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离子聚凝胺在输血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浅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研究低离子聚凝胺在输血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8例受血患者, 分别采用盐水法和低离子聚凝胺法进行输血检验, 对比两种检验方法的准确度、灵敏度、稳定性、阳性检出率、检验时间。结果 低离子聚凝胺法检验中, 准确度为97.06%(66/68), 灵敏度为100.00%(68/68), 稳定性为97.06%(66/68), 阳性检出率为14.71%(10/68), 检验时间为(3.5±0.1)min;盐水法检验中, 准确度为73.53%(50/68), 灵敏度为79.41%(54/68), 稳定性为76.47%(52/68), 阳性检出率为2.94%(2/68), 检验时间为(8.4±0.6)min。低离子聚凝胺法检验的准确度、灵敏度、稳定性、阳性检出率均高于盐水法检验, 检验时间短于盐水法检验,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在输血检验中, 采用低离子聚凝胺法进行检测, 能够有效提高检验的准确度、灵敏度、稳定性、阳性检出率, 同时缩短检验时间,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低离子聚凝胺;输血检验;临床应用价值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2.041
在手术、急诊抢救等过程中, 患者由于大量失血, 因而需要采用输血的救治手段, 而输血安全问题, 也成为了临床上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输血过程中, 如果发生交叉配血差错, 将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输血反应, 例如急性溶血反应等, 严重时可能威胁到患者生命[1]。因此需要对交叉配血给予足够的重视, 确保精准度。为了确保交叉配血的准确性, 应进行有效的输血检验, 目前常用的方法包括酶法、盐水法、低离子凝聚胺法等, 不同的方法各自具有优缺点。以往多采用盐水法检验, 但是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难以得到理想的检验结果。基于此, 本文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医院收治的受血患者68例, 研究了低离子凝聚胺在输血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医院收治的受血患者68例, 其中男36例, 女32例, 年龄21~76岁, 平均年龄(38.6±12.5)岁。纳入标准:均为需要输血的患者, 患者或家属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 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患有原发性血液疾病的患者, 临床资料不全的患者, 过敏体质或有过敏史的患者。
1. 2 方法 所选患者均分别采用盐水法和低离子聚凝胺法进行检验, 使用无菌干燥试管、显微镜、恒温水箱、离心机等仪器设备[2]。采用盐水法检验, 分别取受血者的血液2 ml, 供血者的血液2 ml, 注入试管中, 常规进行血清分离。在少量生理盐水试剂试管中, 分别留下数滴, 对生理盐水红细胞悬液进行制备, 浓度为5%。再取2支试管, 分为主侧和次侧, 分别注入1滴受血者的血清和1滴供血者的制备悬液。混合均匀之后, 进行2 min的低速沉淀反应, 对凝集结果进行观察记录[3]。采用低离子凝聚胺检验, 使用低离子凝聚胺试剂盒, 在主侧加入受血者血清1滴, 加入供血者3%~5%浓度的红细胞悬液1滴。在次侧加入供血者血清1滴, 加入受血者3%~5%浓度的红细胞悬液1滴。分别在主侧和次侧中加入低离子介质0.7 ml, 充分均匀混合后, 在室温条件下放置30 s。30 s后, 再加入polybrence试剂2滴, 充分均匀振荡混合后, 静置15 s, 然后使用离心机进行离心操作, 速度为3400 r/min。离心后将上清液弃去, 在管底保留液体0.1 ml, 发现有明显的凝集现象之后, 在主侧和次侧分别加入解聚液2滴, 轻轻摇动。非特异性凝聚, 在1 min内, 如果凝集消失, 说明结果为阴性, 表示配血成功。如果凝聚没有显示, 说明结果为阳性, 表示配血失败[4]。
1. 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种检验方法的准确度、灵敏度、稳定性、阳性检出率、检验时间等指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低离子聚凝胺法检验中, 准确度为97.06%(66/68), 灵敏度为100.00%(68/68), 稳定性为97.06%(66/68), 阳性检出率为14.71%(10/68), 检验时间为(3.5±0.1)min;盐水法检验中, 准确度为73.53%(50/68), 灵敏度为79.41%(54/68), 稳定性为76.47%(52/68), 阳性检出率为2.94%(2/68), 检验时间为(8.4±0.6)min。低离子聚凝胺法检验的准确度、灵敏度、稳定性、阳性检出率均高于盐水法检验, 检验时间短于盐水法检验,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临床输血前需要进行交叉配血, 其是以抗原抗体交叉反应为基本原理。交叉配血的主要目的在于, 在输血之前对受血者进行检查, 判断其血清当中抗体能否破坏供血者红细胞, 也就是主侧交叉配血, 以及供血者血清中抗体能否破坏受血者红细胞, 也就是次侧交叉配血[5]。如果两个方面检查都没有发现破坏红细胞的抗体, 则为交叉配血相合, 否则就是交叉配血不合。所以, 交叉配血主要是对受血者、供血者是否存在可对抗对方红细胞抗体进行检查, 以确保输血安全。根据不同的反应介质、反应温度、抗体类型等, 交叉配血试验也各不相同。在输血当中, 需要对患者ABO血型灵敏的交叉配血, 以确保输血安全, 避免输血风险。相关研究表明, 当前发生溶血型输血反应、迟发性免疫反应等输血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不规则抗体, 也就是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盐水法是以往进行输血检验的常用方法, 但是利用盐水法只能够对ABO血型进行粗略的检验, 对其它血型则难以进行有效的检验[6]。主要原理在于, 聚凝胺例子带有正电荷, 在溶解之后, 会有正电荷存在于表面, 所有带有正电荷的例子, 可以对红细胞表面负电荷进行中和, 因而能够发挥凝聚红细胞的效果。在试剂盒中, 低离子强度的溶液, 可以使红细胞Zeta电位降低[7]。传统的盐水法交叉配血, 尽管成本较低, 操作简单, 但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只能够对不匹配的IgG抗体进行检出, 对于不完全抗体IgG则难以检出。因此, 聚凝胺交叉配血法, 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可以对临床输血安全性加以确保。此外, 还有研究表明, 应用低离子凝聚胺法交叉配血, 可能会受到肝素的影响[8]。如果血液标本大量使用肝素, 应考虑到低离子聚凝胺法受到肝素的影响, 避免检验结果不准确。患者血液标本中如果含有肝素, 会对凝聚胺进行中和, 使其凝集减弱, 因而需再加入2~4滴聚凝胺溶液, 以确保良好的凝集效果[9, 10]。综上所述, 在输血检验当中, 采用低离子聚凝胺法进行检测, 能够有效提高检验的准确度、灵敏度、稳定性、阳性检出率, 同时缩短检验时间,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罗冲, 青小鹤, 刘乐. 浅谈聚凝胺在输血检验中的应用价值.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5(24):4977-4978.
[2] 王长林. 低离子聚凝胺技术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5, 26(16):3800-3801.
[3] 賴顺华, 蔡国斌, 余小丹. 浅谈低离子聚凝胺技术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应用价值. 中国医药指南, 2012(33):96-97.
[4] 李青. 低离子聚凝胺在输血检验技术应用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79):15550.
[5] 耿绕绕. 低离子聚凝胺技术和盐水法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 1(26):46-47.
[6] 周脉飞. 临床输血检验在低离子聚凝胺技术的运用价值探讨.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 8(32):40-42.
[7] 王锡涛. 输血检验中低离子聚凝胺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6, 27(1):116-118.
[8] 欧阳娟, 黄骥, 阳军. 低离子聚凝胺在输血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浅析.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 4(18):707-709.
[9] 孔祥骞, 吴松远, 杨作云. 低离子聚凝胺技术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实用医学杂志, 2009, 25(6):983.
[10] 李拥军. 低离子聚凝胺技术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应用. 中外医疗, 2014, 33(6):181.
[收稿日期:2018-09-2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888427.htm