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艺术类学生心理弹性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 探讨高校艺术类大学生的心理弹性状况,并提出提高心理弹性的建议。方法 选取686名高校艺术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中文版心理弹性问卷进行调研。结果 (1)心理弹性总分的平均值为2.67,标准差为0.57,95%置信区间为2.64~2.73;(2)坚韧性、力量性与乐观性及心理弹性总量表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70—0.94之间(P<0.01);(3)通关一元方差分析,力量性、坚韧性、心理弹性量表总分在性别上的差异显著;乐观性、心理弹性量表总分在生源地上的差异显著;乐观性在性别×家庭经济困难的差异显著。结论 高校应针对女性以及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群体提供更多的心理关注与物质资助,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关键词:高校;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弹性
中图分类号:B8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4-0-02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受到学校的日渐重视,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众多高校关心的问题。处于人生重要发展期的青年人,会受到来自自我、父母、学校、社会等多种来源的压力,这些压力源既可能是单个也可能是多重地对大学生的心理发起冲击。能否承受住多种形式的压力与挫折,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考验。青少年如何从应激生活事件中正常发展和成长引起了研究者们的注意,“心理弹性”成为此类研究的重要因素。
针对心理弹性的定义,目前在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认识。在现有的文献中,心理弹性的概念总体分三种:结果性定义、品质性定义和过程性定义。[1]虽然心理弹性的定义在学术研究中并未得到统一,但是这些定义之间具有许多相为融通的内容。基于此,本研究将心理弹性定义为应对压力、挫折或创伤等消极生活事件的能力。
国内学者对不同专业背景的大学生做了许多针对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等相关研究,但是以艺术类大学生作为主要对象的研究较少。针对艺术类大学生进行有效、切合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解决消极事件的能力,则需要对他们的心理弹性状况具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一、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取样的方式,对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学生进行调查。共发放7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686份,问卷有效率为98%。男性大学生250人,女性大学生436人,平均年龄20岁。
2. 研究工具
采用张建新、余肖楠修订的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2],该量表包含25个项目,采用里克特氏5点量表评定法,从0~4表示完全不是这样、很少这样、有时这样、经常这样、几乎总是这样。该量表包含3个因子,坚韧性、力量性和乐观性。通过在不同人群中施测,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87。
3.数据处理方式
采用SPSS 25.0对数据进行整理,使用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性分析、方差分析等数据处理方式进行分析。
二、结果
1.心理弹性数据分布
对686名艺术类大学生的得分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弹性总分的平均值为2.67,标准差为0.57,95%置信区间为2.64~2.73。數据的偏度为-0.10,数据峰度为0.792,两者均小于1,可得知数据基本服从正态分布。坚韧性、力量性与乐观性维度的得分见表1。
以心理弹性总量表均分的平均 ±2标准差为界,将调研对象分为3组,心理弹性总量表均分在1.54~2.69之间有321人,占调查总人数46.79%;心理弹性总量表均分在2.69~3.84之间有328人,占调查总人数47.81%。
2.心理弹性各维度相关性
本研究中,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坚韧性、力量性与乐观性等三个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70~0.88(P<0.01)。此外,这三个维度与心理弹性总量表得分的相关系数在0.88~0.94(P<0.01)。具体数值见表2。
3.心理弹性在人口学变量中的差异性分析
采用一元方差分析后,从表3可见,力量性、坚韧性、心理弹性量表总分在性别上的差异非常显著;乐观性、心理弹性量表总分在生源地上的差异非常显著;乐观性在性别×家庭经济困难的差异显著。力量性、坚韧性、乐观性在独生子女、家庭经济困难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从表4可见,心理弹性量表总分及其维度在人口变量上的平均分与标准差。
三、讨论
心理弹性及其坚韧性、力量性维度在男性大学生与女性大学生中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很可能是因为男性与女性的性别期待、社会角色所导致。受到社会文化对性别角色的影响,男性更多发展出了攻击性、果断性 、独立性等心理品质,这些心理品质让男性在逆境中更倾向于依靠自身的努力,采取注重问题的应对策略;女性更多发展了依赖性、亲和性、合群性等心理品质,这些质让女性在逆境中更倾向于利用外界的支持。[3]根据对艺术类大学生的性格研究,艺术类与普通类大学生的人格特质在神经质维度上存在显著性的差异,其具体表现为艺术类大学生的神经质低于普通类大学生,即艺术类大学生比普通类大学生的情绪更加稳定。[4]在艺术专业的影响下,这些学生在遭逆境导致情绪低落时,能够采用比普通类大学生较多的方式进行情绪上的调解,从而较好地疏导不良情绪。
乐观性、心理弹性总分在生源地上的差异十分显著,存在这样的差异可能是受到学生成长地区的整体环境的影响。成长在城镇中的大学生,有较多的机会接触多种多样的文化以及活动,这些文化与活动对他们的性格、思维模式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与人交往方面显得较为自信。城镇大学生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接受到的教育形式及内容要比农村大学生的丰富、多彩,他们更容易形成自信乐观的生活态度、处事态度,同时在遇见问题困难时,会倾向于综合资源,调动自身及外部的资源来解决问题,渡过逆境。农村大学生转换环境到城镇中进行求学,城镇环境与农村环境的明显对比,容易导致他们产生适应困难,在个人的行为能力上表现出自卑心理,在人际交往上表现出疑虑和不信任。[5]由于具有这样的心理,导致农村大学生面对负性生活事件时,不能够较好地去应对,容易产生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此外,性别与家庭经济困难交互作用于乐观性,除了受到性别角色的影响,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在面对逆境时能够采取更加乐观积极、勇敢坚强地去解决问题。
艺术类大学生作为专业背景特殊的学生群体,他们具有着普通类大学生的性格特点,也具有自身的性格特点。对于艺术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应该建立在对这一群体的特点特质有所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育与管理。对此,为了较好地帮助艺术类大学生提高应对、解决负性事件的能力,高校应针对女性以及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群体提供倾斜性的关注,如开展女性心理健康讲座或活动,开展家庭经济困难生的团体辅导活动、提供资助性帮扶资金等,对这些学生多加关心与支持,让他们在面对困难时,能够更加地乐观自信、坚强不屈。
参考文献
[1]席居哲,桑标,左志宏.心理弹性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教育导刊月刊,2008(11):64.
[2]YuX,ZhangJ,YuXN,etal.FactoranalysisandpsychometricevaluationoftheConnor-DavidsonResilienceScale(CD-RISC)withChinesepeople[J].SOCIALBEHAVIORANDPERSONALITY,2007,35(1):19-30.
[3]程诚,黄俊,梁宝勇.心理健康素质测评系统·中国成年人心理弹性全国采样调查报告[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4,12(6):735-742.
[4]钱海明,宋大伟.艺术类大学生SCL-90与EPQ结果分析[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4):120-123.
[5]万晖.农村大学生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心理冲突[J].农业考古,2007(03):
338-34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1934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