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国式管理”之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近些时日来,中国管理界就“中国式管理”的争吵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各自站在认同与否定的两个阵营里抒发个人的见解;这对于混浊的中国企业管理界并非一件坏事!但我们要弄清楚的问题是:
  
  一、如何看待“中国式管理”这个问题
  
  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是否应该继承,难道就因为某些落后的东西就全盘否定?西方的管理思想是通过几百年的工业化时代在不断地适应科学技术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变化中流传着。中国工业化的进程有多少年我想大家都知道,曾仕强先生站在企业咨询管理的角度提出“中国式管理”其本意是弘扬中华民族的管理思想,出发点是好的,但忽视了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的管理思想,一味地强调其必要性。而持另一种观点的全盘否定者却认为中华民族的贫穷与落后就是因为其传统文化管理思想造成的。以尹传高先生、罗建法先生为代表的却站在《纯粹理性批判:末路狂欢》的视角从对《易经》的理解层面加以批判,然而也没有站在传承的角度来分析问题。这就是目前中国管理咨询界存在的“百家争鸣”的状态。
  
  二、如何看待“中国文化传承”这个问题
  
  从“文艺复兴”、“明治维新”到“五四运动”任何一场社会变革都没有完全摒弃自身民族文化的传承,难道中国二十多年的工业化之路就可以对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存在彻底否定吗?从中国文化中提炼其适合于中国企业变革的理论本身就是作为一个管理理论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但要批判地去对待!把握中国企业的现实层次发展需求。中国企业的发展是极其不平衡的,为什么很多国际化的管理理论在中国企业中的运用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呢?说明了什么?为什么很多的中国企业在发展到一定的层次的时候却遇到了一些瓶颈问题呢?说明中国管理思想的局限性。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地去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在一定层次上的根源性问题。
  
  三、国际化管理思想在中国企业的运用转化
  
  谈到国际化的管理思想或理论,80年代初期西方管理理论就不断地从《易经》、《孙子兵法》、《道德经》中挖掘儒、释、道精神来解决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冲突问题。为什么现代中国企业在某种程度上对西方管理理论很容易接受?是因为他们的管理思想在一定的层面上有中国文化的思想根源存在。加以探究,你就可以发现这些管理思想或理论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管理理论,但我们也可以看出,很多不适应中国企业的管理思维就是因为没有中国文化的存在。西方管理理论在中国国际化营运的企业中是有一定的战略意义的,但在绝大多数的中国中小企业里面就很难适应;因为中国企业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从“人治”向“法治”的转换。中国企业在这个问题上观念转换为什么会如此之“难”?是因为大的社会政治环境与外部的竞争环境还没有给他们真正意义上的压力。这首先需要创造一个好的社会环境,因为中国体制的变革还需要一个发展时期,所以很多因素影响着国际化管理理论在中国企业中的不适应,但我们在对中国企业管理的研究中却难免被很多企业现状所左右,于是便有了“中国式管理”理论的又一次诞生。其实这个问题还是一个文化上的问题,要彻底地从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中让中国文化“脱胎换骨”我们还是被自身传统文化所影响着;这还得要我们从比较文化的角度来解决管理理论这个问题。
  
  四、正确地看待这场管理理论的争鸣
  
  任何问题都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对待。我并不反对中国管理理论界的这场争鸣,这是好事!只是我们要理性地去面对。现在我们不是经常说到沟通、交流、对话吗?换一种心态!为的是发展和提高我们的管理水准,真正意义上的服务于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我在这里要强调的一点是,不同行业属性决定着不同的管理思维和方式!大家不妨认真地去研究一下。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894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