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性溃疡的调护配合中药膏分段治疗疗效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丽芳 孙立红 唐伟华
(山东省莱芜市人民医院 山东莱芜271100)
【中图分类号】R2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6-0100-01
2007年至2009年我们对80例下肢静脉性溃疡的患者进行调护配合中药膏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80例,按就诊序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15―75岁,平均55.7±13.6岁;病程3周―3年,平均10.2个月;发病部位:左下肢24例,右下肢15例,双下肢1例;溃疡面积最大20 cm2,最小1.6 cm2,平均9.3 cm2。对照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15―74岁,平均56.5±14.2岁;病程3周―3年,平均10.5个月;发病部位:左下肢23例,右下肢17例;溃疡面积最大19 cm2,最小1.5cm2,平均8.8 cm2。两组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及调护方法
2.1 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甲磺酸左氧氟沙星(北京双鹤药业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80067),每次2片,每日2次,连续1周;创面处理均用碘伏消毒溃疡周围皮肤,用生理盐水清洗溃疡面。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分为2个治疗阶段,先外敷化腐膏治疗,当溃疡面呈鲜红色后改用愈疡膏(化腐膏药用:轻粉10g、红粉10g、血竭10g、藏红花6g、冰片0.3g、乳香10g、石决明0.3g,分别研细,过100目筛,细粉备用;将麻油120g放入锅内加热,数开后停火,放入蜂蜡30g融化,兑入藏红花搅拌,再徐徐兑入血竭、乳香,将要冷却时再兑入轻粉、红粉搅拌,最后兑入冰片、石决明,搅拌成膏,浸入冷水中去除火毒,将冷却后的药膏涂抹在棉布上,每帖3―10g,医用塑料膜覆盖,包装。愈疡膏药用:络石藤20g、孩儿茶20g、当归30g、藏红花6g、紫草10g、血竭10g、乳香10g,将藏红花、乳香、血竭分别粉碎,过100目筛,细粉备用;将络石藤、黄芪、当归、紫草切碎,放入容器内,加入麻油100g浸泡7天,再微火加热,炸至当归黄枯后,停止加热,滤除药渣,油膏中加入藏红花细粉,再加入乳香、血竭细粉,搅拌成膏,放冷水中浸泡去除火毒,将冷却后的药膏涂抹在棉布上,每帖3―10g,医用塑料膜覆盖,覆盖于溃疡面,愈疡膏覆盖面积大于创面边缘3-5cm,每日换药膏一贴;对照组用生肌育红膏(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1021309)纱条覆盖于溃疡面,并用外辅料包扎固定,每日换药一次。在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两组分别进行双下肢动静脉超声检查。
与对照组比较,X29.264,P<0.05
2.2 临床调护:两组护理方法相同。起居调理:抬高患足,减少走动,病情严重期应绝对卧床休息,抬高患肢20cm一30cm,以稍高于心脏为度,从而减轻水肿,降低创面周围血管充盈状态,减少渗出,这是创面愈合的前提条件和必要措施。饮食调护:嘱患者重视食疗,讲究饮食宜忌。平素宜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并促进创面愈合,严格要求患者戒烟、戒酒、忌食辛辣之味,以免助湿生热加重病情。环境护理:病室要保持清洁整齐,安静舒适,宽敞明亮,有计划地安排患者读书、看报、看电视、下棋等,培养患者的爱好和兴趣,活跃情绪,促进身心健康。心理护理: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耐心倾听患者的倾诉,对患者表示关心、理解、同情、让其对医生产生信任,积极配合治疗。由于生活环境、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的不同,患者心理表现各异,所以平时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精神护理:由于患者多有七、八年甚至几十年的静脉曲张病史,加之创面久不愈合,多数局部无疮痛症状,因此患者往往不予重视,起始很难遵医嘱行事;或是间断卧床或床下随意活动,致使创面渗出增多;或受好奇心理驱使,随意打开敷料,查看创面,造成意外感染。由于不良行为是在长期环境刺激下逐渐形成的,因此要不厌其烦地向患者解释,使其主动与医护人员配合,取得良好的治疗。
2.3 疗效观察:参照国家中医管理局制定的《中医临床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臁疮”疗效标准和《实用伤口护理学》[1]制定。痊愈:疮面完全愈合,临床症状消失;有效:疮面缩小75%,临床症状改善;好转:疮面缩小25%,临床症状改善:无效:疮面缩小不足25%,临床症状无改善。
2.4 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水准。
3 结果
临床总疗效比较:治疗4周后评价疗效,评价结果(见表)。
例表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90.0%,比对照组72.5%提高24.1%(P<0.05),提示本课题先祛瘀再促进创面修复,能提高治愈率和总有效率。
4 讨论
下肢静脉性溃疡属中医“筋瘤”、 “臁疮” 范畴,俗称老烂腿。中医学认为臁疮的发生是先天禀赋不足,筋脉薄弱,加之长期站立劳累,负重远行,耗损正气;或涉水淋雨,寒湿侵袭;或妊娠等因素,致气血郁滞,血壅于下,阻遏筋脉,以致扩张充盈,交错盘曲而成筋瘤。气滞血瘀,寒湿化热,湿热下注,化热肉腐,或风热湿毒侵淫,热盛肉腐则成臁疮。故治疗以清热利湿止痛、活血通经、祛腐提脓、敛疮生肌为主则。腐不祛,新不生,在治疗程序上采用先祛腐提脓,后修复创面的分段治疗原则,配合内服抗菌消炎药,内外兼治,达到祛腐生肌,修复创面的目的。化腐膏方中:轻粉攻毒杀虫、敛疮。《景岳全书.本草正》[2]记载轻粉“治瘰疬诸毒疮,去腐肉,生新肉”。红粉具有拔毒提脓;祛腐生肌;燥湿杀虫的功效,主治痈疽疔疮;梅毒下疳;瘿瘤瘰疬;一切恶疮肉暗紫黑;疮口坚硬;腐肉不去;窦道瘘管;脓水淋滔;久不收口;湿疮;疥癣。《疡医大全》[3]称其“拔毒去腐,生新长肉。疮口坚硬,肉暗紫黑,用丹少许,鸡翎扫上,立刻红活。”《疡科心得集》[4]言其治“一切疮疡溃后,拔毒去腐,生新长肉。”血竭行瘀止痛、敛疮生肌,藏红花活血通经、化瘀止痛,乳香活血定痛、伸筋、消肿止痛、生肌;石决明清热、解毒、镇静;冰片芳香开窍,消热止痛;诸药合用,具有拔毒提脓;祛腐生肌;活血止痛之功效。
愈疡膏方中:络石藤祛风通络、凉血解毒、消肿止痛,主治痈疮肿毒,孩儿茶消热收湿、敛疮止血、定痛,藏红花活血通经、化瘀止痛,当归补血活血止痛,紫草凉血、活血、清热解毒,血竭行瘀止痛、敛疮生肌,乳香活血定痛、伸筋、消肿止痛、生肌,诸药合用具有清热止痛、活血痛经、敛疮生肌之功效。
参考文献
[1] 林毅,蔡炳勤.外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18.
[2] 张介宾.景岳全书.本草正。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9月
[3] 顾世澄撰,凌云鹏点校.疡医大全。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年12月
[4] 高秉钧.疡科心得集.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6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555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