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机遇与挑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注入了新的活力,主要表现在培养途径、培养内容以及培养手段三个方面,但同时也需要注意到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仍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因此,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借助互联网的优势确定解决对策,从而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来促进我国经济转型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互联网;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趋势;问题;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04-0124-02
工商管理专业是一门集合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综合型专业,并且在培养中会包括企业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因此其对现代企业的良好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随着经济发展呈现出“一体化”与“信息化”特征,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更是成为“市场刚需”。而对于工商管理管理专业来说,如何培养出优秀人才是思考的首要问题。在互联网时代,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发生了改变,但是在实践教学方面仍待开发,因此发展实践教学应是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重点所在。
一、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趋势
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着新趋势,本文将从培养途径、培养内容、培养手段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1.培养途径多样化。随着互联网技术应用到教育领域,使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途径更加多样,学生不仅能够从课堂获取知识,也能通过教学视频、在线教学等方式完成学习进程,而且这些方式在时间利用上更加灵活,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改善。另外,培养途径的多样化还表现在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特点制订对应的教学计划,比如有的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比较薄弱,则可以在教学计划中融入更多与实践相关的知识,而这样有针对性的培养方式更加适用于网络教学、视频教学等互联网教学模式。随着互联网教育发展的不断深化,培养途径的多样化不仅更加凸显,而且在体系上更加完善,并且有很多培养方式逐步成为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主导模式。
2.培养内容丰富化。工商管理专业中主要为经济学与管理学中的内容,而这些内容主要以理论知识存在,然后再以这些基本理论为基础,通过结合现代管理方式构建出最为有效的企业管理策略。在实际教学中,学生能接触到的企业管理范例比较有限,通常只局限于一些著名的大型企业,而对于中小型企业却缺乏了解。这样有限的教学内容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而通过互联网渠道,学生能够了解到更为丰富的教学内容,从而接触到更多管理范例[1]。另外,工商管理的实际应用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要结合具体情况制定对应的管理策略,因此丰富培养内容有利于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具有重要意义。
3.培养手段智能化。在企业管理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由“人工化”向“智能化”的转变,而带来这样转变的原因是技术上的革新,并且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更加促进了管理“智能化”的发展。在这样的局势下,工商管理专业中的人才培养手段也逐渐智能化,比如在财务管理中可以利用便捷的管理软件迅速获取到对应的结果,并且有着极高的准确性。因此,在人才培养中需要加入这些知识,同时也能将其作为常规的培养手段。
二、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应用型人才是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重点,但是在实际培养中却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效果造成了影响。
1.缺乏明确、准确的目标定位。随着我国经济转型的日益深化,急需更多优秀的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进行支持,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却缺乏明确、准确的目标定位。比如在目前“考研热”的情况下,很多高校在学生的本科阶段对应用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没有将更加实用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导致学生对这一专业的发展方向缺乏准确把握,进而造成培养效率的下降。另外,很多高校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只是一味效仿,而没有根据自身情况展现特色,造成教学目标与实际情况脱节,进而使培养出的学生失去竞争优势。
2.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实践指导。工商管理专业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专业类型,需要在教學中通过实践演示来达到提升学生应用能力的目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仍然是以理论讲述为主,虽然有一定的实践演示,通常只是进行简单的模拟,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2]。教学方式的单一对师生互动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因为工商管理知识比较枯燥难懂,如果在教学方式上不能有所改变与丰富,将会进一步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影响到师生互动的效果。除此之外,教师的工商管理实践经验也比较缺乏,很多教学内容是经过理论推导而得,并没有经过切实的实践验证。因此,这类知识缺乏足够的实践指导性,甚至会引导学生形成一种错误的工商管理观念。
3.实验教学形式化、盲目化,造成教学效率低下。实验教学是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中的重点项目,主要作用是验证理论知识的正确性,并且让学生从这一过程中了解相关的运行程序。在实际教学中,实验教学的开展存在形式化、盲目化特征,其中形式化是指实验教学的内容流于形式,造成知识验证过程的不够严谨以及出现重复验证的问题,而盲目化是指实验教学中的很多设备资源是在缺乏充足调查的前提下引进的,这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且也会因为得不到充分利用造成教学效率低下。实验教学出现形式化与盲目化的主要原因是高校的重视力度不够,并且在开展实验教学时缺乏足够的理论验证,再加上一些工作是“徒有虚名”,造成了这样的恶劣现状。
三、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策略
通过对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的分析,进而制定出相应的对策进行解决,以下进行详细阐述。
1.从实际情况入手,明确培养目标。在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中,应该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进行人才培养,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并且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在人才培养中,首先要设定明确的培养目标,因为只有目标明确才能正确引导教学过程。培养目标的设定是以社会发展需要为基础,这里的社会发展需要是指我国的“国情”,而想要全面了解“国情”,重要的是找到有效渠道,而互联网渠道应该是众多渠道中效率较高的一种,原因在于互联网渠道上的信息极为多样,通过这一渠道可以获取大量相关信息,进而更快、更准确地了解人才需求动向。在了解“国情”后,可以通过调整工商管理专业中的培养方式与培养内容来满足“国情”的要求,但是“国情”并不是唯一的参照标准,高校还应根据自身情况来进一步细化培养目标与创新培养方式,进而使培养方式成为本校的一种特色。
2.利用互联网技术,模拟实践平台。在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方式有沙盘推演、决策仿真、投资模拟等方式,但是这些方式通过传统技术很难获取到良好的效果,而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充分将这些实践方式的优势发挥出来。比如在投资模拟中,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虚拟平台,然后将相关要素一一罗列其中,进而模拟出较为真实的投资环境[3]。另外,在模拟实践平台时,为了确保其与实际情况尽可能接近,需要在模拟过程前获取到足够的“数据”,并且为了提升模拟效果的实效性,应该对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调查;在“数据”收集完毕后,接着以这些“数据”为基础进行实践平台的模拟,而在这一过程中,要对可能存在的误差进行详细记录,以备后续计算中的应用。教师的实践知识也会对模拟过程造成一定影响,因为教师实践知识的丰富有利于对“数据”进行甄别与利用,能够减少一些不必要环节的运用,进而在使实践平台更加科学合理的同时也能降低资源的浪费。
3.构建实验教学体系,促进教学过程有序进行。在构建实验教学体系的过程中,首先,要进行课程体系的规划,注重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良好结合,并且在课程安排上遵循科学规律,进而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奠定基础;其次,在设置教学内容是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并且要以“问题”为导向来训练学生的管理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所提出的“问题”要与时代紧密联系,而不仅仅是“就事论事”,因此所采用的实验验证方式也要及时进行更新;最后,在教学方法上要积极采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尤其是在实验验证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较为直观、清晰地理解验证结果,进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教学体系的完善能够促进教学过程的有序进行,尤其对于实验教学来说,在完善过程中要做到实事求是,这样才能让实验教学摆脱形式化,进而培养出优秀的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强.基于能力培养的工商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设计[J].新西部,2019,(24):162-163.
[2] 黄森林.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与法学专业的经济法课程比较及教学模式改革[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9,(4):111-114.
[3] 纪宇.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9,(26):14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535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