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检验中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现阶段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以及生活质量逐渐提升的影响下,人们愈发注重食品安全和质量。怎样能降低食品内残留的各类有害物质,以及提升食品质量与安全已经逐渐变为近些年食品制作及生产企业最为关注内容。而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具有实际操作简捷,分类效率强以及结果精准多种优势,因此这项技术在食品检验环节中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食品检验 气相色谱 质谱 联合应用 探讨
气相色谱技术是20世纪50年代科学技术的研发中最为重要的技术之一。这种技术其主要是一种全新的分离和分析的相关技术,并在农工业,国防建设以及科学研究等多个领域的应用极为普遍。气相色谱技术指的主要是将气体当做流动相的色谱法。而气相色谱与质谱连用技术的出现是在20世纪60年代,并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和计算机软件的普及,这项技术逐渐完善,应用功能不断增加,具有定量精准,色谱分离效率高和质谱进样量较少,灵敏度较高以及分析速度较快等多种优势,其主要在生命科学,材料,药物和食品等研发中应用十分广泛。
一、气相色谱法与质谱技术的原理及联用优势
在对特定样品展开分析检测的过程中会,混合样品通过分离后进入质谱仪离子源,再通过电力环节转换为离子,而后再将离子运用质量分析器以及监测系转换成质谱信号,并将此记录到计算机内。通常在进行简化测试,混合样品多会不断进入离子源,因此只需要把质量分析器的质量扫描以及扫描的具体时间设定在特的范围以内,便能够运用计算机对各个质谱进行采集。通常质谱仪可以分为离子扫描以及全扫描两类。其中离子扫描检测多数只会对感兴趣的部分离子展开选择性相关检测,并对其中的特性进行记录,针对其余不相关的部分离子会进行选择性的排除,因此离子扫描的灵敏度和全扫描相比,前者大致会比后者高出百倍左右。通常在大部分色谱分析中离子扫描监测的应用十分广泛,由此不但可以让离子色谱图更为气息和直观,还能有效降低其他成分产生的影响。
二、气相色谱法与质谱技术在食品检验的有效有效应用
(一)检验食品成分
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运用于食品物质检测以及食品成分分析愈发广泛,虽然对不同对象及很行检测的前期处理方式以及色谱实际情况以及分析结果都有一定的不同,但是其检测的效果及分析结果都较为良好。多位专家学者都应用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在对不同食品的具体成分和营养成分的相关分析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比如彭帮柱等学者对苹果酒香的相关成分进行检测与分析,最后获得40多种香气的化学成分。而江健等人运用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以及顶空固相微取技术分别在鲢鱼,草鱼等多种淡水类的肉之中检测出了40和31种挥发成分,而产生这些挥发成分的关键就在于羰基和醇类化合物。这些通过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检测、分析及应用都充分的呈现出这项技术特性,其定量测定分析不但速度较快,并且测量灵敏度也较高。
(二)食品添加剂的检验
多数食品企业在对食品进行生产时,为了可以减少生产成本,扩大食品销量规模,会在食品内加入超量或是非法添加部分添加剂,而这多会对食品食用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比如部分商家在生产食品的过程中将邻苯二甲酸酯作为棕榈油的替代品,在食品添加剂起云剂中广泛应用,而这将会对食用者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在气相色谱法与质谱的检测过程中,将邻苯二甲酸酯作为标准品配置的标准储备液,其浓度设定为1000mg/L,而后再加入两种标准中间液,两种中间液的具体浓度分别是10mg/l和100mg/L,而后再添加两种标准工作液,其浓度分别是、2—50μg/ml和0.1—2.0μg/ml,再把饱和正乙烷的乙腈溶液或是百分之十的叔丁基甲醚的乙腈溶液当做提取剂。通常样品的前期处理方式会按照样品种类的差别,对其进行科学的选择。气相色谱应用的是HP—5ms色谱柱,载气同为HP—5ms,其流动速度为1ml/min。温度上升顺序为60℃,1min,220℃,1min,280℃,4min,进样口的温度与之相同,而不分流进样为1μL。质谱离子转化方法,离子源具体温度以及离子源的采集方式与之相同,而其溶剂延迟时间为5min。在实际检测中需要不断加强对对碎片离子高碎片峰与特异峰的实时监测,完成以后可运用基质匹配校准曲线对邻苯二甲酸酯族成分展开详细的分析。
结束语:近些年来,随着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愈发受到人民的广泛关注,因此食品企业若想有效提升食品安全,就需要在食品检验阶段进行严格的监管与控制,而这不僅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首要前提,还是为食品监管提供最为高效,合理的参考指导的重要基础。通过大量的实践与研究数据表明,将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的检测方法应用于食品检验不仅检测效率更高,其检测效果也更为明显,因此这项技术在未来食品安全监管控制方面必然会发挥出关键性的作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8120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