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切实加快农村改革的步伐,重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长期存在的制约农民收入提高的因素,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关系到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武乡县农民收入也长期受到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增长速度缓慢,农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改善。所以,针对武乡县农民收入的实际情况,研究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武乡县农民增收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增收途径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12-0024-04
  农民收入增长问题关系到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关系到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解决好农民的收入问题,就等于抓住了农村工作的关键,就会带动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因此,加强对武乡县农民收入问题的研究,对武乡县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武乡县农民收入的现状分析
  1.农民的纯收入增长不稳定。据对武乡县农民收支情况调查得到的有关数据,武乡县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 846元,到了2017年为5 586元,2014—2017年武乡县农民收入呈现上升趋势,尤其是2016年增长幅度最大,增长了1 852元。但是在2016—201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明显减少的趋势。从变化情况看,2016—2017年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平均年减少844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对生活消费的支出增多。近年来,由于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种植业抗御大灾大害的能力和对经济发展的承载力较弱,台风侵袭、农产品价格水平和物价水平的影响,2016年的人均收入是1 420.01元,2017年的人均收入是1 232.47元,收入减少844元,减幅13%左右,这是造成农民收入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农民在种植业方面农民收入减少较多。在渔业、牧业和林业方面,农民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在工资性收入、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方面也有所增加。在支出方面,2013—2016年,农民在生活消费支出随着农民纯收入增加而增加。在2017年,农民的纯收入较去年有所减少,农民的人均生活消费开始较少,除了食品生活消费减少外,衣着和居住消费支出都有不同程度增长外,其他方面的支出基本保持不变。
  2.农民的收入来源呈多元化。从武乡县农民总收入的构成来看,农民的经濟收入来源已经开始呈现多元化趋势。农民家庭经营收入是农民总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农村家庭经营收入的增长快慢是农民收入增长快慢的主要原因。武乡县在家庭经营收入中,第一产业中的种植业收入是农村居民总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种植业收入是农村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见下页表1)。2016农民种植业收入占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67%左右,到了2017年,占农民总收入的比重下降到66%左右。因此,农村种植业收入增长的快慢,对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增长速度有很大的影响。农民在渔业、林业、牧业方面的收入也开始逐渐增加,占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家庭经营收入中的二、三产业收入增加,在第二产业中,有工业建筑业作为收入的来源;在第三产业中,则有交通运输邮电业、批零贸易餐饮业、社会服务业、文教卫生业和其他等收入来源。除家庭经营性收入以外,农民收入结构新增加了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方面,虽然这三方面的收入增长幅度不大,比不上家庭经营收入增长的多,但是这三方面的收入已经在逐步上升,开始慢慢成为农民收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的收入结构开始呈现多元化。
  3.城乡收入差距逐渐拉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衡量二元结构的重要经济指标,2016—2017年武乡县农民人均纯收入速度出现负增长,而城镇居民的在岗平均工资增长率却在稳步上升,所以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正在进一步拉大,这已成为武乡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见下页表2)。
  二元经济结构在造成城乡工农业差异的同时,也造成了城乡收入水平的差距,城市人均收入远远高于农村人均收入。2013—2017年期间,除了2013年以外,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增加幅度均高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年增长率增加幅度。城镇职工平均收入均高于农民人均纯收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城镇职工的收入基数远高于农民人均纯收入基数。城镇职工收入基数大于农民纯收入基数,加上年增长率高于农村年增长率,这些最终导致城乡收入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二、农民收入的影响因素
  1.政府对农村的财政投入不足。从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看(如下页表3所示),武乡县在农业支出、林业支出方面较B市其他县市相对薄弱,而且农业支出只占地方财政支出的1.88%,说明武乡政府的有关资金政策并没有对农村实行较大的倾斜,农村农业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资金严重匮乏的情况。针对农田水利设施薄弱,亟待加强的状况,武乡县水利和气象支出也不容乐观,根本无法满足农村对这方面的要求。在武乡县,农业既是基础产业,但也是一种弱质产业,受到市场变化和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尤其是受到台风等自然灾害影响,需要政府的扶持和帮助。但是,农业对地方经济建设的贡献率比不上第二、三产业,政府为了地方政绩建设,大部分财政资金都向其他产业倾斜。武乡县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和管理存在资金投入总量不足、投入结构不合理、管理体制不完善、资金使用效果不理想等许多不足之处,阻碍了农业快速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2.民营企业发展滞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武乡县农民已经不能满足于只从土地上种植粮食来获得微薄的收入,大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了能够多增加自己的收入,大规模涌入非农产业中,包括民营企业和城市的第二、三产业(如表4所示)。但是在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村和城市的企业发展受到政府的优惠待遇不同,使得投资环境的差异很大,农村的企业发展受到外部环境的限制,无法获得长足的发展。由于民营企业的发展速度落后,规模较小,根本无法满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需要,只能吸纳小部分劳动力就业,这就导致了农民为了能在农闲时获得收入,就不得不涌进城市的第三产业就业。所以,农村的民营企业在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还是不够充分。   3.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农村收入低、收入增长缓慢,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农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改善,农业经营效益的提高,都直接或间接地取决于农民素质的高低,而农民素质的高低和农民收入的高低有直接关系。目前,全县有普通中学8所,其中完中两所,初级中学6所;职业技术学校、成人中专、教师进修学校各1所;小学51所,其中实验小学两所、中心小学9所;公办幼儿园7所。由于经济水平发展不均衡,县城和农村的学校分布数也不均衡。一方面,在农村,教育事业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于城市来说,政府对农村的教育财政投入非常有限,经费短缺,教育基础设施落后,农村学校的数量和教师的质量都无法满足农村发展和农民能力及素质提高的需要,造成农民的受教育程度和科学文化素质相对偏低远远无法满足农村的需求,与同市其他县市相比处在较低水平(见表5)。
  三、农民收入的提高途径
  1.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投入。切实加大对农村生产、生活等基础设施方面公共产品的投入。主要是水利、土壤和生态建设,重点是水利建设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电网改造、通讯、广播电视、农产品市场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这既能大量使用农村剩余劳动力,改善农民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民适应市场、开拓市场与提高投入产出比的需要,减少农民增收的波动性,从而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又能为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夯实基础。为此,各级财政要按照公共财政原则,逐步增加对县以下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的投入,采用财政补贴、财政贴息等多种形式来实现城市反哺乡村和工业反哺农业,支持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继续稳定、完善、强化对农业和农民直接补贴政策,加大粮食直补、良种补贴,以及“家电下乡”中各种农机具的补贴力度,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使购机户享受购机价格优惠的同时,又在农机作业中获得可观的收入,允许农民土地流转,使土地规模经营成为可能,大大提高农民经营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2.大力发展民营企业。一是要大力发展民营企业以及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壮大集体经济。民营企业对于农村就近转移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方面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这样也可以减少农民进城打工受到不公待遇的问题。但是,民营企业在农村的发展非常缓慢,在缓解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上起到的作用很有限,根本没有发挥乡镇应该发挥的作用。民营企业还应该不满足现状,居安思危,努力创新,充分利用当地农业的比较优势,发展各种立体农业,为农业产业化提供必要的技术等方面的支持,这样有利于城乡产业的统筹发展。二是要在家庭经济组织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组织,充分发挥其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方面的作用。三是可以让城市中发展较好的企业对民营企业进行对接扶助,帮助民营企业更好地发展。而政府对这些有关的企业实行政策优惠,使越来越大的发展较好的城市企业愿意扶助民营企业,使更多的民营企业能够学习到城市企业成功的经验,少走弯路,在城市企业的带领下大步向前迈进。所以,民营企业要充分利用城市先进生产力的集聚,扩散和辐射功能的作用,以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为契机,带动农村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形成城乡互补,分工合作,一、二、三产业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的新局面。民营企业通过自身的壮大,将会使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这既解决了企业自身發展的用工需求,也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渠道和增收门路。
  3.提高农民的素质。首先,科技的运用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手段。注重农民科学技能素质的提高,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前提和条件,要突出抓好新型农民的培育,围绕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新型农民目标,千方百计帮助农民开阔视野,努力提高农民文化科技素质。其次,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越高,农民的收入也越多。具有较高文化程度的农民,比较容易学会和掌握农业科技知识,能够把农业知识运用到农业生产中去,提高生产效率。所以,要加大农村教育事业的投资和投入,务必抓好农村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发展农村教育视野,在农民头脑中树立科教兴农的观念,为农民增收打下坚实的人力基础,要不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教育的薄弱环节。同时,也要不断提高农民外出打工所需的技能,要做好劳动技能培训,以适应市场对各种类型的劳动力的需求,方便农民根据市场需要给自己充电,增强农民就业能力,为农民外出打工增加收入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欣,江漪.城市化进程中的二元社会结构问题[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4):93-94.
  [2]  吴启伦,魏丹,王雅鹏.影响我国农民收入的因素分析和对策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4,(4):74-75.
  [3]  王东.农民收入现状和增加收入的几点建议[J].安徽农学通报,2014,(13):20-21.
  [4]  朱明远.增加农民收入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山东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4):8-9.
  [5]  赵乐俊.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J].中国集体经济,2014,(2):145.
  [6]  任柏强,梁焕文,许经勇.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J].温州大学学报,2014,(1):3-5.
  [7]  文峰.制度变迁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223-228.
  [8]  洪名勇.城乡统筹与协调:中国发展道路的反思与调整[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1,(3):64-6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8704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