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重点难点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小民

   【摘要】 施工企业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施工企业的作业效率和管理水平,因此应该在详细分析施工企业自身生产经营特点的基础上,抓住重点环节,分析解决思路,制定更加恰当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关键词】 全面预算管理 施工企业 重点环节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趋势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企业要提高自身的管理素质,需要掌握企业前期的经营状况,合理控制目前的运营态势,更要对未来的发展趋势有足够的控制。企业应该合理利用管理工具和方法管理企业运营,全面预算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的重要管理方法。
   一、全面预算管理对施工企业的必要性
   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建筑行业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企业的利润率也在不断地下降。施工企业为了保证健康运营,必须通过降低成本来增加企业的利润率、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因此进行全面预算势在必行。
   全面预算管理方法是通过整合企业的业务、资金和信息资源,明确业务适度授权、战略驱动和业务评价等工作,来实现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作业的协调、战略策略的有效实施和企业价值的全面增值等,将企业的各项要素系统有序融合的一套现在管理控制系统。施工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1、从工具本身的优势考虑,全面预算管理的特征使其对企业的管理具有重要的影响
   (1)全面预算管理具有全面性。全面预算管理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控制到预算评价的整个过程中会涉及到企业的每个部门和每个职工,管理的最终效果由各个具体环节的完成程度决定,因此全员参与是全面预算管理取得成效的基础。
   (2)全面预算管理具有战略性。全面预算管理从表面看是财务手段的创新,但是其实质上更应该说是基于全局角度的战略手段。全面预算管理面向企业的未来运营,需要针对企业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制定出科学的规划,并需要根据企业的发展时期,适时地调整企业预算管理的重点,来配合企业整体的发展需要。
   (3)全面预算管理具有协调性。全面预算管理是以市场为导向来治理内部结构的管理工具,实施全面预算可以促进企业内外部工作的沟通,增强企业运营的整体协调性。
   2、考虑施工企业的经营特点,应该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1)对于施工企业来说,企业的市场份额变动较小,面临的投标报价几近一致,所以设法降低成本费用才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运用全面预算管理,企业可以将费用成本的控制放到预算制定的过程中,全程进行监控,从各个角度来寻求降低成本的可能。
   (2)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程序化管理,通过全员参与,将预算指标层层分解,最后落实到各责任单位,对于施工企业这种系统性工程的全面管理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通过监督全面预算管理方案的实施,施工企业的项目进度和资金配置得到了有效地分配,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3)通过全面预算管理策略的实施监督,可以帮助施工企业清晰地分析各个项目或者各个工程阶段的预算与实际的切合度,进一步比较和评价,从而促进企业各部门的效率的提高。
   二、施工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难点和重点
   1、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常见的问题
   虽然几乎所有的施工企业都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而且也开始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方法,但是具体到项目进程中,依然存在很多落后的管理手段。
   (1)财务报表数据滞后。用作预算编制基础的财务报表数据严重滞后,整个项目盈亏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无法得到保证,这无疑影响到企业的利润分析和决策制定,进而导致预算编制的可靠性受到的制约。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收入滞后性。施工企业的收入来源是工程计量收入。以分项工程为例,工程达到可计量条件以后,还要经过重重批复和手续办理才能满足计量收入的条件,而这种种程序需要一定时日,但施工还在继续,这就使收入信息失真。二是成本滞后性。由于施工结算一般都是后期进行,有些项目为追求工期,经常出现重施工、轻结算的现象,这种结算的不及时,也使得成本核算信息严重滞后。
   (2)预算编制缺乏民主沟通。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内部缺乏协调,并没有形成全员参与预算管理的理念,甚至认为预算只是计划部门或者财务部门的任务,缺乏共同的认识。所以预算体系实施的整体质量受到制约,加上施工企业的特殊性,计划制定部门和项目实施部门员工的素质差别较大,因而管理效率大打折扣。
   (3)合同外收入的存在及风险。由于工程变更和索赔会在施工过程中不期出现,这就难免会出现合同外收入。但是企业在中标后做预算时,并没有考虑这些工程变更与索赔等事项,并且这部分在施工完成后的计量也存在风险,所以这部分收入和可能发生的成本不可预测,给施工企业的预算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2、全面预算各环节重点难点分析
   全面预算管理的具体环节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控以及预算评价四个环节。每一个环节的准确实施都会影响整个预算管理的效果,针对施工企业而言,应该准确识别每个环节的重点和难点,做到重点问题重点对待。
   (1)预算编制环节的难点。全面预算管理需要解决的首要难题就是如何确保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其中,施工企业的成本费用方面诸如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和其他直接间接费用等项目的具体数据,都是编制预算的基础资料,而现行施工企业的财务报表数据滞后的状况,影响了全面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详细程度,因而在全面预算编制环节的最大难点就是取得及时准确的财务数据以及保证编制基础资料的充足性和可靠性。
   在保证数据基础准确性问题上,除了企业内部各部门提供充足的配合外,更重要的是预算编制部门要主动采取措施、改变工作方法,从自身角度最大限度地提高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具体到施工企业,可以考虑在预算方案设计过程中,灵活运用作业基础预算理论,通过主动地对所有的作业活动和成本对象追踪计量和反映,在对作业活动进行指导和控制的过程中掌握实时数据,再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分析,提供编制预算的基础数据,借此提高预算方案的精确性和科学性,做出切实可行的预算管理方案。
   (2)预算执行环节的难点。施工企业的预算编制通常在年底进行,预算部门根据当年的经营状况和利润增长趋势,加上一定比例的发展期望作为下一个年度的考核指标,其他部门再以此指标为依据将具体任务分解到具体单位。但是施工企业在从整体层面到项目层面的分配过程中,往往会由于经济因素、投招标中遇到的其他不确定因素或者管理层的期望压力而自行调整执行程度。
   另外,预算部门设置的方案的合理性会在具体实施中得到考验。企业总体预算的保守与激进程度是否与后期环境变化的趋势趋同,也会直接导致预算方案能否顺利实施。所以,企业预算方案应充分考虑执行过程中的种种非财务因素,吸取项目执行部门的经验数据,防止预算过于保守或者过于激进,而导致方案实施中无法控制。
   (3)预算调控环节的重点。作为预算方案,后期执行时总会存在许多与前期期望不一致的方面,这种情况是无法避免的。企业在预算初期数据的准确性和预算执行中的切合程度也只能在一定范围内保证,真正符合企业的预算方案需要实施过程中不断地调整,所以对预算的调控非常重要。施工企业应该从整个公司层面对人员资源进行调配,及时发现预算方案中不合理或者与实际情况不一致的地方,并随时反馈到预算制定部门,根据具体形势来修正方案。这个阶段的重点在于增强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沟通和协调能力,加强企业活动的灵活性。

   (4)预算评价环节的重点。目前多数施工企业对全面预算尚未建立严格的考评制度。对于全面预算的评价多停留在对一些分解指标的考评方面,如基本的产值完成率、阶段利润率、安全生产等少数指标,这类个别单向的考评指标无法全面客观对工作做出评价;另外,很多施工企业并没有详细的预算分析说明,而只简单地将预算执行情况与预算值进行比较,更没有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系统的评价和采取相应的赏罚措施,这种情况致使预算执行无力,达不到理想的目标。因此,施工企业应该重视评价环节,重点加强考评制度的全面性,明确激励制度。
   三、完善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思路
   在对目前存在问题和应注意的难点重点分析的基础上,施工企业要抓住重点环节,制定适合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内在保证。
   1、建立全面预算管理组织系统
   施工企业必须设立一套完整科学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来承担全面预算从编制、执行、调控到评价的每一步工作。设立独立的预算管理部门,确定预算的责任主体,明确各个部门和预算责任主体之间的关系,将预算管理具体到各个项目部,项目部各主体直接层层负责,各部门有专职的预算员,具体负责预算的编制、执行、调整、考核与分析。
   2、强化过程控制,建立分析机制
   施工企业以全面预算的实施过程作为整体成本控制和项目监督的载体,应该以预算目标为导向指导日常工作。定期将预算进展情况与实际项目进展情况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并根据经营进度调整年度预算计划。及时针对具体项目施工中的事项合理安排剩余计划、优化施工工序方案,保证施工成本得到控制,达到全面预算管理的效果及预算的目标。
   3、严格激励机制,明确奖惩制度,为预算执行提供保障
   全面预算在执行过程中难免遇到各种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干扰,企业只有制定明确的奖罚制度,使预算执行者在预算执行之前就明了业绩与奖励之间的关系,才能保证预算在执行过程中个体目标与企业整体目标的一致。
  
  【参考文献】
  [1] 戴晓红: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施中的难点、重点分析及解决之道[J].建筑施工,2008(3).
  [2] 郑利:关于加强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思考[J].中国市场,2011(19).
  [3] 石英丽:论施工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J].中外企业家,2009(3).
  [4] 季鸿:浅谈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会计师,201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383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