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考试改革方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胡江平

  【摘要】为提高学生的数控技术应用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采用操作技能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案,取代以往单纯的期末考试“一张理论试卷定终身”的考试方式。
  【关键词】理论试卷;操作技能形成性考核;操作技能终结性考核
  数控技术作为机械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按照以往的惯例,一般的课堂教学实施过程都是理论加实践,最后统一考试、统一考证,但因为职业教育往往采用大班制,老师在课堂上不可能对所有学生都能及时关注,结果容易造成部分同学因为平时自觉性不够,以致这门课程学习结束的时候才发现很多知识还很缺乏,而当前教育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出这样的教育特色,让学生真正在学习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培养自己的终身学习能力,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采用操作技能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50%)与终结性考核(占总成绩50%)相结合的方案,取代以往单纯的期末考试“一张理论试卷定终身”的考试方式。
  一、操作技能形成性考核方案
  所谓形成性考核是指在教学目标细化的基础上,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阶段性学习成果多方面、多形式、分阶段的考核,它侧重于对学生认识过程和实际能力的分析和评价。其目的主要是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和管理,督促学生的学习,及时反馈学习信息,学习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和改进工作,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个别化的辅导或指导。形成性考核的评价主体可以多元化,即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指导教师最后做总结性的评价。评价方案应该严格按照本课程的课程标准要求来制定。每一个教学模块完成后,对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作一次考核评价。
  工件完成后,先由学生自己对照评分标准逐项检测打分,并且自己先分析一下加工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能够自己找准问题所在,学生就能对症下药,在以后的加工中改进,这样的自评环节会使学生有一种进步感、成就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由小组内的其他学生共同对这个工件进行评价,大家一起分析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也容易在这种氛围下调动积极性。在这个组内成员互评环节中,即使有少数同学一开始不能积极融入到课堂中来,但是在小组热烈气氛的影响下,这些学生也会不由自主的慢慢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的。最后一个评价环节是由指导教师作总结性的评价,从加工的工艺路线分析开始,和同学们共同探讨在每一工序过程中为什么会出现学生们所发现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在今后的加工中要更加注意哪些事项。如果有时间的话,还可以对改进后的方案再进行试车,看零件的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螺纹质量等都有哪些变化。采用这样的评价方法,学生在整个考核评价过程中的收获是显而易见的,其效果大家也是可想而知了。
  二、操作技能终结性考核方案
  终结性考核的考试题目设计既要体现所学基础理论知识,又要体现企业产品加工的基本要求。体现终结性考核高低的主要标志是与实际产品加工技术水平距离的大小。但是由于学校各种条件的限制,这种结合还不完全符合生产实际的需要。这些实习工件还只能是一些典型的简单工件。这种结合的程度深浅,效果好坏,表现在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上,也是社会用人单位直观用人条件。这就要求学校在组织实习教学中要强化实际操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作为衡量动手能力为主的实际操作考试,当然也必须通过典型设计体现教材这方方面的要求。由此促使学生努力提高动手能力,以便在毕业后被社会用人单位及时吸纳,尽快胜任生产的需要。如果学校在考试中不能体现这个方面,学生毕业后走上社会同样也会延长胜任实际生产操作的时间,也同样可能被企业所淘汰,也同样是对企业和个人的一种贻误。这也是鉴于当前高职教育实习设备和实习内容的局限性,高职学校必须尽其可能与社会生产相联结。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毕业后即可尽快熟悉社会产品加工的实际要求,尽快适应社会产品加工工件。
  三、不足之处及今后努力方向
  当然,我们目前采用的这种评价方案,与企业的实际加工还存在一定的差异,企业加工的产品更看重最后结果,只要有一项检测结果不符合要求,这个零件就会被视为不合格产品,所以按照我们评价方案中得到高分的零件却很有可能是一件废品。但是课程改革更看重的是过程,是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工件的加工,就说明这次课程的内容他已经掌握了。这也是学生的车间实习与工厂生产之间有差异的地方,今后的教学中应不断缩小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尽量让学生从平时的学习、实习中就积累实际工厂生产的概念和经验。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赵志群.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范真.加工中心.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081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