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激趣课堂”模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张志勇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从教学实践来看,“法”就是课堂教学的手段、技巧、艺术和模式等。“教学有法”强调教学要符合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教无定法”则强调教师在“教学有法”的基础上创新教法。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中学在教学实践中建构的“激趣课堂”教学模式,具有现实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所谓“激趣课堂”,即在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和现有教学资源的引导下,有效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和协作能力并建构自己知识体系的课堂。“激趣课堂”是对课堂结构的划分、步骤的安排和策略的运用等方面所进行的整体架构,不同学科的教学均可在这一框架下实施,具体教学过程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激趣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有“趣引—趣问—趣练—趣用”四个环节。这四个环节,从形式上看是单独的板块,从逻辑上讲则是层递的关系。四个环节,以“趣”贯穿,环环相扣,构成一个完整的课堂结构,具体操作过程及要求如下。
一、趣引——突出一个“巧”
教材中的许多内容在学生眼中是枯燥无味的,作为教师,走进教室的表现尤其是教师的前几句话即新课导入,对一节课的成败起着关键作用。课堂导入犹如文章的“凤头”,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富有针对性、启发性、新颖性、趣味性和简洁性的导语来引导学生“入情”,也可以借助图片、动画、游戏、故事、演讲、知识背景和生活场景等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顺利地参与课堂学习。当然,引导的时间要短,趣味要浓,要让学生情绪饱满、学习目标明确,即“第一锤就要敲在学生的心上”,具体操作如下。
1.知识巧过渡
以旧引新,趣引新课。过渡内容可以是对已学知识的复习,可以是相关知识的关联,也可以是对新学知识的铺垫。教师要对相关内容有序梳理,达成知识的前后粘连,新旧知识的过渡要关注“三点”——演变点、连接点和共同点。
2.兴趣巧培养
兴趣的培养可以分为四类:①碎片化语言(诗词、谜语、歌曲等)引趣,如语文课的古诗词和名著教学,教师可以先播放由古诗词改编而成的歌曲或由名著改编的电视剧主题歌,让学生迅速进入古诗词和名著学习的氛围;②经典故事激趣,故事引路最能引发学生的兴趣,中小学生好奇心强,爱听有趣的故事,教师应抓住学生心理,将学生的好奇心转化为浓厚的学习兴趣;③动手实践导趣,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做”,教师在新课导入时可以采取边讲解边动手实践的方式,这样可以将原本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直观;④评价性激励催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当时的课堂状态,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评价,也可以对上一节的学生课堂表现、上一次作业情况、上一次检测情况等作出正面的激励性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問题巧导入
这类操作可以分为三类:①生活中的问题切入,教师在导入环节,可以尝试从日常生活入手,从学生比较熟悉的事物和现象出发,导入新课,学生将课堂学习与身边的事情结合起来,兴趣会大增;②衔接性的问题导入,教师应注意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在巩固旧知的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联想和分析,让学生感受到新知识就是旧知识的引申和拓展,这样,不但复习、巩固了旧知,而且能够消除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和恐惧感;③悬念性的问题引入,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假设问题情境,制造悬念,或引导学生思辨,或制造观点冲突,既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又能够活跃课堂气氛。
二、趣问——定位一个“主”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思维活动由问题的产生开始,问题则是点燃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围绕学生的困惑点和知识的重难点提问。能否抓住主要问题,是一节课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1.问题主设计
每一节课、每一篇文章、每一个章节内容总有一个或几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关键的词语、句子,重要的定理、公理,生动有趣的实验等。教师应根据“课情”“学情”因势利导,找准切入点,抓住主板块,提出有启发性的主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思维,使课堂充满趣味和活力。
2.思维主引导
教师在教学中既要运用抽象思维法引导学生思维,更要运用形象思维法引导学生发散思考,最好能将抽象思维转化为形象思维,这也就要求教师预设主问题时体现“转化意识”,给学生巧搭台阶,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学生在此基础上,可以根据教师提出的主问题,通过分析与综合、分类与比较、归纳与演绎、抽象与概括,把核心问题分解成具有指向性的小问题,结合教师提供的“拐杖”,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
这里,需强调的是创新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采取“抓住主板块、提出主问题、指明探究方向”的方式,将课堂适当地交给学生,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3.方法主生成
趣问有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归纳了以下几种效果明显的方法。①谈话法,运用谈话法可以提高学生求知积极性,激发学生思维,有助于巩固所学;②讨论法,教师提出一个具有启发性的主问题,在学生讨论时,教师要在倾听的基础上适时引导,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意见,把讨论引向深入;③翻转法,这种方法建立在多媒体“班班通”运用的基础上,教师在学生观看视频后设计出4~5个小问题,帮助学生及时检测,并对学习情况作出判断;④实验法,实验法主要用于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做新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自己设计方案并操作实验,自主探索问题并解决问题,其基本结构可概括为“问题—实验—结论—应用”。
三、趣练——注重一个“活”
训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因此,精心设计、灵活处理课堂训练内容是教师掌握教学情况、进行教学反馈和调节的重要措施。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三种“趣练”。
1.基础及时练
基础练习主要采取当堂提问的方式进行,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有启发性,所提问题要贴近现实生活,有时代气息。教师要从各层次学生听课的神情中捕捉信息,从学生答题的准确率、错误率中归结信息,要对每个学生的知识积累情况和能力的提高情况了然于胸,从而确定新的教学调节措施。 2.重点强化练 无可否认,教学重点和学习重点是高度重叠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准确地把握各部分知识结构中的重点,抓住主板块、主问题反复练习,从而有效地引导学生掌握学习重点。教师可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不同层次的学生实际,在教学中设置不同层次的训练内容,让课堂练习成为学生知识迁移的有效方式。
3.难处拔高练
教材知识多为基础性知识,学生正是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逐渐进入深度学习的。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难度较大的练习,给学生提供较为广阔的创造时空,鼓励小组合作,共同探究某一深层问题,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趣用——体现一个“深”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知识的升华。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根据所学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培养做事的能力。“激趣课堂”注重学生在实践中对知识应用的能力,强调学生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倡导学生用已有知识去发现新知、创新实践。在教学中,笔者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知识向生活延伸
学习就是为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趣用”环节,教师应多方搜集现实生活与所学知识相联系的背景、事件和现象,创设问题情境,将学生所学代入社会生活。在学生掌握了有关知识和技能后,再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以此培养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阅读向深处拓展
学生学习到一定的知识后,就不再满足于课本上的知识,而是希望通过课外阅读来扩大自己的视野,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发挥自己的特长,增长自己的才干。因此,不仅语文课要进行拓展阅读,其他学科拓展阅读也很有必要。当然,培养阅读能力还有助于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有效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力借实践提高
作为教学形式的“问题解决”,其方式更强调学生自己动手,因此教師要精心设计问题,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完善所学,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事实证明,学生通过实践得出的结论往往比教师提供的标准、规范的结论更重要。另外,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放手让学生自己做一些小采访、小调查、小试验等,并能从中发现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让学生能力在实践中得到提高。
“激趣课堂”的建构,让学生的学习不再枯燥,让课堂充满活力,让教学更有效率。
(作者单位: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843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