的基础上能够对外部环境的灵活变化进行专业化方向的调整,使得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平台能够持续利用,尽管一些企业会受到冲击,但整体的专业群依然保持稳定的发展趋势,才能解决教育稳定性与市场灵活性之间的矛盾。基于此,专业集群要与产业集群建立合作关系。市场的波动会对企业的生产活动带来影响,从宏观角度上来看并没有产生变动,整体产业集群生产形势基本保持稳定,因此,专业集群与产业集群之间要建立对面合作模式,代替原先的对点合作模式,这样在面临产业柔性化挑战时才能更好地应对。 (三)共同探索育人柔性化教學模式
第一,教学组织扁平化。企业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想要对市场变化快速反应,最大化满足市场发展需求,其组织结构要转变为扁平化,类似于章鱼,各部门都要直接接触市场环境,企业内部与市场之间形成捷径路径,以此保障企业人才、资源、信息和技术等方面在最大范围内可以进行快速流转。校企之间良好合作管理的建立,要先从组织结构上进行,将组织结构同化。高职院校要改革教学组织,将产业链融入其中,达到产教融合。第二,育人过程协同化。校企合作最初的目的就是共同协作育人,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人才。产业柔性化环境下,由于市场变革速度加快,高职院校就要紧跟市场发展步伐,以实现产教协同育人为建设目标[8]。首先要实现资源共享,这是协同育人的基础,学校与企业在形成资源共享机制中要集成、高效和开放,人才培养中要与产业链实际的生产项目、技术方案以及工作流程等相结合,让教学内容与产业发展动态相吻合。教学组织作为协同育人的主体,校企要共同打造高质量的教学组织,专业教师利用在企业实际生产实践活动中参与的经验不断更新自身技能,提高地区经济转型升级能力。企业专家要积极参与相应的教学教育能力培训活动,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对现代教学方式与教学设计充分掌握,保障理想教学目标的完成和育人质量的提高。
总之,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在发生转变,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改变,而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合作关系也要根据市场转型产生相应的转变,转变传统校企合作模式,以跟随产业链发展变化为建构主线,共同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动力,为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甘艳.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基地建设的模式创新[J].现代教育管理,2015(3):107-110.
[2]姜军.高职校企“双主体”教学团队建设机制创新[J].职业技术教育,2014(23):76-78.
[3]胡江水.关于经济发展方式与高职校企合作模式多样化的战略思考[J].职教论坛,2012(35):4-5,8.
[4]杨虹,龚添妙,刘长生.高职校企深度合作长效保障机制探究[J].机械职业教育,2015(8):16-18,25.
[5]张冬霞,路梦婕.我国高职校企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职业教育(下旬),2015(5):10-13.
[6]黄桃红.高职校企合作的意义与途径[J].职业,2012(29):81.
[7]陈柯冰.高职校企合作21模式转型的可行性研究[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2(3):22-24.
[8]朱智.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科技广场,2010(4):131-133.
◎编辑 张 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850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