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企业文化资本化的影响因素与障碍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董兵

  【摘要】 文化资本化是投资方的一种经济行为,本文分析了影响企业文化资本化的宏观和微观因素,探讨了影响企业文化资本化过程中的产权问题和风险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 企业文化资本化 宏观因素 影响障碍
  
  一、企业文化资本化的宏观影响因素
  文化资本化是投资方的一种经济行为,是实现企业持续高效发展的有效途径,但文化的特点又决定了它的特殊性,不仅要靠其运行机制才能实现,而且要遵循经济系统的一般规律。经济系统的运行机制包括微观主体运行机制与宏观调控机制,宏观调控机制通过影响文化资本化的各种环境因素的作用即有关的各种政策法规来体现,微观主体运行机制则由投资双方的制约机制和行为机制构成。与文化资本化有关的政策主要有国家产业政策、金融政策、财税政策、文化政策、专门法律法规等。在宏观调控机制的治理方面,我国政府近年来在财政政策上加大了投入力度,对于文化开发的收入、税前提取的奖励酬金都可以计入成本,以不低于40%的比例建立文化发展基金,其余部分纳入单位预算外收入或者作为集体福利基金和员工奖励基金等;在文化产业政策上,从实际情况出发,提高社会效益大而本单位直接收入较低的酬金比例;在税收政策上,国家规定免征从事与文化开发相关的咨询、服务业务的营业税等;在金融政策上,从信贷规模上银行划拨专项资金用于扶持文化产业等。国家制定和实施相关的政策法规,成为文化资本化的宏观调控机制,对文化资本化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目前,相应的宏观政策措施还很不完善,建立与文化资本化相适应的宏观调控机制仍然任重道远。
  企业文化资本化的宏观影响因素还包括法律因素、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文化资本化面临的最直接的经济环境是市场环境,市场竞争促进文化资本化的发展。宗教信仰、道德观念、生活习俗、思想意识、文化活动等社会文化环境因素直接影响文化资本化的运行;在思想意识方面,文化资本的所有者及需求方的经营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及冒险意识等对文化资本化的发生发展有直接的决定作用。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只有意识到依赖外延式扩大再生产会导致效益低下的现实,企业才会从内涵上选择利用文化资本扩大企业生产能力。许多公司经理是实施文化资本化最直接受益人,但对文化资本化也心存顾虑,在目前监督机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他们更愿意以其他类似灰色收入弥补文化资本价值,而不愿把所有的收入都显性化。
  企业文化资本化的宏观影响因素中,法律规定的文化产权制度将深刻影响文化资本化的顺利进行,法律观念是否增强、是否积极保护自己的文化、各项制度是否完善等都在阻碍文化资本化的实施。在企业素质相对较低和法律制度不够完善的情况下,若要实施文化资本化,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二、企业文化资本化的微观影响因素
  企业文化资本化的运行机制包括决策机制、约束机制、动力机制等。决策机制取决于决策方式、决策过程、决策者素质和企业制度。企业决策者需要科学选择,结合企业的发展目标,根据企业内部条件及经营环境进行决策,不仅有赖于决策者的素质及其所掌握的信息,还取决于决策者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利弊分析。决策者要面向市场需求,权衡资本化与商品化的利弊,选择有市场潜力的项目开发,对投资与转让做出最佳选择。
  文化资本化在运行过程中,文化的所有者和需求方必须是文化资本化的双重主体,单方面推动不可能产生有效的动力。文化资本的所有者由于自身生产要素短缺,同时又无法独自物化,想通过联合寻求要素互补,通过文化投资以获取未来更大的收益。文化资本需求方为了获得后续文化动力,或增强企业文化开发能力,或为了使风险承担主体多元化,或为了提高文化水平,而接受文化作为资本。需求方企业希望通过文化资本投资扩大市场以取得超额收益,成为企业文化资本化的必要条件;投资方企业为获取未来持续的收益而以文化成果进行投资,是企业文化资本化的充分条件。当双方需求共同作用且投资需求得到满足时,文化资本化得以实现。
  企业文化资本化的过程,涉及到如何进行会计处理的问题,需要企业财会制度的配合。我国目前的会计准则尚没有相关规定,只能借鉴国际会计准则,这给文化资本化带来了操作层面的障碍。我国许多公司“一股独大”现象比较突出,股权的过度集中,股权结构不合理,投资主体“单一”,加上产权模糊与资金封闭使企业内部缺乏相互制衡,小股东的利益得不到保障,不能真正形成规范的现代企业治理结构。文化资本化必须引入多元股东,保证所有者权力到位,使股权分散化并相互制衡,形成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通过文化资本所有者的努力,让文化资本所有者享有股权或认股权,使公司经营业绩提高,使文化资本所有者的收益与公司长期利益挂钩。我国很多公司业绩非常差,但股价由于人为炒作等原因而很高,公司股票价格与公司业绩相关性不强,以股票或期权为基础的激励作用和效果不明显。在我国的资本市场,信息披露质量不高也不够规范,甚至出现虚假信息披露的现象,不仅损害股东的合法权益,也会严重影响文化资本化的实施效果。
  在企业文化资本化过程中,企业的筹资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决定了他的自身约束机制。文化资本化包括文化成果的投资以及吸纳注入文化资本的同时对应的投资,这两个层次的投资活动需要货币投资、实物投资及其他投资。因此,文化资本化的投资需求直接受到筹资能力的影响。文化资本需求方对文化的吸收能力表现为对文化的认识、利用及操作环节等方面的内在能力。此外,企业文化资本化的决策机制、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决定了其运行过程中风险的大小,是文化资本化的内部决定因素。
  三、企业文化资本化的微观障碍
  1、企业文化资本化过程中的产权问题
  企业文化资本化需要解决产权模糊问题、风险防范问题、价值度量问题等,反之则文化资本化就难以实现。通过国内外学者有关理论的探讨,改变人们对文化资本的传统观念;通过宣传成功的典型案例,让人们充分认识文化资本参与企业剩余分配的重要性;通过培训和宣传,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使人们认识到文化的价值,认识到文化是一种生产要素,认识到文化资本在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国内外成功的企业经验来看,文化资本化关键是对人的重视,他们的首要任务都定位于企业精神的培养与形成,以及企业整体素质与能力的提高,保证企业文化资本快速增值,防止企业文化资本的流失,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企业文化资本化涉及到的产权问题指的是财产所有权,在一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水平制约下,通过契约形式达成的、具体全面地反映与财产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各种权责。产权相关利益主体包括经营者、劳动者、投资者、债权人等主体的复杂组合,形成具有特殊权利和责任的相应利益集团,分别在产权中发挥自身特殊的作用。企业没有明确规定文化的产权归属,一旦企业文化作为投资,为其使用者带来经济利益时,产权问题就变得非常突出。在实践中,产权界定遵循“谁投资谁拥有”的原则很难执行,因为与劳动创造价值原则存在理论冲突,没有制定出平等协商、尊重历史、尊重事实的实施细则和示范案例。就企业文化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而言,首先必须合理界定相关利益群体对企业文化所有权的归属问题。
  在实践操作中,界定文化资本化的产权方式和产权分配比例还存在着许多认识上的问题,不仅需要完善企业文化资本化的推广体系,更应该对法律条款制定实施细则,切实解决企业产权模糊问题,合理划出文化所有者投入的作为资本的权重或比例。只有明晰了产权关系才能确立原始产权主体的权利责任,才能明确法人产权的责任与权利,也就解决了企业效率问题,使企业获得自主经营的条件,为企业的高效运行提供保证。

  2、企业文化资本化过程中的风险问题
  在企业文化资本化过程中,文化的特殊性必然造成其存在特有的风险,由于不确定性的存在,文化资本化成功率比较低。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对这些风险有足够的认识,除了关注与企业管理、市场等有关的因素外,还要关注与文化资本化的特有风险有关的因素,采取规范化的抗风险措施,使企业文化资本化顺利进行。
  企业文化资本化有产权风险、时间风险和作价风险等三种特有风险。产权风险主要包括侵权风险,通过违法的手段,非产权拥有者给文化产权拥有者造成损失。另外,在文化资本的分析决策、价值度量、文化推广等环节中产生的泄密风险也属于侵权风险。由于受环境条件多变的影响,当企业文化有更新的成果、更好的文化来代替的时候,就出现了替代风险,也称时间风险。企业文化资本的收益是不确定的,收益期也是难以估算的,确定文化的价值可能高于或低于其预期价值,可能与企业面临的实际情况相差悬殊,使得文化资本化产生作价风险。防卫性保护泄密风险必须从文化资本化提出的设想、决策、价值度量等一系列活动中采取必要的保密措施。发现文化资本化过程中的侵权行为,可通过诉讼程序请求法律保护,阻止合法权益继续受到侵害并追回损失。
  受自然条件、生理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文化资本老化是不可避免的结果,不仅影响到文化资本化后的利益,而且影响了文化的先进性与适用性,因此文化资本需要不断更新。通常情况下,企业文化投资过程中的出资额所占的比例是不变的,出资方凭此参与利润分配与分享经营管理权,当文化出现老化后,出资方仍然凭此参与利润分配与分享管理权显然有失公允。为了保证文化持续的适用性,在签订出资合同时,就应明确规定出资方对其出资的文化资本定期或在必要时改进更新;在签订出资合同后,出资方要及时度量和审查文化资本,对老化而丧失了价值的文化,应及时提供相关替代;若出资方改进文化超出了原有资本的价值,应予其他方式的奖励或重新确定资本额;若出资方无法改进更新老化的文化要素,又无相应措施加以替代,则应予一定的惩罚。
  文化资本化的核心步骤是对文化的度量,不仅影响出资方在企业出资比例的高低,还会影响他们对企业利润分配的比例及拥有权限的大小。文化资本化涉及的专业性很强,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度量,依据该文化资本的投入成本,以及一定条件下使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等多方面因素来判断,如文化资本的水平、文化资本的质量、文化资本的竞争状况、文化资本的开发状况,文化资本化期限等都可能影响文化资本的度量,因而规范资产度量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来尧静、王伟:企业联盟组织资本形成机制研究[J].江海学刊,2010(2).
  [2] 方晓彤:社会资本与企业文化的互动与耦合[J].科技管理研究,2010(7).
  [3] 蒋萍:企业文化资本的扩张性及扩张力度探析[J].企业经济,2006(3).
  [4] 刘莹:企业文化与员工心理资本契合影响因素分析[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责任编辑:胡冬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401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