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观察及临床护理干预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观察并分析不同临床护理干预方案对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康复情况的影响效果。方法 94例青光眼术后浅前房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每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 研究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 观察及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眼压及前房深度、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干预后, 研究组眼压(14.53±2.67)mm Hg(1 mm Hg=0.133 kPa)高于对照组的(11.38±2.46)mm Hg, 前房深度(3.20±0.35)mm高于对照组的(2.98±0.41)mm,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 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7%, 高于对照组的80.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在青光眼术后浅前房中应用价值高,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借鉴。
  【关键词】 青光眼;浅前房;针对性护理;眼压;前房深度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11.108
  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眼科疾病, 临床上以视乳头萎缩、凹陷为显著特征, 常伴有视野缺损现象, 视力明显下降[1]。青光眼术后浅前房是小梁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指青光眼术后第1天前房未形成, 或者前房形成后数日内又消失的表现[2]。
  相关资料表示, 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发生率约为10%。如今, 随着医疗水平的大幅提升与医疗改革的大范围推广, 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临床护理、对护理干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本文选取94例青光眼术后浅前房患者, 分析对比采用不同方案进行护理的效果, 现将结果报告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2月~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94例青光眼术后浅前房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 每组47例。对照组:男25例, 女22例;年龄43~78岁, 平均年龄(57.56±6.82)岁;病程3~17 d, 平均病程(8.1±3.1)d。研究组:男27例, 女20例;年龄41~80岁, 平均年龄(58.92±7.03)岁;病程2~19 d, 平均病程(8.5±3.5)d。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病例均符合青光眼术后浅前房诊断标准, 年龄41~80岁, 排除有酗酒史、药物过敏史、吸毒史的患者, 排除合并有其他严重造血系统疾病、心肝肾功能不全以及精神障碍、聋哑、无法正常交流的患者。见表1。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说明注意事项, 观察病情变化, 遵照医嘱, 提供规范化护理服务。
  1. 2. 2 研究组 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①心理护理:术后, 患者发生浅前房, 易导致患者产生焦虑、不安、烦躁等负面情绪, 对此, 护士应评估患者心理状态, 了解患者情绪变化的主要原因, 耐心介绍浅前房相关知识, 告知患者病情的可治愈性;认真倾听患者诉求, 只要患者的需求在合理范围内, 就尽最大程度满足, 引导患者全面认识、了解疾病, 指导患者通过聊天、听音乐、看电视等方式, 分散注意力, 缓解消极情绪, 保持最佳身心状态, 积极配合临床治疗。护士应多鼓励患者, 引导患者多结识病友, 交流治疗经验体会、彼此鼓励支持, 同时应叮嘱家属安慰、支持患者, 避免表现出负面情绪, 以使患者对生活充满希望, 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②术眼观察:一般术后1~2 d便可形成前房, 3~4 d左右前房较浅, 5 d左右前房的深浅趋于稳定。对于术后浅前房患者, 护士需密切观察掌握滤过泡的形成状况, 分析前房的深浅程度, 并积极协助医师, 对形成浅前房的原因进行探究分析,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 采取可行的方式予以处理, 根据病情进展, 提供护理服务, 促使前房形成。③术眼护理:术后, 术眼加盖眼罩, 予以保护, 叮嘱患者切勿揉搓, 防止浅前房的程度加重。一般可应用小纱枕进行加压包扎处理, 在操作过程中, 在滤过泡对应的眼睑位置进行加压处理, 防止由于对角膜进行过度压迫, 无限接近晶状体, 加重病情。同时, 在加压包扎处理过程中, 要求松紧度适宜, 不宜过松也不宜过紧, 若包扎太松可能达不到加压的效果, 若包扎太紧则可能引起头痛等不适症状。包扎后, 叮嘱患者闭目休息, 尽可能不要转动眼珠, 不得自行解除包扎, 遵照医嘱, 配合眼药治疗。护士在帮助患者滴眼药水的过程中, 动作轻柔, 避免与滤过泡接触。一般情况下, 结膜下给药操作时应注意注射部位和滤过泡的距离, 不宜过近;控制注射量不得过多, 以免结膜下张力增加, 诱发结膜口渗漏现象。大多数情况下, 青光眼术后浅前房患者在治疗时需联合使用多种眼药, ≥2种眼药交替使用, 每次的间隔时间应为15~20 min。④生活护理:术后护士应指导患者注意休息, 尽可能保持卧床休息状态, 禁止参加剧烈运动, 下床过程中动作应缓慢, 或由家屬、医务人员等协助其下床, 避免进行用力大便、剧烈咳嗽以及低头取物等动作。日常生活中需做好保暖工作, 不得感冒, 尽最大程度消除浅前房的诱发因素, 有助于恢复前房、恢复视力。⑤饮食护理:饮食方面, 以清淡、富含营养的食物为主, 多吃易消化的食物, 多吃新鲜蔬菜, 保持大便通畅, 以免便秘而增加腹压。同时, 严禁吸烟饮酒, 不得喝浓茶, 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眼压及前房深度, 调查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满意度量表进行调查, 总分为100分, 90~100分为非常满意, 60~89分为满意, 0~59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眼压、前房深度比较  护理干预前, 两组患者眼压及前房深度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 研究组眼压(14.53±2.67)mm Hg高于对照组的(11.38±2.46)mm Hg, 前房深度(3.20±0.35)mm高于对照组的(2.98±0.41)mm,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护理干预后, 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95.7%高于对照组的80.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青光眼是常见眼科疾病, 病理性眼压增高是引起该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同时, 年龄、眼球局部解剖学变异、家族史、心血管疾病、血液流变学异常、近视眼、糖尿病等因素也可能与青光眼发病有关[4, 5]。一般情况下, 根据病因、房角、眼压描记, 可将青光眼分为3大类, 即原发性、继发性和先天性[6]。其中, 原发性青光眼, 根据眼压升高时前房角的状态, 又可分成闭角型青光眼和开角型青光眼。这些年, 青光眼发病率逐年升高, 成为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目前, 手术是治疗青光眼的常用方法, 而术后浅前房的发生是影响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青光眼术后浅前房, 是较为常见的青光眼术后并发症。为了防止眼部受到进一步损害, 一旦发生青光眼术后浅前房, 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取可行的处理方法, 并配合科学的护理, 尽可能恢复前房、改善预后。针对性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理念, 将“以人为本”作为基本思想, 综合分析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考虑疾病特征, 根据医院的临床护理水平和条件, 制定一系列护理措施, 遵循个体差异原则, 解决患者实际问题、提高护理质量[7-10]。在青光眼术后浅前房患者的护理观察中, 应采取针对性护理, 加强心理护理、缓解患者消极情绪, 配合术眼观察与术眼护理, 根据术眼实际病情, 遵照医嘱、对症处理, 强调生活护理与饮食护理, 指导患者的日常生活、科学饮食, 配合临床治疗, 促使患者早日康复、改善预后[11, 12]。
  本文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干预后的眼压及前房深度均高于对照组, 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对性护理能够提高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恢复水平, 并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 针对性护理在青光眼术后浅前房中应用价值高,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借鉴。
  参考文献
  [1] 张传芳, 赵艳, 王秀兰. 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观察及临床护理分析. 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32):278-279.
  [2] 陈玲. 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观察及临床护理干预分析. 中国实用医药, 2018, 13(31):184-185.
  [3] 唐颖. 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观察及临床护理. 吉林医学, 2012, 33(15):3300.
  [4] 刘洁. 青光眼术后发生浅前房的观察及护理分析.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 11(3):167-168.
  [5] 薛洪斌. 青光眼术后发生浅前房的因素及护理.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 25(13):93.
  [6] 张庆凤, 段惠静, 袁士仿, 等. 探讨护理干预对青光眼滤过术后发生浅前房患者预后的影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 10(13):244-245.
  [7] 麦小婷. 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的临床探讨.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4(75):14670-14671.
  [8] 张映爽. 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护理觀察. 中国实用医药, 2016, 11(29):231-232.
  [9] 康艳立, 邹香妮, 杨爱荣, 等. 青光眼术后患者浅前房的护理效果观察.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2):238-239.
  [10] 李璟. 分析青光眼浅前房形成及术后处理方法. 蛇志, 2016, 28(4):507-508.
  [11] 张琪, 吕旭红. 原发性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临床分析与防治. 临床研究, 2017, 25(3):112-113.
  [12] 张苗. 心理护理在青光眼术后浅前房二次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河南医学研究, 2018, 27(3):551-552.
  [收稿日期:2018-12-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8880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