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天津市社区居民就医行为模式调查和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曹 玲

  摘要:为了解天津市社区居民就医行为模式及影响因素,分析居民医疗需求,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天津市150名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实现合理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解决方案。
  Abstract:To understand the behavior of Tianjin medical community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the medical needs of residents, using the method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150 community residents in Tianjin survey. Of health care reform to achieve a reasonable solution.
  关键词:就医行为模式 影响因素 社区居民 中国天津
  Key words:seeking behavior patterns factors community residents Tianjin China
  作者简介:曹玲,女,汉族,天津市人,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08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已成为中国政府高度关注的民生问题,如何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也一直是我国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由于中国人口多、基数大,总体来说提供的医疗服务都不同程度地无法满足老百姓不断增加的需要。因此,探讨居民的就医行为模式在医疗体制改革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如何解决居民就医问题具有实际意义。为了解中国天津地区居民的就医状况,本研究通过对天津社区居民的就医行为模式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为改善中国天津居民就医问题提供实证依据。
  一、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的原则抽取居住在中国天津市半年以上、具有意识行为能力、愿意接受调查的居民,共150人,作为调查对象。调查问卷收回149张,收回率为99.33%。其中有效问卷149张。采用“城乡居民就医行为调查问卷”进行调查。
  1、2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编制的调查问卷,运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含有居民家庭和家庭成员情况、健康、参保与就医的客观情况以及就医意向与评价。
  二、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研究149被调查者中男性65名,占43.6%。女性84名,占56.4%;年龄在20岁及以下的有43人,占28.9%;20岁―60岁102人占69.1%;60岁以上4人,占2%;健康状况良好92人,占61.7%,一般54人,占36.2%,差3人,占2%;文化程度(15岁及以上)初中及以下21人,占14.5%,高中39人,占26.9%,大专及以上85人,占58.6%。医疗费用支付形式:个人支付者17人,其他负担形式(医疗保险)132人。
  2、2居民就医行为分析
  由表1我们可得知有14.3%的居民患病后从没进行任何治疗,6.7%的居民患病后进行了不规范处理,79.0%的居民患病后进行过正规诊疗。可见该市大多数社区居民对卫生服务的利用较高,身体保健意识较强。
  由表2可知不处理或不正规处理的原因中有66.2%的居民由于认为自己病情轻,5.9%居民认为由于交通不便,同样5.9%由于经济困难,还有22.1%的居民由于其他原因如没时间。可见该市居民身体健康状况较好。但也有部分居民由于对医院医疗质量不信任、医疗费用太高、没时间及交通不便而忽视对疾病的治疗。对此,还需加大医疗服务的供给,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降低医疗费用,满足对医疗服务的需求。
  由表3可知,对于就诊机构的选择,有17.9%的居民选择患病后去药店买药自行治疗,有9.3%的居民选择个体诊所,27.8%的居民选择社区卫生服务,还有45.0%的居民选择到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去诊疗,据调查选择到大医院看病的原因主要是医疗质量好,定点医保。而不选择到大医院就诊的主要原因在于其价钱太高,排队等候时间过长,服务态度差等。选择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的主要原因在于离家近、价格低、服务态度好,不选择的原因在于认为其技术水平低,或不甚了解。可见,要想减轻大医院就诊压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还要正确引导居民就医行为,从而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2、3不同特征人群的就医行为模式
  2、3、1不同性别居民就医意向及影响因素分析
  由表4可知,比较性别不同的两组居民在就医意向选择及影响因素方面差异不大。
  2、3、2不同文化程度居民就医意向及影响因素分析
  由表4,不同文化程度居民在身体不适时选择不就医行为无差异,而在选择就诊机构时存在差异。大专以上学历的居民选择到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就诊的比例较高,而小学、初中学历居民选择到社区服务机构就诊的比例较高。
  大专以上学历的居民选择大医院,看重其医疗质量、技术水平的占主要原因,而小学、初中学历居民选择到社区医院由于费用较低的占主要原因。不到大医院就诊的其他原因还有距离远、服务态度差、排队等候时间长等。
  可见不同文化程度的居民其就医行为存在一定差异。
  2、3、3参加不同医疗保险制度居民就医意向及影响因素分析
  从表4的调查结果来看,参加本地城镇职工医保的和本地城镇居民医保的绝大多数愿意在综合性、专科性医院就诊,而参加其他医疗保险的和无保险的居民较多则倾向于在个体诊所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这表明医疗保障形式也直接影响居民的就医行为,只有将保障形式与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相结合,才能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
  三、讨论
  目前影响居民就医行为选择不同医疗机构及不就医的影响因素众多,通过相关文献及本文的调查结果分析,主要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外部原因,包括参加的医疗保险制度和交通是否便利;二是居民内部原因,包括认为病情轻,不用就诊等非理性就医观念,对大医院过分依赖,对社区医疗缺乏了解和信任。
  医疗质量水平直接影响居民的选择。通过该调查发现,46.2%的居民之所以选择到离家较远的综合性、专科性医院就诊,而不到家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主要原因是认为大医院设备精良、医务人员技术水平高,而社区卫生中心医疗设备简陋、落后、就诊环境差、医务人员水平低以及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了解等。可见,要想真正实现医疗服务的优化配置,使医疗资源切实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减轻大医院的就诊压力,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服务居民的重要作用,必须大力发展优质社区卫生服务,并对在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就诊的患者提供更多便利性服务,如上门医疗、健康检查、康复保健及家庭病床等,满足居民基本医疗需求。医疗体制改革也应以居民就医的行为变化趋势为导向,为了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其便利优惠政策也要适当向社区卫生服务倾斜,正确引导居民就医。如降低社区医疗费用,大病通过社区卫生机构转诊到大医院减免一定费用等。
  准确定位社区卫生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和建立合理的服务模式是建立社区卫生服务并使之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要真正实现“大病进医院,小病在社区,康复在社区”的服务模式,可正确引导居民小病在社区就诊,大病通过社区转诊可实现部分减免优惠这一模式,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方便性、综合性的优势。另外,最重要的是要及时更新社区医疗卫生设备,建设全科社区医疗队伍,培养高素质医务专家进社区,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缩小卫生服务需求差距,切实解决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衡艳林,社区居民就医行为的调查和分析。家庭护士,2006,4:59-61
  [2] 杨哲,张寿生,汤泽群。居民就医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医疗体制改革[J]。卫生软科学,2000,14(3):127-130
  [3] 邹宇华,张弛,张冬梅,等。社区居民就医意向与卫生服务利用研究。中国卫生经济,2004,23:15-17
  [4] 蒋景春,扬世昌。北京市宣武区社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机制初探[J]。中国全科医学,2002,5(1):35-3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899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