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腹腔镜全胃D2根治术对胃上部癌手术时间及术后指标的影响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全胃D2根治术对胃上部癌手术时间及术后指标的影响。方法 100例胃上部癌患者,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50例。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治疗, 观察组行腹腔镜全胃D2根治术治疗,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胃功能恢复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为(235.64±52.30)min、术中出血量为(161.31±60.54)ml、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为(3.02±0.78)d、首次进食时间为(5.00±0.75)d、住院时间为(10.31±1.92)d;对照组手术时间为(228.31±30.60)min、术中出血量为(331.25±89.23)ml、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为(4.53±1.52)d、首次进食时间为(5.82±1.03)d、住院时间为(13.47±3.02)d;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胃功能恢复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切口感染1例, 肺部感染0例, 粘连性肠梗阻1例, 吻合口瘘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6.00%;对照组出现切口感染4例, 肺部感染3例, 粘连性肠梗阻2例, 吻合口瘘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腹腔镜全胃D2根治术对胃上部癌进行治疗, 可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 腹腔镜;全胃D2根治术;胃上部癌;手术时间;术后指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9.018
  目前, 在胃癌治疗中主要通过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近年来, 随着微创手术在临床治疗中逐渐推广, 腹腔镜手术在胃癌治疗中取得良好效果。本研究特收集本院收治的100例胃上部癌患者, 探讨腹腔镜全胃D2根治术对胃上部癌手术时间及术后指标的改善情况,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胃上部癌患者, 所有患者均于本院确诊为胃上部癌;排除肿瘤直径>10 cm、脏器功能不全、腹部粘连严重、浆膜层大面积受侵及手术禁忌者;所有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同意, 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50例。对照组男21例, 女29例;年龄32~65岁, 平均年龄(48.5±6.6)岁。观察组男24例, 女26例;年龄30~67岁, 平均年龄(48.5±6.5)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观察组 患者行腹腔镜全胃D2根治术治疗, 采取气管插管进行全身麻醉, 患者保持平卧位姿势, 在脐部位置进行穿刺, 建立气腹, 将气腹压力调整至12~15 mm Hg(1 mm Hg=0.133 kPa), 在套管针(10 mm)放置镜头;于患者左侧腋前线肋缘位置处设置一个主操作孔, 大小为12 mm, 于脐部作辅助操作孔, 位置为脐部向左侧5 cm、向上5 cm;于右侧腋前线肋缘向下5 cm位置和锁骨中线平脐向上5 mm位置作穿刺孔。分离大网膜, 清理淋巴结, 清理区域包括幽门、围腹腔干、大小网膜、围脾门、贲门, 再重建消化道。对腹腔转移现状进行详细探查, 以横结肠边缘为方向将大网膜及胃肠韧带进行离断, 胃网膜右侧动脉进行解剖、离断、结扎后, 清除淋巴结(第6组);以胃十二指肠动脉为方向, 游离肝固有动脉和总动脉, 清除淋巴结(第12组);对胃右侧血管进行解剖、离断、结扎后, 清除淋巴结(第5组), 沿十二指肠球部游离至患者幽门下3 cm位置处, 以胰腺上缘为方向, 对腹腔干支动脉进行解剖, 清除淋巴结(第7、8、9、11P组);对胃部左侧动静脉进行解剖、离断、结扎, 胃韧带以肝缘为方向进行离断, 在胃小弯中游离, 清除淋巴结(第3组);近脾门位置处胃韧带离断后对胃短动脉进行离断和结扎, 胃底进行解剖和游离, 将胃韧带离断, 膈肌腹膜返折切开后, 清除淋巴结(第1、2组);沿食管下段游离至患者贲门口上方约6 cm处, 将两侧迷走神经和营养血管切断, 十二指肠在幽门下方约2 cm处离断, 关闭气腹。于患者剑突下方位置处作切口, 进入患者腹腔, 于肿瘤上方约5 cm左右处离断患者食管, 食管近侧断端、空肠远侧断端及端侧吻合食管均采取荷包缝合方式进行缝合, 对吻合口情况进行详细检查, 确认无异常后, 将空肠远侧断端、侧面及食管空吻合空肠近端空肠段进行闭合, 并将硅胶负压球引流管放置于患者胰腺上方和吻合口周围处, 再逐层关闭切口并进行缝合。
  1. 2. 2 对照组 患者行开腹手术治疗, 采取气管插管进行全身麻醉, 患者保持平卧位姿势, 于脐上腹15~20 cm左右正中位置作切口, 其余要求和流程和观察组一致。
  1. 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胃功能恢复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胃功能恢复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为(235.64±52.30)min、术中出血量為(161.31±60.54)ml、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为(3.02±0.78)d、首次进食时间为(5.00±0.75)d、住院时间为(10.31±1.92)d;对照组手术时间为(228.31±30.60)min、术中出血量为(331.25±89.23)ml、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为(4.53±1.52)d、首次进食时间为(5.82±1.03)d、住院时间为(13.47±3.02)d;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胃功能恢复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出现切口感染1例, 肺部感染0例, 粘连性肠梗阻1例, 吻合口瘘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6.00%;对照组出现切口感染4例, 肺部感染3例, 粘连性肠梗阻2例, 吻合口瘘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胃癌属于消化系统中常见恶性肿瘤, 主要指患者胃黏膜上皮细胞出现恶性肿瘤情况, 其发病率在胃恶性肿瘤中占到95%, 在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居于第二位, 临床根据胃癌发病位置将其分为胃上部癌、胃下部癌、胃中部癌[1-3]。目前, 在胃癌临床治疗中, 以手术治疗为主, 但传统手术治疗中, 许多患者需全胃切除, 手术创伤较大, 对患者胃肠道生理结构也会造成巨大影响, 术后不仅恢复时间较长, 且易引起并发症, 加大死亡率。近年来,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不断成熟, 吻合器、腹腔镜等技术逐渐在临床治疗中得到推广, 后期在配合围术期营养指导, 其手术成功率大大提高。在胃上部癌手术治疗中, 全胃切除术疗效也获得显著提升, 能更彻底的对第2站淋巴结进行清扫, 其治疗效果远超近端胃切除术[4, 5]。
  尽管胃部器官周围血管丰富, 解剖结构复杂, 淋巴结分布范围广, 手术技术难度高, 但通过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均可通过腹腔镜实现手术。本研究对本院收治的100例胃上部癌患者采取不同手术治疗措施, 结果显示, 观察组手术时间为(235.64±52.30)min、术中出血量为(161.31±60.54)ml、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为(3.02±0.78)d、首次进食时间为(5.00±0.75)d、住院时间为(10.31±1.92)d;对照组手术时间为(228.31±30.60)min、术中出血量为(331.25±89.23)ml、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为(4.53±1.52)d、首次进食时间为(5.82±1.03)d、住院时间为(13.47±3.02)d;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胃功能恢复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切口感染1例, 肺部感染0例, 粘连性肠梗阻1例, 吻合口瘘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6.00%;对照组出现切口感染4例, 肺部感染3例, 粘连性肠梗阻2例, 吻合口瘘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采取腹腔镜全胃D2根治术治疗胃上部癌能有效缩短恢复时间, 减少并发症, 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林文霖, 李志雄, 许燕常, 等. 腹腔镜全胃D2根治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胃上部癌的比较研究. 肿瘤研究与临床, 2015, 26(5):332-335.
  [2] 李志涛. 腹腔镜全胃D2根治术在胃上部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当代医学, 2016, 22(8):36-37.
  [3] 李平, 黄昌明, 郑朝辉, 等. 腹腔镜保脾的脾门淋巴结清扫在胃上部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中华外科杂志, 2015, 49(9):795-798.
  [4] 高志雄, 赵虎. 腹腔镜全胃D2根治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胃上部癌療效比较.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 11(8):117-118.
  [5] 臧卫东, 张辉, 陈路川, 等.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围脾门区域淋巴结的清扫优势. 中华肿瘤杂志, 2016, 33(11):864-867.
  [收稿日期:2018-11-2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8855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