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班幼儿故事表演活动的组织及指导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故事表演对大班幼儿来说是一种较好的游戏和学习形式,它不仅能被大班幼儿所接受,还能让大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升。那么,如何有效地开展故事表演活动呢?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首先,选择题材有讲究;其次,故事理解有侧重;最后,提升能力有策略。虽然故事表演是一种游戏,但幼儿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比表演更深层次的学习品质。经过排练和表演,幼儿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稳步的提升。
  关键词:大班幼儿;故事表演;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04-0013-02
  引 言
  故事表演指幼儿通过扮演图画书中的角色,运用一定的表演方法(语言、动作、表情等)再现图画书内容的一种游戏形式[1]。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故事表演常常被用于帮助幼儿理解、体验作品的内容。
  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升入大班时会明显提升,故事表演对大班幼儿来说是一种较好的学习形式,下面笔者以图画书《我的幸运一天》为例,谈谈如何开展故事表演。
  一、选择题材有讲究
  选择题材是故事表演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故事内容是否适合幼儿的年龄、心理特点,会直接影响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相对于幼儿的自由表演而言,故事表演具有一定的结构性。这种结构性既来自“故事”为游戏提供的框架,也来自教师的指导;所谓“故事”,不仅可以是儿童文学作品,也可以是幼儿自己创编的故事及他们经历过的事件。
  1.角色生动,形象鲜明
  选择故事内容,教师首先要考虑幼儿是否熟悉故事中的角色,另外,角色的形象要鲜明。例如,《我的幸运一天》这个故事讲的是狐狸与小猪之间发生的趣事。这两个角色是幼儿特别熟悉的动物,幼儿对它们狡猾和憨厚的本性也非常了解,因此能充分凭借自己的已有经验去进行表演。
  2.情节跌宕,富有趣味
  曲折多变的情节、幽默风趣的叙述、团团圆圆的结局是幼儿所喜爱的。他们被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所吸引,在运动和冲突中、在大胆的夸张中获得满意的结果。
  3.充满想象,便于创造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表现与创造”这一内容明确指出:大班幼儿要能用多种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现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想象;能自编自演故事,并为表演选择和搭配简单的服饰、道具或布景。由此可见,我们在选择故事题材时,不仅要关注故事中的角色、情节,也要考虑其是否有利于幼儿发挥语言、动作、表情等方面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故事理解有侧重
  1.注重表演元素
  对于幼儿而言,他们表演时主要运用语言、动作、表情等方式。因此,我们在组织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时,要有意识地锻炼幼儿说说故事中的对话、做做故事角色的动作、学学有趣夸张的表情。这不仅能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同时也能为接下来的故事表演做铺垫。
  2.关注细微之处
  我们一般都需要借助绘本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绘本是一种图文合奏的艺术形式,具有讲述故事的功能,绘本中的图画是主体。另外,绘本还包含了许多细节之处,如文字承担着辅助图画叙事抒情、表情达意的任务。
  三、支持幼儿有方法
  在故事表演“我的幸运一天”中,幼儿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教师加以重视。
  问题一:表演过程中幼儿争抢角色。故事中的角色大多是幼儿非常熟悉的,有些正面角色比较高大,深受幼儿的欢迎,大家都想演这种角色;而一些反面角色,幼儿都不愿去演,因此很容易出现争抢角色的现象。
  策略1:用幼儿自己的方式解决。《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大班的幼儿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自己协商解决。通常我们会看到幼儿会用少数服从多数、剪刀石头布等方式去化解发生的冲突,如果幼儿已经尝试自己协商解决,那教师就不必急于调解,不妨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矛盾。
  策略2:制作演员安排表。如果幼儿无法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那教师不妨与幼儿商讨,制作演员安排表,帮助幼儿更方便、更合理地分配角色,或者让幼儿轮流扮演角色。
  问题二:时间有限。故事表演需要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并在理解的基础上选择伙伴、制作道具。但完整地完成表演需要大量的時间和精力,而大班的幼儿虽然已有一些时间观念,但不太会合理安排时间的他们,还是会觉得时间紧张。
  策略1:时间上支持幼儿。大班的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非常充实,因此,他们闲暇的时间比较少,能用来排练的时间也是“支离破碎”的,这时教师可以帮幼儿挤出一些时间,如个别化游戏时间可以排练、午休的时间可以排练、放学后可以与家长沟通晚一些来接,让幼儿排练等。
  策略2:制订表演计划书。做任何事情计划都相当重要,工作有了计划,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步骤,我们就可以协调行动,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幼儿做事也同样如此,有了计划,可以让有限的时间变得更有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一开始与幼儿商量出的计划表比较简单,随着幼儿经验的丰富,教师就可以不用参与计划表的制作。
  四、提升能力有策略
  1.在集体教学活动中,通过幼儿演绎、评价将个别表演经验转化为集体经验
  当两组幼儿演绎完成后,教师可以先肯定这两组幼儿,再通过对比发现其各自的优点,使其相互借鉴学习。这时教师可以这样提问:“你更喜欢哪一组的表演?为什么?”引导幼儿从动作的夸张程度、语言的搞笑程度、表演的流畅程度等方面进行比较评价。
  2.通过网络、多媒体等方式丰富幼儿的表演经验
  教师要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去观摩夸张、有趣的表演,比如卓别林的电影,让幼儿感受到为什么好笑、怎样做才会让观众喜欢,从而为其表演找准方向。
  五、后续思考
  虽然表演是一种游戏,但幼儿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比表演更深刻的学习品质。笔者发现,通过排练和表演,幼儿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稳步的提升。
  1.增强自信心
  因为每位幼儿都扮演着一定的角色,这就要求参与表演的幼儿要互相交流,从而充分体现个体的存在。在表演过程中,幼儿的自信心会大大增强,幼儿会在理解的基础上自己去发挥、想象、表现。故事表演为幼儿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为幼儿营造了学说话、敢说话、会说话的浓厚氛围,培养了幼儿的表演兴趣,锻炼了幼儿的胆量。
  2.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文学作品中的语言优美、形象,句式丰富多变,对幼儿语言形式的学习具有特别的意义。在故事表演中,幼儿要学会说各种不同的句式,日积月累,就能自然地获得有关语言形式的经验,潜移默化地掌握各种不同的句式。
  3.锻炼社会交往能力
  故事表演中的选择伙伴、分配角色、道具制作、场景布置及表演过程都需要合作和协商。这考验着幼儿与同伴交往的能力,故事表演能帮助他们在矛盾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方式,学会怎样与他人融洽相处。
  结 语
  综上所述,故事表演作为一种教育形式,对正处在大脑开发黄金期的幼儿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对这一教学活动加以重视,积极开展故事表演,并引导幼儿投入其中,提升其各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刘永汉.借助故事表演培养儿童的理解与表达能力[J].文教资料,2019(20):207-208.
  作者简介:张慧慧(1988.12—),女,江苏苏州人,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幼儿教育工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110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