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辽宁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群体能力特征调查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结合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群体的内涵,对辽宁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群体的现状展开调查,分析了辽宁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基础性能力、运行性能力、创造性能力、组织性能力和执行性能力等能力特征现状,基于政府部门、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单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视角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科技创新;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能力特征
  [DOI]10.13939/j.cnki.zgsc.2020.02.168
  1 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群体的内涵
  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群体是在研究领域、商业领域和决策领域,在科技创新活动的价值链上取得显著科技成果,为科技发展做出重大贡献,致力于利用创新型科技来推动社会发展的精英人才群体。目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已成为各单位、省市乃至国家高度重视的关键资源、稀缺资源,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群体能力特征备受关注,本文对辽宁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群体能力特征展开调查研究,为提升辽宁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群体能力提供决策参考。
  2 辽宁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群体现状分析
  为了解辽宁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群体的现状,调研的对象选择了辽宁省部分高校、科研院所和优秀企业内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群体,为提高问卷的有效率以及调查结果的可信度,笔者通过线上电子邮箱、微信、线下实地发放、快递邮寄等方式共发放问卷200份,去掉有明显错误和填写不完整的部分无效问卷后,最终共回收了187份有效问卷,有效率为93.5%。
  2.1 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数量不足
  第四批国家“万人计划”全国入选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共计645人,其中辽宁省入选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5人,辽宁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数量占全国比重约为3.9%。陕西省在2018年的GDP与辽宁省相近,第四批国家“万人计划”入选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有38人,占全国比重约为5.9%,比辽宁省高出2个百分点。
  2.2 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结构不合理
  从技术领域看,辽宁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主要分布在信息领域和材料领域,所占比例超过50%,其余分布在能源领域、农业领域、制造领域、资源与环境领域和其他领域。从所在地域看,辽宁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主要集中分布在沈阳市和大连市,所占比重超过90%。辽宁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分布不均则无法实现各技术领域、各地域的均衡发展、协同发展。
  2.3 科学技术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较小
  从财政支出看,2018年辽宁省全年公共预算支出5323.6亿元,其中科学技术支出75.3亿元,虽然对比2017年增长了31.2%,但是科学技术支出仅占财政支出1.4%,仍低于部分南方发达省市,比江苏省低2.9个百分点,也就是说,未达到江苏省的1/3。
  3 辽宁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群体能力特征现状分析
  3.1 基础性能力
  基础性能力是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更是其他各种能力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调查发现,辽宁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均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能力、诚信自律的道德能力、精力充沛的健康能力、独具魅力的个人能力、苦心研究自身领域的认知能力。
  3.2 运行性能力
  运行性能力是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应具备的业务性能力和操作性能力。调查发现,辽宁省高校、科研院所中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不断将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具有创新创造精神,这些人才主持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省级重点项目,他们均在SCI、EI上发表过学术论文。
  3.3 创造性能力
  创造性能力是个体产生未曾出现的且有实际价值的产品的能力,也可称为创造力。调查结果显示,辽宁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他们都或多或少的提出过一些创造性的东西,拥有很多优秀的创新创造成果。
  3.4 组织性能力
  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是创新型科技团队的领导核心,调查发现,辽宁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都具有较强的团队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和沟通能力,他们在科研工作中擅长抓住核心技术,把握重点、带动全局。
  3.5 执行性能力
  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都以高目标成就为动机、勇于开拓事业、敢于突破创新,调查发现,辽宁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积极主动跟踪学术前沿的发展动态,追求前瞻性研究。他们积极创新、拥有自主研发能力并注重学以致用,在实践中进行应用推广。
  4 对策建议
  4.1 基于政府部门的对策建议
  4.1.1 在政策、法规制定中发挥服务和导向作用
  政府应当不断优化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相关政策,扎实做好国家“万人计划”的评审、推荐等工作;继续实施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等系列基金计划,鼓励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研项目的申报和后续推进工作。
  4.1.2 加大扶持力度和资金投入
  政府应当不断加大对各类研发中心、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的资助力度,大力打造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孵化基地,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提供充足的物质资源支持,为其创造性能力和执行性能力的发挥提供条件、创造条件。
  4.2 基于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单位的对策建议
  4.2.1 打造高端学术交流平台
  各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单位应该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提供更多出国深造、与国内外其他领军人才学术交流的机会,也应当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间创造高端交流平台,鼓励定期开展领军人才研讨会,更加鼓励不同领域领军人才间的学术碰撞,结合不同领域的科学技术更容易产生突破性创新,更容易创造出国际前沿的创新成果,同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运行性能力可以通过交流平台得到有效提高。
  4.2.2 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
  通过产学研合作,企业为科研主体提供融洽的实践平台,科技成果转化率可以得到有效提高,企业也可以获取相应的学术科研成果,从而形成企业价值。同时,产学研合作模式下,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形成集聚效应,其组织性能力、执行性能力在实践中得以充分体现和提高,因此企业和科研主体应积极参与产学研合作。
  4.3 基于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对策建议
  4.3.1 提升基础性能力
  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应当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对自己的优劣势有着清醒的认识,努力完善自我,促使政治、道德、健康等基础性能力的稳定发展。
  4.3.2 积极承担重点项目
  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走在科技前沿,应当积极承担国家级、省级重点基金项目,提升知识运用能力和应用研究能力等运行性能力,并通过企业等实践平台努力实现成果转化,提升自身执行性能力。
  4.3.3 加强高端合作与交流
  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应加强到对应研究领域的其他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去交流學习与合作,跟踪学术前沿,实时更新知识体系,丰富实践经验,将有助于其创造性能力的挖掘与提升。
  参考文献:
  [1]杨锴,赵希男.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能力识别及团队构建[J].中国科技论坛, 2018(11):141-150.
  [2]胡军.科技创新人才多元化培养路径的战略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7(14):95-96.
  [3]盛楠,孟凡祥,姜滨,等.创新驱动战略下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建设研究[J].科研管理, 2016(4):602-6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102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