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外语学习策略与大学英语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石锦霞

  摘要:学习策略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正确的使用学习策略能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成绩。本文介绍了外语学习策略的概念、分类及其特点,探讨了大学英语教学中学习策略使用的重要性,从而得出学习策略的使用能够有效地提高大学英语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学习策略 大学英语教学 英语学习策略培养
  
  一、引言
  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全世界的教育理论专家基本上都集中精力研究教师的教学方法,认为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专家认识到,教学不是教师一厢情愿的事,学生的学习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学习的效率(胡振辉,2006 :1)。同样的学生在同一个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却考出了不同的成绩,甚至相差很大,其中的原因除了学生们的学习动机不同之外,学生对学习策略的使用程度也起了很大的作用。由此可见,学习策略的重要性已经是不言而喻的了。因此,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传授学生具体的外语知识之外,另外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传授学习策略及领导学生正确、有效的使用学习策略来促进自己的学习。
   二、学习策略的定义与学习方法的区别
  什么是学习策略?根据O’Malley等人的定义,学习者策略指学习者为有效的获取、储存、检索和使用信息所采用的各种计划、行为、步骤、程式等,即为学习和调节学习所采取的各种措施 (魏庆华,147)。然而,也许很多人会把这个概念同学习方法等同起来,认为学习策略就是学习方法。这种方法是错误的。在《英语学习策略》(2006)一书中,作者对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做了一个详细的区分。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用作者的语言来说,学习策略是“大概念”而学习方法则是“小概念”。其中,学习方法指的是学习者学习某种知识所使用的具体的方法,而学习策略则包括了学习观念和管理观念、学习方法和管理方法。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主要是针对学习者而言的,而管理观念和管理方法则是针对教师而言。一方面,观念和方法可以互相作用,从而促进学习者更为有效的获取知识;另一方面,管理观念和管理方法的作用也是非同小可的。
  三、学习策略的分类及其特点
  国外的学者从70年代起就开始研究学生的学习策略,其中不乏对学习策略的分类。Oxford (1990)对学习策略的分类是比较全面的,根据Oxford的分类,外语学习策略可以分为两大类: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直接策略分为三类:记忆策略,认知策略和补偿策略。间接策略也有三类: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会策略(林小鸽 2009:120)。然而,根据不同的标准,学习策略也有不同的分类。例如,根据在不同领域的使用差别,可以分为词汇学习策略,语音学习策略,阅读学习策略,听力策略,听写策略,工具书的使用,笔记策略,网络学习策略和写作策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类知识文化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人们独立学习能力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大量的社会经历告诉人们仅靠从学校获得的那点知识是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要的。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传授学习策略并指导学生正确的使用学习策略才是教学的根本任务所在。那么,在当今社会,学习策略的特点又是什么呢?首先,学习策略是因人而异的。不同的学生,由于智力、性格、经历等等的不同,会采取不同的学习策略。例如,面对同一篇阅读材料的,有的同学会采取带着问题去阅读的方法,而有的同学则会采取先读完整篇文章再回答问题的方法。因此,从这个角度出发,不同的人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应该采取不同的学习策略,而不能盲目的使用他人的学习策略。第二,有些学习策略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一些改变。例如,背诵同一篇英语美文,小学生也许会采取反复大声朗读的方式来加以记忆,而对于成年人而言,则大多使用理解记忆。第三,学习策略还会因内容而异。例如,有的学习策略具有普遍意义,用途很广;而有的学习策略则只能限制在某个范围内来加以使用。第四,与任何技能一样,学习策略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习策略不是具体的知识,而是学习者所使用的用以学习知识的技能和方法,因此,学习者学习了学习策略,必须加以反复的使用才能形成技能。这就要求学习者既要从理论上理解策略的原理、功能、作用,又要进行反复实践。最后,认知策略与元认知策略两者必须结合起来使用,不可偏废。演绎推理或为了对某一句子进行记忆而实行的反复朗读操练等等直接参与语言的学习活动的实践称为认知策略,而元认知策略则指对语言教学有着间接影响的,在学习中发挥着执行性功能的学习策略(段莉等,2002:81)。善于学习的人会尽可能多的将认知策略与元认知策略结合起来使用,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取得进步。
  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注重英语学习策略的运用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在传授英语知识的同时,注重英语学习策略的讲解并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以及形成根据学习时间、学习内容等不同而改变学习策略的能力。
  首先,教师可以采取各种不同的方法及途径向学生讲解学习策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有效的学习策略。例如,经验介绍,让高年级的学生向低年级的学生传授学习策略,低年级的学生从中采取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这种方法比较直接也容易被学生们采用。除此之外,学校可以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教师可以开设相关的系列讲座或专门的课程来引导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第二,在英语教学中,对英语学习策略的运用与语言知识技能的培养要结合起来。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在于交际,然而,现在大学里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则是学生们大多时候是能听懂,但却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主要任务则是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会话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对语言知识技能的培养和提高。
  第三,教师要纠正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两个错误观念即“只要我努力学习,就一定能成功的”和“我一旦掌握了一套学习策略,就可以一直使用下去”。古人云“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然而,学习并不是简单的机械运动。一些学生平时很努力学习,而每次考试成绩却一向平平,甚至不如人意。由此,这部分学生就很容易产生自卑感,认为自己“天生不是学习英语的料”,殊不知,他们没有发现,自己之所以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是因为自己只顾主观努力,没有去找出英语学习的客观规律。在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针对第二类人而言,教师必须使学生意识到学习策略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的。例如,同一个学生肯定不能把自己中学学习英语的策略照搬到大学英语的学习中来,而必须做出适当的调整,因为大学英语与中学英语,不仅学生所学的知识截然不同,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也是完全不同的。
  第四,学习策略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语言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学习策略的研究结果对教学方法有一定的启示 (董莉,2002:84)。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就是以老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学习为辅(孙文敏,2009:149)。整堂课45分钟都是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讲解,学生在下面有的盲目的抄笔记,有的埋头看课本,老师的精心讲解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越来越多的人提倡把课堂45分钟还给学生,提倡教师转变教学观念,采用新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开展个性化教学。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口语教学中,大多数英语教师喜欢采用role-play(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展现自己的英语水平,许多学生为了追求情景的真实性,他们会在课后进行充分的准备或是对原音进行多次的模仿,这种方法在无形之中对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如果这种教学方法正是学生所喜欢的学习策略,那么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则可以尽可能多的使用这种教学方式,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结语
  “活到老,学到老”这是当今知识社会对每一位公民的要求。就业后的职后教育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知识的获取渠道已远远超出课堂范围。提高学生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当今高校教师的责任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一种较为灵活、开放的教学方式,对学生不仅要“授之以鱼”,还要“授之以渔”,在不断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一套学习外语的方法,从而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Oxford R L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 [M]. Boston Heinle. 1990. 1, 16-17.
  [2]Vivian Cook. 2000. Linguistics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3]董莉。学习策略与大学英语教学。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2(1):84-85。
  [4]段莉,薛志红。学习策略与大学外语教学。华北工学院学报,2002(1):79-81
  [5]林小鸽。影响外语学习策略使用的因素及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9(3): 120-121。
  [6]孙文敏。学习策略与大学英语教学。武汉船舶技术学院学报,2009(6):147-149。
  [7]魏庆华。外语学习策略与中学英语教学。外语教研:147。
  [8]胡振辉,2006。《英语学习策略》。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409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