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企业战略管理问题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战略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关于战略的理解,不同时代、不同背景的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发表了各自的见解,仅学派就有10种之多,他们对战略本质问题的认识,也是众说纷纭,各有千秋。认识企业战略的本质,可以从历史的维度出发,通过对其内涵的分析来立体地把握。本文在分析了我国企业战略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完善我国企业战略管理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企业;战略管理;发展战略
  
   战略一词源于军事。顾名思义,即是战争谋略。是与从局部出发的战术相对而言。被应用到现代商战中,也只有四五十年时间,企业战略管理是对企业战略的设计、选择、控制和实施,直至达到企业战略总目标的全过程。战略管理涉及企业发展的全局性、长远性的重大问题。诸如企业的经营方向、市场开拓、产品开发、科技发展、机制改革、组织机构改组、重大技术改造、筹资融资,等等。
  一、当前我国企业战略管理存在的问题
  1、企业管理者缺乏制定发展战略的意识
   我国大多数企业管理者缺乏对企业发展的定位意识,在经营活动中缺乏发展眼光,许多企业的管理者整天忙于事务性繁琐的管理工作,缺乏对企业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市场定位等大政方针的考虑,认为发展战略是可有可无的东西,是大企业应当考虑的东西。因此往往企业家对企业的发展缺乏一个长期的规划意识。正是由于这种原因,一些企业葬送了自己的发展前程。
  2、战略的肤浅导致企业行为的短期化
   许多企业由于经营者本身的素质局限,没有能力去把握企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因此,在考虑制定企业发展的战略时,不是建立在对外部环境机会、威胁和内部优势、弱点的全面科学的分析的基础上,而是喜欢跟风。尤其是在企业进入新的领域上,缺乏独立的判断力,这些企业在战略上的仿效,不仅表现为盲目追随别人,同时也表现为抱着过去的东西不放。
  3、企业制定战略管理缺乏科学的依据和论证
   在制定企业战略管理的过程中,并不从企业本身所在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出发,盲目照搬套用,互相模仿流于形式。国内的许多企业虽然也制定了自己的战略管理,但这些所谓的战略管理并不是建立在对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具体分析的基础上,也没有进行科学的论证,当看到别的企业或行业的战略管理取得成功就盲目照搬,缺乏基础的独立判断能力,导致众多企业经营战略管理大同小异,其最终结果可能是在行业中引起不必要的恶性竞争。
  4、企业制定战略管理片面追求规模效应
   在制定企业战略管理时,往往会进入这样一个怪圈,那就是企业任务陈述与企业实际不吻合,片面追求规模生产的光环效应。在国内企业间流行一种定向思维,即认为企业的规模越大越好,随之而来的是企业疯狂兼并和购并之风席卷大江南北。
  5、忽视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和控制
   企业一旦制定发展战略后,实施和控制是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保证。战略管理要求企业在制定战略之后,必须形成战略的实施机制和评价纠偏机制,提供组织保障和管理保障。我国有些企业虽然制定了正确的发展战略、计划、目标等,但缺乏系统的实施战略的保障机制,缺乏有效的实施机制、组织机构、管理机制和纠偏机制对自己制定的发展战略束之高阁。直到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问题,才反过来总结经验教训。
  二、从企业战略的内涵来认识战略
   通过以上对战略认识发展主要脉络的梳理,我们认识到,人们对战略的认识是不断深入、不断拓展和不断丰富的,但对于战略的全貌,似乎仍然难以清晰把握。如同明茨伯格在《战略历程》书中最后一章所说的:“知识的另一种模式则超越了文字本身,也许如同某种想象,处在人们思想深处。所以我们甚至不可能给您揭示这头大象,但也许我们能帮助你找到他。”总结各家之观点,战略主要有以下本质内涵:
   1.战略是研究全局的指导规律。这是毛泽东对战略的定义。所谓研究全局,是指在竞争中不仅要考虑企业自身内部,还要考虑企业所处的产业环境,并要着眼于一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等宏观因素,甚至要着眼于全球经济的发展变化。把企业的经营放在这三个框架中去统筹考虑。由于“懂得了全局的东西,就更会使用局部性的东西”,所以理解了市场的全局,就能把握企业的局部。把握了全局,就能使企业经营活动更具有独特性和有效性,战略决策更具有准确性,企业就能够在残酷竞争中赢得优势,取得经营绩效。
   2.战略是指导企业发展的艺术。说战略是一种艺术,是指企业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具有特殊性和差异性,也就是说战略具有权变性的特点。表现为对不同规模类型的企业在不同的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条件下,员工士气高涨或低落的不同时期。企业在发展周期的不同阶段或不同的市场地位等条件下,具体应用的战略也应该不同。安德鲁斯和安索夫在对战略的理解上,都倾向战略与环境的相匹配;汤普森、明茨伯格的研究强调了战略的策略、计策、谋略性质,强调战略作为一种手段的灵活运用。波特更是认为,竞争战略探讨的其实是差异性问题,它意味着选择一套不同的活动,以提供独特的价值。强调要创造差异,争取有利的竞争地位。所有这些,都体现了战略的艺术属性。
   3.战略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战略是管理企业的一个过程。战略的好坏、成功与否反映了一个企业管理者的能力和水平。战略管理过程包括战略的环境分析、战略制定、战略选择、战略执行和控制、战略评估等基本的环节,每个环节相互贯通,缺一不可,并形成封闭的体系。这些环节的决策分析,需要战略制订者的复杂思维。战略是一个不断受到外界环境干扰和影响的过程。在内部受到公司自身优劣势和关键管理者个人价值观的影响,在外部受到外界环境中机会和威胁以及社会公众关注期望的影响。这些都决定了战略制定的复杂性和困难性,也决定了战略制定过程中思维的复杂性。
  三、完善我国企业战略管理的对策
  1、企业战略管理的制定要结合企业实际
   企业规模扩大并不等于规模经济。那种认为通过利用各种资产手段将劣质资产大量纳入自己企业并在短时期内迅速膨胀就构成“规模经营”格局的企业领导应该避免急功近利的思想,不要老想着实现快速增长,尽快追赶上领先自己的竞争对手。企业在制定战略管理目标时,应从企业实际出发,不能片面求大。实际上,企业规模只有与其所拥有的资源能力相适应时,才能发挥规模效应。
  2、对企业战略管理各要素的重新整合
   将企业的战略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阶段和战略对策五大要素按照入世后面临的新问题、新要求进行重新整合,对企业的发展目标、经营思路、资源结构、业务范围等重大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比较,使之更加符合入世后千变万化的市场环境。
  3、选拔、培训适应战略管理新要求的管理者
   企业管理者必须具备超前意识、长远意识、全局意识和权变意识,这就要求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必须做到:第一,思想敏锐,目光远大,能预测到事物的发展变化,提早做决策并付诸行动;第二,作为战略管理者应经常考虑长远的问题,增强预见性;第三,心中必须时刻装着企业全局,考虑企业整体的利益。从维护企业总体利益出发处理好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第四,在战略规划和实施的过程中,一切都要从现实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善于发挥下属的积极性、创新性,机动灵活地处理问题。
  4、构筑动态的战略管理系统
   企业战略管理创新不仅是静态的各个要素间的重新整合,而且要构筑科学的、动态的和具有适时反馈功能的管理系统。战略管理层要及时接纳系统终端对市场各种信息的回路反馈,修正管理系统中心的各项参数,重新整合后输出到终端,实现战略管理的“互动”,提高企业规避风险的系统控制能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5、强化企业战略管理创新的自主意识
   企业核心管理层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彻底摆脱旧体制的束缚,建立市场经济下的经营管理新思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企业改革只有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才能走出管理混乱的泥潭,重塑辉煌。因此,我国的企业应该自觉地转变思想和观念,尽快按市场经济的要求来定位企业的管理,规范企业的行为,并促成经营管理思想的转变,使企业真正成为追求效益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这是企业实现战略管理创新的前提和重要内容。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053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