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成因及干预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郑德全 倪 莉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和社会竞争的加剧,大学生已成为心理危机的高发人群,加强对其心理危机的干预很有必要。本文着重分析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和心理危机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并提出相应的干预策略。
关键词:学生工作 素质教育 心理危机
进入信息化社会之后,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面临的应激事件增多,心理冲突加剧。大学生群体和所有的社会人一样,也进入了心理重负时代。他们处于身心发展的剧变时期,个体身心发展与心理不成熟之间存在矛盾,面临一项项人生重大抉择时显得迷惘、犹豫、彷徨。他们要不断打破已有的心理平衡,寻求新的平衡和个体的成长,同时,种种外在因素的冲击,又使他们处于情绪和行为的混乱状态。因此,大学生成为心理危机的高发人群,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显得非常重要。
一、什么是心理危机
个体与环境之间在一般情况下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当个体面临困境,既不能回避,又无法运用个人资源和应对机制加以解决时,就会产生紧张、烦躁、焦虑等消极情绪,导致心理失衡。如果这种状况得不到及时缓解,将导致个体在情感、认知、行为方面的功能失调,从而产生心理危机。大学生心理危机轻则影响个体成长,重则影响校园、家庭和社会的稳定。
心理危机的出现,表明一个人正在经历心理世界的剧变和动荡,它会引发个体情绪和行为的紊乱。虽然每个人在其一生中都会遇到各种应激事件,但大多数人可以依靠自身能力缓解和消除心理危机。如果心理危机超出个体所能承受的限度,又得不到及时疏解,就可能带来严重后果。
在“以人为本”的原则指导下,高校为防止由心理危机导致恶性事件的发生,对心理危机中的个体施加干预显然非常必要。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
对于没有完全社会化的大学生群体而言,出现心理危机的原因主要是个体内在原因和个体与外界环境冲突这两个方面。
个体内在矛盾冲突引发心理危机。主要表现为:1、大学生心理结构各部分发展尚未平衡,自我意识常出现矛盾,表现为理想与现实脱节、理性与非理性交织、独立性与依赖性共存等。这种矛盾和不平衡性容易引发心理危机;2、一些大学生的人格发展存在缺陷,如性格过于内向、消极自卑、情绪不稳定等,容易发生心理危机;3、“应试教育”导致一些学生价值取向单一,过分看重学业成绩,忽视全面素质培养,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欠缺,容易引发心理危机。
个体与环境冲突引发心理危机。主要表现在:1、学业压力:大学生的学习强调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与中学时代学习目的和方式都不同。有人长时间不能适应大学学习内容和方式,成绩下降,引发焦虑;2、人际困惑。目前在校生大多是“80后”独生子女。他们在顺境中成长,受到来自家庭的情感溺爱,以自我为中心,在人际交往中可能出现认知、情感及交往技能等方面的问题,对因性格、兴趣、生活习惯等差异所导致的人际摩擦和冲突不能正确对待,导致怨恨、悲观等不良情绪,进而引发心理危机;3、情感困扰。大学生谈恋爱已很普遍,但他们的身心发展不够成熟,尚未形成稳定的爱情观、婚姻观,一些人不能正确处理情感纠葛,一旦失恋就会产生心理危机;4、经济困境。一些来自贫困家庭的大学生容易产生心理危机;5、就业求职焦虑。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毕业生就业的压力较大。为了就业,很多学生命参加各种资格考试,或为了暂时避开就业竞争而选择考研、考博,一些人因此长期身心疲惫;6、网络成瘾。有些学生长期沉溺于网络构筑的虚拟空间,分不清虚拟和现实,对现实社会的认知失调。网络游戏中大量存在的暴力和色情内容,使他们的自我和现实产生冲突,引发心理危机;7、缺乏心理支持系统。大学生尚未完全社会化,需要来自亲人、朋友等多方面的心理支持。但目前多数学校尚未形成健全的心理支持体系,专业心理咨询人员紧缺。一些学生心理闭锁,不愿向他人倾诉,更不愿向专业机构求助,长期积累,将会超越自身的承受底线;8、诱发事件。个体遭遇重大挫折或冲突,如亲人去世、重要考试失败、应聘无望等,自己无力解决困扰,成为心理危机的导火索。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策略
心理危机给个体带来的不仅是“危险”,也可能是“机会”。所谓“危险”,是指危机可能导致个体出现心理失调乃至严重病态、自杀以及对社会造成重大危害;所谓“机会”,是指危机所导致的痛苦也可能迫使个体努力适应环境,寻求帮助,做出改变,从而给个体提供一个自我成长的契机。
并非所有的心理危机都会导致自杀等极端事件的发生。因为个体的心理危机从产生发展到严重程度,都会经历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就能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因此,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应当循着危机发展的过程,抓住恰当的时机,找到干预的方法。
心理危机的发展一般经历危机前、危机中和危机后三个阶段,与之相对应,对心理危机的干预也应在这三个阶段进行。阶段不同,干预的重点和手段也不同:危机前,应加强预警,确定并关注干预对象;危机中,可采取个别咨询和团体辅导等方法,控制危机的进一步发展;危机后,应继续跟进,巩固危机干预的成果,协助当事人从危机中汲取教训,学习有效的自我调节方法,获得新的成长。
1.心理危机预警
该阶段应遵循“早发现,早干预”的原则,及早发现和确定干预对象,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具体来说,存在下列情况的学生应作为心理危机干预的关注对象:表现异常类:因遇到困难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者;重大变故、重大打击类:家庭发生重大变故或个人遭受重大打击而困惑者;身心不健康类:身体有残疾或长期身体不适,有睡眠障碍者;困境无助类:由于社会支持系统长期缺乏或丧失,看不到“出路”者。
对出现以下预警信号的学生, 应作为重点干预对象:经过心理测评,发现有心理障碍、心理疾病,或有明显精神障碍者,过去有过自杀企图或行为者,经常有自杀意念者;在与同学交谈、信件、日记、图画或涂鸦等有意无意的言行中流露出轻生念头,谈论过自杀并关注自杀计划和方法者;无缘无故地给人送礼、请客、道歉、述说告别的话,且神色异常者;情绪突然明显异常者,或饮食睡眠严重无规律者;存在明显攻击性行为或暴力倾向,或其它可能对自身、对他人造成危害者。
2.心理危机干预
心理危机干预, 就是利用心理学的手段和技巧, 对当事人的心理和行为进行调整和控制, 使其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归于正常。
心理危机不仅与客观应激事件有关,还取决于主体解决问题的有效资源及主体对困难情境的评估。同样的境遇是否构成心理危机,程度多大,更重要地取决于个体的认知、评价,以及当事人的个性、社会支持等因素。如果某人对所遭遇的事件赋予灾难性的认识,并认为自己无力处理困境,就会产生较严重的心理危机。所以,危机中采取的干预策略并不能改变客观应激事件本身,而是通过对当事人主观认知的干预,调整当事人对应激事件的看法,增强其心理力量,协助他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该阶段可遵循以下步骤进行:明确问题:使用倾听技术,从当事人角度确定心理危机问题;保证安全:把当事人对自己和他人的身心伤害降低到最小可能性;与当事人进行沟通:积极、无条件地接纳当事人;提出并验证应对危机的变通方式:帮助当事人了解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充分利用环境资源,采用各种积极应对方式,使用建设性的思维方式,确定能真正改善其境遇的手段;制定计划:充分考虑当事人的自控能力和自主性,与当事人共同制定行动计划;获得承诺:从当事人那里得到承诺,确保当事人能坚持实施为其制定的危机干预方案。
3.心理危机后干预
心理危机干预是一种短期的帮助过程,其目的是尽快为那些处于极度困境甚至将要发生危险(如自杀)的人提供帮助,使之恢复心理平衡,避免极端事件的发生。心理危机干预讲求干预的及时性、迅速性,一般并不涉及当事人的人格矫治。在短期心理危机干预后,当事人的心理状态可能表现为三种情况:一是心理平衡恢复到危机爆发前的水平,获得新的应对技能,有效预防危机再次发生;二是留下永久性的心理创伤;三是暂时实现了调节平衡,但一旦发生诱发事件,随时可能再次爆发心理危机。后两种情况下,心理危机并未彻底解除,这就提出了如何强化心理危机干预效果的课题。
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与当事人保持联络并定期回访的方式,在危机干预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对当事人保持一定程度的关注。一旦遇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如果当事人的危机情况长期反复并恶化,就应对其采取精神病学治疗的手段。心理危机后干预一方面可以巩固危机干预成果,进一步彻底解除危机隐患,另一方面还可以促使当事人的心理得到进一步成长。这与高校心理健康工作“以个体发展为导向”的宗旨是完全吻合的。
从校园实际情况来看,并非所有的个体心理危机最后都会演变为诸如云南大学的马加爵和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校园韩裔美国人赵承熙心理变态杀人等极端恶性事件。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身心健康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关系到家庭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和谐。因此,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管理应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作者单位:淮阴工学院
参考文献:
[1]曾庆娣.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2006,12:45-47.
[2]叶云明.大学生危机干预策略探析[J].江西教育科研,2006,6:65-67.
[3] 刘凤林.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策略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5,11:26-28.
[4] 史占彪,张建新.心理咨询师在危机干预中的作用[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78-80.
[5] 刘民,龚茜.建立大学生建构主义危机干预模式的思考[J].中国学校卫生,2005,11:86-8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849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